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先贤勋业榜之三】洪承畴的民族政策及其历史贡献(二)

2019-12-26 10:31:44   来源:   

作者:榕光

顺治十年(1653),孙可望、李定国所率领的十多万农民起义军在云南、贵州归附明朝,恢复南明永历政权,西南地区抗清风云再起,当时云南、贵州皆未归顺,湖广地方也不安宁。是年六月,洪承畴受命“经略湖广、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总督军务兼理粮饷”,从北京出师启程,入湖广之后,即以湖南为中心实行屯田、备粮、修城防、设水师,作长期谋划。面对西南一带多年战乱,民不聊生,人民需要安定,国家需要统一的时局,洪承畴审时度势,实行军事上“以守为战”,政治上“广示招徕”,经济上“开垦田亩”的方略,坚决反对穷兵黩武。王师所到之处,首先安抚民众,恢复生产,并明令军队应该“共念地方之苦,计切安民”。尽管他的“以守为战”的战略方针一再被一些满、汉大臣指责为过分保守,但这动摇不了洪承畴“计切安民”的民本思想和既定方针,他深深同情西南各省特别是云贵落后山区生民之苦,对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生活极度困境和落后状况非常同情。在孙可望投降、西南局势反转的大好形势下,洪承畴在顺治十五年向顺治帝建言,“进取大事首以收拾人心为本”。认为云贵山川险阻,少数民族众多,风俗不同,性情殊异,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恩信”,先得民心。顺治十六年进军贵州时,洪承畴又上疏,请旨“晓谕各土司苗蛮”,“暂依照旧妆束”,不强令剃发、改装。此举深得广大少数民族的拥护,因此平定贵州很是顺利。在进军云南的过程中,洪承畴又再次强调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再向顺治帝请求,贵州、湖南的少数民族已先受皇恩享受暂不剃发改装的待遇,望准许云南、广西等地少数民族也“一照贵州事例”,“照旧妆束,以示招徕”。洪承畴不但请求准许西南少数民族照旧妆束,让他们安心生产,还向朝廷请求拨银赈济贫民,并拨专款保证军饷,使清军不致因缺饷而抢掠百姓。他建议施行的一系列对待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有效地分化瓦解抗清力量,民众大受鼓舞,纷纷感谢“皇上破格鸿恩,各争先出山贸易,耕凿、运交米粮,以各效诚”,有的还为行军的部队作向导。正是建立在少数民族拥护、支持的基础上,才使得西南五省从此结束连年战乱,实现稳定的局面。

 【特别声明: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

图片1.png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