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闽南七夕节,为“七娘妈”过生日

2017-01-23 13:10:37   来源:   

作者:榕光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七夕”节。一个美丽的传说代代相传,说这个节日是个女儿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闺中女儿对这个节日充满憧憬,寄托美好愿望,所以当天还有“乞巧”环节。

1470637180132552.jpg

(古代拜织女图)

    但在泉州一带,民间过七夕节的主要内容是为七尊被视为幼童的保护神的“七娘妈”庆生日,故俗称“做七娘妈生”。

    七夕节之来源于牛郎织女,历史上有关它的文献记载可谓“汗牛充栋”,多得不得了。就拿民国版的《南安县志》卷之八的“风俗志”来说吧,关于七夕节的记载,虽然只有简练的几十个字,却包涵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七月七夕七巧节,各家陈瓜豆及果以祝天孙。小儿下拜,系以丝,曰“续命缕”。此即郭令公拜织女遗意也!

    这段文字极其简明扼要地记载了清代南安民间过七夕节的风俗。

    天孙即织女星,星名。《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志》:“织女天帝孙也”。这源自一个远古的传说,牛郎和织女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织女作为天帝的女儿与牛郎结合触犯天规,夫妻被分居天河两旁。每年七月初七地上的喜鹊成群飞上天河,填河成桥,使之相会。后来就用“天孙”的典故,形容男女结合,夫妻分离与相聚。

    “郭令公拜织女”的故事则源于《感遇录》(清·季芝昌著),该书记载,据说唐代郭子仪曾在七夕出城散步,仰望天空,忽见天上有一美女,乘车在许多人簇拥下迎面而来。郭知是天神,就向她乞求长寿与富贵。女神答应了,后来郭子仪果然功业显赫,大富大贵且又享长寿。

    《南安县志》简短的记载包涵了以下信息:一、七夕节又名七巧节,是少女乞巧的节日;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陈瓜果供织女星;三、供织女星时,儿童下拜,祈求健康平安长寿;四、七夕节向织女祈求庇佑小儿长寿的风俗,源自唐代郭子仪拜织女的故事。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清代末年,南安民间过七夕节还是拜织女星的。有乞巧的风俗,还有在这个节日里为小孩祈求健康长寿的内容。

    民国版《南安县志》成书于民国四年(1915),书中并未提到七月初七有“七娘妈”崇拜一事。可见,“七娘妈”崇拜是近代才在民间形成的。

    闽南语常把女性神祗或菩萨称为“妈”,如“观音妈”、“境主妈”等等,“七娘妈”也是女性。我年轻时曾听堂嫂谢实讲过“七娘妈生”的来历。她说,天顶玉皇有七个女儿,个个长得美丽又聪明。最小的一位排行第七,称为“七娘”。她不甘天宫清冷,羡慕民间女子有爱情和家庭,偷下凡间,在河边洗浴,故意让董永看见,就以隐私被窥见为由,强烈要求董永许婚,董永被迫就范,与她成婚,夫妻过着恩爱生活。不料在天庭的老爸知道了,下诏把七娘追押回天宫处欲以“死罪”,其时七娘已有身孕,幸得六位大姐苦苦哀求,王母娘娘恩准七娘居住凡间一年,仍与董永为夫妇,生下男孩后返回天宫。那七娘在凡间的时候,就在七月初七之夜,想起这一天正是她的生日,回忆起往年在天宫众姐姐为她庆生的热闹情景,动起思亲之念,乃飞上天与六位姐姐相会,一叙阔别之情。七位姐妹冒着触犯天规的危险在银河相聚,百感交集,泪飞如雨。所以七月初七这一天下午或晚上,或大或小都会有下雨,这是“七娘姐妹相见流‘目滓’(眼泪)”。七娘在凡间住满一年后,被调回天庭,留下幼儿在人间。为了祈求孩子无病无灾、聪明健康成长,董永就把七娘奉为神供奉起来。后来,民间把七月初七这一天当作七娘的“生日”来纪念。这就是“七娘妈生”的由来,七娘妈也就成为婴儿幼童的保护神了。谢实讲的这个传说,显然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无关,而是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另一版本了。

    七娘妈既然是天公老爷的女儿,身份非同一般,民间厅堂上神龛里奉祀的神呀、佛呀等等神位名目繁多,唯独没有“七娘妈”的神位,她的神位是在天上的。七月初七中午做“七娘妈生”,和正月初九做“天公生”一样,都是在自家本宅厅堂上朝天井摆案桌设供的。案桌上供着“七娘妈亭”一座,这就是“七娘妈”的神位。厅口横梁正中是挂“天公灯”的,唯独做“七娘妈生”的时候可以在“天公灯”旁边挂一盏“七娘神灯”(也有挂在大门上的),可见“七娘妈”神职之崇高。天公灯是正圆型的,七娘神灯较小,是椭圆型的。

