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蜚声东南亚的华侨诗人洪成琳

2017-01-07 14:37:24   来源:   

作者:榕光

    经历烽火硝烟的诗词残稿,为我们揭开了一位华侨诗人的悲怆一生。

    1940至1960年代,在东南亚诸国的华侨、华人当中,流传着一位华侨诗人的诗作,知名度相当高,是当时东南亚华侨文化界公认的著名诗家,他就是洪成琳。

    洪成琳,别号陆登,英都人,1886年出生于英都英圩墟街后的资元(今英都镇荣星村资元自然村),1964年逝世于柬埔寨金边市,终年79岁。

0.png

洪成琳遗像

    出身:名门之后 儒素之家

    洪成琳是翁山洪氏宗族东五房的裔孙,出身书香望族,是古代典型的儒家传统耕读传家的传承人。发祥于英都、堂号为“翁山”的洪氏家族,东五房是其派下优秀的支派之一。东五房的祖庙(也是洪承畴的故居)厅堂抱柱上的对联曰:

自新纶奕世进士三举人九贡生十五

有文襄一堂太傅父正卿儿额驸聿孙

    赫然昭示该宗族明清时期的人才优秀和荣耀。洪承畴、洪有助、洪奕沔、洪奕懿等都是彪炳史册的一代名宦。

    洪成琳父亲洪维领,是清光绪初年太学生,在家乡开办馆学,门下桃李芬芳,是颇负盛誉的塾师。他教出来的学生,都因1905年光绪皇帝下旨废科举兴学堂而成为科举制度最后的童生,但其中不少人转入学堂升学后成为优秀人才,如洪汝复就成为福建法政学堂的学士,是英都近代第一批大学生之一。洪成琳在其父的馆学中接受启蒙,后进入京师国子监继续深造,同样因废科举而在京师转入学堂接受新教育。

    洪成琳在京师求学期间,正是西方列强千方百计蚕食中国之际,腐败的清廷对外国入侵势力妥协屈服,毫无招架之力。和广大热血青年爱国人士一样,洪成琳耳闻目睹国家内忧外患,忧国忧民之情萦系于怀。毕业之后,在国子监求学时与他有同窗之谊的吴佩孚已投靠北洋军阀,率将领兵,多次请他去军中担任秘书。而南安知县也力邀他来南安县佐政,并用八抬大轿来英都请他赴任。洪成琳一一予以婉辞,他立志去海外经商,并立下了经商如果事业成功,便回报家乡兴办新学,传承祖业,教书育人。

    洪成琳从京师回乡不久,即在亲戚帮助下南渡印尼泗水,先以教书为生伺机谋求职业。不久,就有华侨慕名前来邀请他入股经商,经营土产生意,后来又把公司的分号开到万隆和新加坡。数年之后,由于生意很好,捞到了第一桶金的洪成琳带头在印尼华侨界募资,准备回乡报效宗亲,兴办学堂。他的善举得到眉山侨商洪良渠的支持,赞助了大笔经费。1917年,洪成琳回英都,召集英都侨眷属中的知名人士、乡贤,共议将设在洪氏家庙东轩的培英学堂和设在洪氏家庙西轩的育英学堂合并,创建“翁山侨立学校”,并着手征地募工动土兴建学舍。他担任校董会董事长,聘请同窗挚友洪汝复担任副董事长,主持基建工作。洪汝复是在福建法政学堂毕业后,受聘担任福州华侨学校校长,因响应孙中山在广州的护法军政府号召,回乡组建高举反段护法旗帜的闽南靖国第十三营,担任营长,驻守英都。洪成琳把这件大事委托洪汝复办理,自己仍回印尼经商。

    洪成琳回印尼后,旋即东渡日本,先后游历东京、大阪、京都、神户,最后落地神户开办纺织厂和味精厂。在那段顺水顺风的日子里,他广交社会各界名流,认识了孙中山、廖仲恺等民主革命菁英,思想也深受这些革命先行者的影响。同时,他目睹世界列强崛起,都在于兴办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富国强军。因此,他更加坚定树立实业兴邦教育救国的信心,愿为家乡教育事业再造奇迹,培养人才。他的理想是为老家英都建设一所初级中学。

    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在东洋大展身手大干一番之际,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身陷敌国的洪成琳,多年苦心经营的财产悉数被日本政府查封,无理剥夺。他只好空手走出日本,从此开始了20多年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涯。

    他离开日本后先去安南(越南),在西贡经营大米生意。当时东南亚诸国都是战火纷飞,他又不愿加入越南国籍,经营生意更是困难重重。1954年他从西贡流落柬埔寨金边,此时已身无分文,在朋友资助下做些五金小生意。没想到,这位满怀雄心壮志为振兴家乡教育事业而毕生奔波南洋的老侨民,竟于1964年终老异国,客死金边。

