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飞翔的彩云——南安市翔云镇风物掠影

2016-11-03 15:01:14   来源:   

   【作者:廖榕光】

    一、峻美山川

虎啸龙须动

鹿鸣象运开

    这是古代留传下来的位于南安市翔云镇的龙须岩的一副对联。 

    这副对联嵌入两个地名。上联“龙须”即龙须岩,龙须岩是南安西部古刹,远近闻名。而下联“象运”即是翔云镇的古地名,现在却鲜为人知了。

    翔云,古称“象运”。清康熙版《南安县志》记载:“翔云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属二十八都。又名象运山,以其形高大如象。……山下有岩曰龙须,石罅中有龙须草,泉循草滴,因名。”

    可见,翔云最早的地名叫“象运”,是因山形如象而得名的。至宋代,有文人把象运山雅化为翔云山 ,因“象运”与“翔云”相谐音,且有文人雅士为之撰写一副冠头对联:

翔鸟乘风飞万里,

云梯联步上九霄。

    因而,象运的书面表达就有了“翔云”的雅号,但在口头上,还是习惯称为象运的。比如,每五天一次集市贸易的“墟日”,就一直称为“象运墟”。

    翔云自宋以后的行政区域建制,一直隶属于归善乡的经善里。元代将经善里划分为二十七都和二十八都,翔云属于二十八都。二十八都辖有翔云、东田两大片,因地势有高低之分,故又有“顶廿八”和“下廿八”之说。东田、西坑等乡村俗称“下廿八”,象运、沙溪等乡村则俗称“顶廿八”。民国初年建象运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改为翔云乡。1949年共和国成立初期,以区为基层行政区域,翔云与东田、英都同属第二区。1953年,建第三区,翔云与英都划为第三区,又称英都区。1958年,英都区建立政社合一的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易名英都人民公社。1970年11月翔云从英都人民公社析出,成立翔云人民公社。1984年9月建翔云乡,1992年2月改为翔云镇。辖原来属于“顶廿八”的翔云,金安、东山、梅庄、黄田、头梅、翔山、云山、椒岭、福庭、沙溪、圳林12个行政村,面积69万平方公里,人口2万6千多人。

    翔云镇是南安西部的山区。西端与安溪县龙门镇毗邻,南端与厦门市的同安区接壤,北通安溪县的凤城镇。境内多山,群峰叠翠,山势险峻,平均海拔600多米。耕地都是梯田,层层叠叠,常年云遮雾绕,蔚为奇观。昔人曾有“翔云山道难,云中走雾跌”之说,形象地描绘翔云山高势险之非凡景象。位于沙溪村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是南安市最高的山峰,晋江西溪最主要的支流——英溪,即发源于此。

    沙溪村是安(溪)、南(安)、同(安)交界的最高山村,虽然地属偏乡僻壤,却因山川秀丽而遐迩闻名。近年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花洋头盛开的杜鹃花、岩湖山奇特的“地下洞”、尾湖山千奇百怪的“蜜婆”洞(蝙蝠洞)、被南安市定为“名木古树”加以保护的顶沙溪水尾千年猴枥树、岩下至上寮溪涧形成的多级瀑布,都是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

    翔云因其山高雾多,历史上还曾经是著名的茶乡。有清以后,产于云峰山的乌龙茶,曾经是老一辈海外华侨缅怀故乡的标志。椒岭村则因成片种植茶叶而在上世纪的60、70年代蜚声南安,种有“铁观音”、“本山”、“茗花”等品种,尤以“茗花”(俗呼“毛蟹”)为著名,屡次在泉州、南安的茶叶赛事中得奖。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的年代,椒岭茶叶不但供应本南安,还通过茶叶公司出口外销。

IMG_3365.JPG

    因山涧有龙须草而得名的龙须岩,始建于唐武宗六年(公元846),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岩寺背倚悬岩峭壁,面临梯田陡坡。风景险峻而壮美。又因座南朝北,日照时间较短,酷暑季节也不热,气候凉爽宜人,是天然避暑胜地。历史上曾有明代张瑞图题匾“龙须古地”,清代安溪李清鸣题匾“蓬莱仙鉴”,王玉书题匾“甘霖慰望”,以及无名氏留题名句“月来阶下花呈影,雨过庭前草滴泉”等。所有这些都印证了龙须岩确是非同凡响的泉南名胜。上世纪九十年代,龙须岩因一场火患而化为灰烬。尔后,重建之龙须岩扩大规模,气势雄浑,更为壮观。


   (本文是廖榕光2010年应《泉南》会刊主编黄通兴先生之约而撰写的专稿。曾在2011年3月16日的水暖阀门网网上发布。)

   【廖榕光原创作品,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及作者】 

相关热词搜索:翔云镇 风物 掠影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