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榕光
【海丝商报编者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闽南地区,春节美食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味道,这不仅是年的记忆,也是乡愁的味道。
小编特地邀请了南安知名民俗专家廖榕光,从民俗的角度,结合闽南特色,为读者推荐了一道传统的节令美食:番鸭炖四物。(见2025年1月23日海丝商报N4版)
在南安西部的英都等乡镇,农民过春节有一道传统的节令美食:番鸭炖四物。
(图源网络,侵权删)
农家向来有家养禽畜的习惯,除了可以卖钱补贴家用外,还可以作为供品敬谢神灵,而借此也可以改善生活,通过美食来滋补身体。
番鸭是闽南农村家养的家禽传统品种。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又称为“红嘴雁”“红面鸭”,羽毛以全白为主,也有半黑白的。引入中国被称为洋鸭,故闽南语称之为“番鸭”。
有《番鸭谣》一首,描绘了农家放养番鸭嬉戏池塘之情景:
番鸭番鸭水上漂,
白毛闪亮真逍遥。
黄掌轻摇起细浪,
欢声朗朗滿江潮。
(红嘴黄掌 图源网络,侵权删)
据研究,番鸭富含优质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牛肉、猪肉、鸡肉,有助于身体组织的维护和修复。又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而且低脂肪。番鸭有这么多优点,可见民间把番鸭称为补品是有科学根据的。
“四物”是一种中药材的配方组合名称,由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又称杭芍)12克,熟地12克组成,是一副古老的中医补血、养血方剂。用四物炖番鸭,药物与食材相佐,补而不燥,补血养阴,能够有效地起到滋补强壮身体的作用。
(图源网络,侵权删)
春节期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正月初九为天公庆寿,谓之“天公生日”。农民把放养一年的家禽(主要是番鸭)宰杀了,先供天,然后炖“四物”食用,以滋补身体。因为春节过后,春耕大忙就要开始了,提前把身体补养得棒棒的,干起活来就有劲。故而“番鸭炖四物”这一道补益身体的美食历久不衰,一直被传承下来。
【配方:番鸭一只,宰杀洗净后去除内臓,配中药当归10克,川芎8克,白芍12克,熟地12克,加水文火炖至熟烂即有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