诗文:去国怀乡 不忍卒读

    洪成琳一生几乎是飘泊无定。先是去了印尼,辗转了好几个城市,他的亲姐姐就嫁在雅加达。后来他又去了日本,迁徙了好几个州郡。日寇侵华后,他被逼流落越南西贡,吃尽苦头不得不再迁金边。其间他曾两次回乡,正逢北伐战争时军阀混战南北割据和抗日战争的灾难深重的艰苦岁月,祖国、家乡和个人的命运、遭遇在他心灵中烙下了太深的印记,这些遭遇和感受,在他的诗作中如洪水一样奔涌出来。

    据估计,他一生所写的诗,当在200首以上。其中有些诗作,曾用书信抄寄给在老家的堂侄洪祖珍先生分享,有的则散见于寄给其他朋友的信中。据洪祖珍的儿子洪宗义、洪宗贤、洪宗瀚三兄弟及祖珍的侄子洪宗时等人回忆,1948年洪成琳曾将当时的一些诗稿手抄成合订本托付堂侄洪组琛从金边带回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洪成琳和洪祖珍的来往书信中也常有唱和,新作不断。这两部分加起来,洪成琳一生的诗作估计有200首以上。这些诗作,其中不乏在艺术水平或历史价值方面很高的精品。

    洪成琳逝世后,洪祖珍曾有过将洪成琳的诗作结集出版或自费油印本之意,终未能如愿。不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洪成琳的这些诗作大都在那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中散佚。2006年,在洪宗义三昆仲努力下,开始了对洪成琳诗文的抢救性搜集活动,搜集到少量手稿,并据回忆抢救了几首。我负责审稿校订,计得诗39首(其中五言古风1首,七言古风1首,七言绝诗27首,七言律诗10首),短文二篇,还有洪成琳在日本期间得到的孙中山《咏洪文襄》诗1首及其他各界名人对洪承畴评价的诗或题词(这些都是对洪承畴研究很有宝贵价值的参考文献)。

 01.png

洪成琳诗稿手迹

    洪成琳写于1963年的一首五言古风,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他一生唯一的一首五言诗,诗的题目为《自题聊记集》,可见他一直在整理他的诗作,这首诗好像是他为结集之后的《聊记集》作跋。全文录之如下:

自题聊记集

癸卯孟秋之初 题于金边旅处

好吟疑有癖,莫笑技雕虫;

只就真情写,遑知吐属工。

少赏文字债,藉解牢骚衷;

深类缫丝茧,还同印鸟鸿。

埋头怜秃笔,拂袖感清风;

我欲从君问,诗人岂尽穷。

    “深类缫丝茧,还同印鸟鸿”,说他的诗就像丝一样,是从纷繁复杂的往事中抽出来的。“我欲从君问,诗人岂尽穷”,虽然一生失意,但作者还是自信地说,难道我真的一无所有吗?

    2006年,在洪成琳诞生120周年纪念之际,我将搜集到的洪成琳诗作39首、短论2篇,加上他收集的孙中山等名人对洪承畴评价的诗或题词等合为一册,经校订选注,结集成为《洪成琳诗文选》出版。这些诗文只是洪成琳诗作中的一部分,当然无法窥见这位毕生飘泊的华侨诗人的作品全貌,但仍然可以从中深深地品味和领略诗人深厚扎实的文化功底和丰富复杂的心路历程,殊足珍贵。

七绝·送同胞返梓感怀

湖海飘零剧可怜,无如故国有烽烟。

何时得遂家山愿,林壑幽游学散仙。


未能附骥逐归鞭,重望云山海外天。

一道阳关三叠唱,家中送客倍凄然。

    此诗写于1943年,正是抗日战争进入决战时期的最艰难时刻,洪成琳送客归国,他在异邦北望祖国烽烟战尘,感叹自己未能与同胞“附骥归鞭”,倍觉凄然,痛苦的心情跃然纸上。而他在70岁时,曾写有《七十自寿》4首,其中也有“仗国有心偏在外,思家何日整归鞭”之句,表达了他始终想念回乡的焦虑心情。

七绝·七十有五感怀

杖朝尚欠五周年,飘泊浮生湖海天。

北望乡关何处是,老夫只是笑流年。

   《礼·王制》称“八十杖于朝”。他在75岁的时候,感叹毕生飘泊湖海,身在异国,北望乡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无以言状,“只是笑流年”。又如:

七律·自感兼怀故家

历遍东南海外天,家居还少客居年。

老妻常念舅姑谊,稚子已无香火缘。

两度回乡偏直劫,三迁服贾更成烟。

迩来略解玄机奥,得失升沉听自然。

    “两度回乡偏直劫,三迁服贾更成烟”,二次回乡都逢战乱,三迁别国经商都受到挫折,能不深深感慨?

