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消逝了的童谣谜语

2018-05-14 15:20:20   来源:   

作者:榕光

    童谣是民间口头文学的一部分,也是儿童文学的一部分。在闽南语童谣中,还有儿童谜语。这些适合儿童唱念的童谣谜语,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让儿童们猜谜,更主要的是向孩子普及一些生活知识,让他们在愉悦中接受知识教育。

    笔者搜集到一些闽南语童谣谜语,现整理出6首。

    一粒红柿红福福,两只鸟仔一直啄。

    谜底是打铁。把烧红的铁件比喻成红柿,把二个打铁工人的劳动比喻成啄食的鸟儿,非常生动。小孩子一下子就记住了。

    两支竹仔平平长,赶鸡赶鸭落厦门。

    谜底是筷子。把一样长短的两根筷子比喻成赶鸭子的竹竿,把筷子送食品进口中比喻成赶鸡鸭去“厦门(下门)”,这比喻真神了。

    篮饭仔,底丝线。也好吃,也好看。

    谜底是南瓜。永春县的漆篮是一种很精美的工艺品,闽南语俗称为“篮饭仔”。把南瓜比喻成好看的永春漆篮,很形象。

    四脚凫凫,吃草卡大牛。

    谜底是农家用来烧柴火煮饭的大灶。谜语说,你别看它有矮矮的四只脚,蹲在地上。它吃起草来比牛还多。

    四支竹仔竖四边,一尾乌龙滚上天。

    谜底是农家烧柴火的大灶的烟窗。烟窗是用一节一节的管状陶器连接起来的,它需用4支竹子固定着,所以说“四支竹仔竖四边”,“乌龙滚上天”则形象地比喻做饭时炊烟直上的情景。

    一块厝仔圆棍棍,两伢老公仔倒嘞睏。

    谜底是花生。谜语把花生比喻成圆圆形状的屋子,而两粒花生米则被比喻成在屋里躺着睡觉的小老头,实在令人叫绝。

    古代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作了童谣谜语,这些谜语押韵,琅琅上口,生动有趣,起到了对孩子启蒙、普及知识的作用,很受母亲们欢迎。现在,这些谜语都已悄然逝去,成了老一辈人的依稀记忆。★

    【特别声明: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40702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