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执绋闽南称为“拔龙须”

2017-01-23 13:14:11   来源:   

作者:榕光

    偶从报端看到丧事过后孝眷登载的“鸣谢”广告,文中有对亲友表示治丧期间“亲临执绋送殡,万分感激”之句。有人问我,这“执绋”是什么意思?

    绋(fú)是古代出殡用以拉棺材的大绳。古代出殡灵柩是用车载运的,故有“灵輀”、“灵车”之称。执绋就是送葬时拉着那条系在在灵车上的大绳,帮助牵引灵车前进。

    《礼记·典礼》有“助葬必执绋”、“执绋不笑”等的记载,可见执绋之俗从周朝就有了。

    后来,不用车载灵柩,改用人力扛抬棺木,这条大绳也就改成长长的白布了,又称“引布”。“发引”也就成了“出殡”的代名词。我们现在还常常从一些《讣告》的文中看到“择于某日某时发引还山”的字样。“发引还山”就是“出殡”,闽南人俗称“出山”。送殡的人拉着系在灵柩上的白布行进,按照古代的叫法就称“执绋”。这就是现在还有“鸣谢”启事中对送殡的亲戚朋友感谢“亲临执绋”之句的缘由。

    古代最早的出殡仪式用车载运棺材,显贵者用马牵引,贫穷的百姓则用人力。不管用马或用人力,送殡的人都可以帮忙出力拉拽,这就需要有一条大的,长的绳子。这条绳子古代称“绋”。灵柩从车载改为人力扛抬,是古代殡葬制度的重大改革。此项改革始于何时笔者未查到文献记载,但从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的描述,大体可以推断至少在三国时代已经是人力扛抬棺木了。小说写道,魏将庞德(字令明)在樊城与蜀将关羽交战,对阵时庞德命士兵抬一棺木紧随出阵,誓言若不杀死关羽,即以此棺装殓自己的尸首。如此壮怀激烈的誓死决战,绝对是非常郑重庄严的,当时如果还是用车载灵柩的话,庞德是肯定不会用人抬的(《三国演义》中庞德的原型是三国时魏国的将领庞惠,查陈寿著作的《三国志·魏志》中的“庞惠传”,未见有“抬榇决死战”的情节。或许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庞德誓死效忠于曹操的决心而虚构的。罗贯中是元代人,他描写的三国时代棺木用人力扛抬应该是可信的)。

    棺木改为人力扛抬,系在前面的大绳改成了白布,送殡时手执白布前行,不必要实际用力牵引,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而已。但这个行动仍然雅称为“执绋”。在闽南则把执绋俗称为“拔龙须”。

    为了好看,丧家大都在出殡时给灵柩罩上一个“棺罩”,棺罩是用彩色纸或绸缎扎成的,前端扎有一龙首。闽南语的“拔”,是拉拽牵引的意思。“拔龙须”形象地比喻出殡时送殡的人在前面拉着灵柩前行的状态。

    有一张很珍贵的资料照片,是1954年解放军总后勤部长杨立三逝世后出殡时拍摄的。国家领导人亲临祭奠送殡,周恩来、彭德怀等同志执绋在前。从照片看,这个执绋是走在灵柩之前的。这场葬礼如果是在闽南,就是典型的“拔龙须”了。

1468811427134164.jpg

    事实上往往有些场合送殡的人数很多,如果逝者的年龄大、身份高,更是如此。送殡的队伍庞大,为方便起见,有的人就把执绋改在灵柩后面。

    毛泽东一生只为一个人执绋抬棺,那就是1942年3月9日,在延安隆重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林育英(又名张浩)同志举行出殡祭礼后,毛泽东亲自执绋,甚至还亲自抬棺。

    从现存珍贵的资料照片看,可以看到毛主席(中)执绋是走在灵柩后面的。

1468811436597106.jpg

    不管走在灵柩的前面还是后面,现代的“执绋”(拔龙须)都是一种象征性的礼仪。排场较大的葬礼,送殡人数众多,只有孝眷家属亲戚挚友实际参与“拔龙须”,其他的人大都是跟在后面送送而已。本文开头提到的“鸣谢”启事,为表达谢意,对所有送殡的人都称是“亲临执绋”,应该算是一种客气的辞令吧。

    笔者写这篇考证文章,是为了回答经常有人向我垂问的到底“拔龙须”该走在灵柩的前面还是后面的问题。明白了“执绋”的来龙去脉,也就不必要去为“拔龙须”到底该走在灵柩前面或后面而较真了。不过,从现在通常的葬礼看,大多还是选择把引布系在灵柩后面的。★

    (特别提示:廖榕光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执绋 拔龙须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