1470626305116571.jpg

(七娘神灯。照片采自网络)

    做“七娘妈生”的供品以瓜果为主,农村的七月初旬正是夏收季节之后,和城里人不同,以应时采收的瓜果为主,都是自产的,如新花生、新芋头还有龙眼、荔枝等等,凑足七项,都是新登场的瓜果,让“七娘妈”尝新。还要有七种花卉,七小碟胭脂水粉(化妆品),七色菜碗(如香菇、木耳、金针菜、冬粉丝等等),摆酒盏七个,茶杯七个,筷子七双。

    在这一年生了孩子的父母,依例把这个孩子视为“七娘妈”的新“契子”,必须置“鸡酒油饭”和“糖粿”(用糯米磨浆做成的甜味汤丸)敬祀,在厅口点“七娘神灯”,燃香祷告七娘妈,祈求纳为契子,保佑健康长大。至孩子16岁时的“七娘妈生”那天再隆重叩谢,宣告“洗契”(即解除母子契约关系)。

    堂嫂谢实的娘家在安溪县城关的厚垵,她讲的“七娘妈生”来历,带有安溪城厢一带的传说元素,可知安溪、南安一带农村“做七娘妈生”的风俗大同小异。现在,“七娘神灯”已不多见,但在泉州城郊、晋江、南安一带尚存点“七娘神灯”的习俗。市镇人家花粉供品较讲究,都是买的。农家则以采鲜花为主,野生的花卉也可以,展示农村姑娘朴素的一面。

1470626332707895.jpg

(供七娘妈的鲜花。照片采自网络)

    “做七娘妈生”是为“七娘”一尊神祗庆生日,但也不能忘记当年她的姐姐冒死在银河相见泪雨滂沱的感人一幕,所以供品都要七份,邀六位姐姐共祝圣诞。“七娘妈亭”属于闽南“纸扎”工艺的一个品种。我的童年是在南安县城溪美镇度过的,记得1940年代溪美的中山街和炭埔(今之民主街)各有一家从事彩扎工艺的“糊纸店”,精美的“七娘妈亭”有一米多高,如仙境中的宫殿阁楼一样,斗拱飞檐,金碧辉煌,并装饰有龙柱、飞禽走兽。“七娘夫人”的神像是用朱仙镇套色木版水印工艺印制的。七位女神端坐亭中,仪态大方,庄严慈祥。这种高档次的“七娘妈亭”那时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买得起。如今已见不到了。“大众化”的“七娘亭”只是简单的四脚小亭子而已,里面贴了一张“七娘夫人”神像,工艺非常粗糙。(笔者纳闷的是,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供神供佛的制品渐次复兴,有的甚至非常奢华浪费,唯独这“七娘妈亭”越做越粗糙,不像那么一回事。)

1470625800900370.jpg

(七娘妈亭)

    “七娘妈”现在是被作为幼童的保护神供奉了。但她当年勇于追求爱情的美丽传说一直流传下来,至今依然感染着一代代青年。在西风东渐洋节日大举入侵中华之际,国人提出以传统的“七夕节”作为中国的情人节,近年来有渐渐热闹的趋势,今后发展如何则尚待观察。

    至于传统的“乞巧”,到民国初年民间还是比较普遍的,主要流行于市井人家,不管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都有此习俗。“乞巧”在七夕当夜进行,欧阳山的长篇小说《三家巷》,有民国初年广州普通市民女孩区桃七夕“乞巧”的精彩描写,非常具体。据调查,泉南一带“乞巧”的主要形式为“卜针”,即左邻右舍几个要好的闺蜜相约一起,当夜在私宅后院或瓜棚架下设香案拈香对七娘妈祷告,置清水一盆,先卜穿针,看谁在一根针眼里能够一次穿过几条线,穿得最多的为最“巧”,然后又将针轻轻置于水面,看其映在盆底的倒影如何,好看的为最“巧”。几个闺蜜如此比赛,卜卜运气,寄托对美好生活、美好爱情的憧憬与追求。可惜现在这种场景已不复再现了。

    总之,现在的“做七娘妈生”是以为幼童的保护神庆生日为主要内容的,祈求孩子健康成长,无灾无难一生平安。当然,这是当了爸爸、妈妈的青壮年人的事了,但爷爷、奶奶也非常重视这一节日。至于闺中少女,忙的是白天采花买粉为七娘妈做生日当供品,晚上虽然没有了“乞巧”这一活动,但有可能去公园或咖啡厅、K厅接受情侣送玫瑰花,共度七夕良宵。传统的节日依然存在,但文化内涵却随着时代而变迁了。★

 (特别提示:廖榕光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七夕 七娘妈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