    而他描述在异国与亲人会面的诗章,更是充分表达了诗人特别的手足情深和伉俪情深:

七绝·抵吧城转万隆面会胞姐感作

垂老谁为呼小名,讶然触动旧时情;

不虞啊姐突相唤,恍惚亲娘在日声。


老姐居然慈母形,认真欲睇泪先零,

伤心白发同为客,诉尽衷肠不忍听。


七绝·抵垄邙妻由泗来会口占

几度无缘更有缘,镜偏未破庆团圆,

相逢几值今时乱,载宅浮家一叶船。

    飘泊动乱中夫妻分离七载,竟至“相看无语”。“载宅浮家”,情何以堪?姐姐的突然相逢,听到阿姐叫他的小名,竟想起了逝去的母亲。姐弟相望,伤心同为白发人了,倾诉衷肠却不忍心听下去。这样的悲怆情景,真是令人动容,不忍卒读。

    洪成琳这种描写去国怀乡的商旅题材的诗章很多,字行间处处渗透着飘泊异邦的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充满着深沉的爱国情愫和浓烈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洪成琳还有不少哀挽名人的诗作,这些诗表达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立场。如:

七律·挽吴上将孚威

鲁东自是产奇贤,才气逢时古已然,

名将失机旋解甲,英雄末路转逃禅;

升沉一例持身正,中外咸钦晚节坚,

噩耗传来频涕泪,招魂北向望幽燕。


长空报到坠长庚,国步艰难失老成。

劲节孤芳偏独赏,谣言诡计属虚惊。

登庸未遂生前志,著作聊存身后名,

天送斯文何太速,不留公眼看收京。

    上将吴孚威就是吴佩孚,他在1918年被授“孚威将军”。当年洪成琳不愿和军阀吴佩孚同流,不为他服务,但他对吴佩孚不惧怕日本鬼子的威吓利诱,坚决不当汉奸的晚节非常钦佩。赞他“升沉一例持身正”,并为吴将军未能看到抗日战争胜利而惋惜(“天送斯文何太速”)。此诗爱国主义精神跃然纸上。

    他还在《惊闻陈老先生嘉庚逝世感咏》一诗,对陈嘉庚的兴学义举以“倾家兴学信空前,桃李公门几万千”之句高度赞扬。

    洪成琳虽然大半生飘泊异国,一直梦萦故乡,但对侨居地的美丽风光他也是高度热爱,这在他的诗中也表露出来。《金边乡村郊游》一诗应该是其中的代表作。

七律·金边乡村郊游

郊游偶直荀江西,缓辔春风信马蹄。

麦垄花红香绕露,烟树草碧色连堤。

僧怜废寺迟回□,鸟啄空亭自在蹄。

□□□□□□□,□□□□□□□。

    诗人踏着春风,信马郊游,被那醉人的景色迷住了,吟诵出“麦垄花红香绕露,烟树草碧色连堤”如此华丽的诗句,简直是千古警句,让我们在欣赏诗人美妙诗章的同时,更加佩服他高度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可惜,这一首诗佚失了最后两句。

    七古《颂文襄伯》是目前所发现洪成琳最早写的一首诗。洪成琳的远房叔祖洪汝辉(又名洪盛裕),早年侨居日本经商,常住神户。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洪汝辉是第一批会员之一。在一次孙中山与华侨、留学生及新闻记者会见的公众场合,洪汝辉向孙中山提问:“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此固正确无疑。但对我祖文襄公事清如何评价?”孙中山答道:“余致力唤起公众推翻满清,目的在于推翻其腐败帝制。洪文襄降清,避免了生灵涂炭,力促中华一统,劳苦功高。”嗣后,孙中山即写了一首五言诗《赞洪文襄》赠洪汝辉。该诗以“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之句肯定了洪承畴的功劳。这首诗同时还被《民报》的记者抄录在报纸上发表。《民报》是同盟会创办的报纸。洪成琳到达日本神户后,从洪汝辉处得到孙中山写的这一首诗。洪汝辉还向洪成琳详细讲述当年孙中山接见华侨、留学生及新闻记者时评论洪承畴的情形。洪成琳了解了这首诗产生的经过,十分欣喜。随即,他写了这首《颂文襄伯》:

颂文襄伯

开清良佐谥文襄,享誉逸仙多褒扬。

保全桑梓功非小,圆我河山万里长。

文韬治国平生志,武略超群屡辉煌。

中原底定寰海内,功载春秋铭史章。

    洪成琳的这首诗,可以佐证孙中山确实是写过《赞洪文襄》一诗的。

    洪成琳是华侨中相当杰出的诗人。可惜他的诗作,大部分散佚,抢救出来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今后能否有所发现,不得而知。洪成琳逝世于1964年,在他逝世10余年以后,柬埔寨由波尔布特领导的“红色高棉”政权执政,开始了疯狂的将城市居民强行驱赶到农村的灾难性政治行动,百万人流离失所,无辜死于非命。洪成琳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悉数在劫难逃,不知死于何时,不知死于何方,其在金边的住宅“恩波楼”也不知何时被夷为废墟。洪成琳在金边遗留下来的诗作,同时都在这场柬埔寨史无前例的浩劫中灰飞烟灭。今天,当我缅怀这位杰出诗人的时候,不禁为他的身后之事而仰天长叹,嗟愤万分!

   (特别提示:廖榕光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华侨 诗人 洪成琳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