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英都老照片见证科技进步改变生活

2018-02-27 15:03:57   来源:   

作者:榕光

    参观了在洪氏家庙举办的英都镇老照片展,感触最大的是展出的一些老照片,见证了科技进步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实,有助于帮助当下青年一代了解三、四十年前一些和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科技产品的情况。

640.webp (3).jpg

    图一是两位青年的合影,是在照像馆照的,背景是一张油画的布景,显眼的是桌上摆着的老式电话机。当时电话机是政府机关或企业部门才能拥有的,这部电话机显然是一种道具,拍照时摆在桌上显得很时髦。这种电机必须手摇发电通知“总机”,总机接线后才按照你的喊话接通你想与之通话的用户。现在看来觉得非常落后,但当时都是老百姓不可能拥有的“奢侈品”。这种电话机在英都从1950至1980年代使用。

640.webp (4).jpg

    图二是一位农村家庭的即兴拍摄,照片中主人公正在摆弄着1980年代盛行的“三用机”(收音、录音、播放)。这种手提式收录机大都来自台湾香港地区,以走私货居多,品牌有日本“三洋”、“索尼”等。照片中属于“单卡4喇叭”,录音磁带为卡式,左右声道,当时称为“立体身历声”。

640.webp (5).jpg

    图三是在本次征集老照片活动中本人提供的老照片,摄于1978年。这是当时本人在公社报道组工作时在一次工作会议上为讲话的领导录音时的工作照。那是一台老式的电子管盘式磁带录音机,单声道,没有立体声,非常笨重,有二、三十斤重,全国还只有上海一个厂家生产。与图二那轻便的卡式录放机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录音器材更先进了,手机可以录音,也不需要什么技术。还有录音笔只有几两重,更加轻便。

640.webp (6).jpg

    图四是一户人家庆寿的全家合影照片。照片正中挂着大幅寿幛,两旁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贺寿联。显然,主人家对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的提高十满意,特地展示了“三用机”和电视机。当时的电视机的屏幕是电子管背投式显示器,只有8-12频道可调,手工按键,没有遥控器,电视机顶端有一支伸缩式天线,用以接受信号,当然最重要还要外接天线,天线是架在屋顶上的,像只小飞机,也像大蜻蜓。

640.webp (7).jpg

    图五是摄于1965年的订婚照片。当时彩色摄影的技术还没有普及到民用,照像馆有一种业务叫“着色”,即用一种特制的水性颜料通过手工方式为黑的照片着色。一张照片必须经过好几小时的细心加工后才能完成,现在看来觉得很新奇。

    以上随手举出几张照片,用以普及一下和我们生活相关的科技进步。谢谢这些保存老照片有心人,为后人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史料。

    摄影家洪宗洲说,这些老照片是岁月变迁,时代更迭的见证。

    【特别声明: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40702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