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英都的新枫村出了个名医,名叫洪绍泮。新枫洪氏的族谱有简单的记载:“绍泮,字敬文。精通岐黄,一代名医”。
洪绍泮自幼习医,在泉州府城及家乡英都坐堂行医,悬壸济世,经他治好的病人很多,口碑甚好,还留下了许多充满传奇色彩的神医故事。
一、腊月治“伤暑”
民间有句俗语说“十二月吃芥菜,六月才中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是不可能发生的。然而,民间有传说,洪绍泮在泉州行医的经历中,却确实发生过一件类似的事。
话说乾隆某年的寒冬腊月,泉州知府的母亲生了一场病,遍请全城名医诊治,均不见效。后来就有人举荐说,有个从南安英都来的郎中,名叫洪绍泮,客寓通津门外洪宅,此人专治疑难杂症,药到病除,何不向他求诊。知府听此言立即命手下去寻访,果然把洪绍泮先生请到了。
洪绍泮一到知府第,立即入内堂为老太太诊病,经过一番望、闻、问、切,少顷,告退出外堂。知府命家人奉茶,只听洪绍泮轻地呷了一口茶,喃喃自语道:“伤暑风!伤暑风!”此言一出,举座骇然。纷纷说道,“伤暑风”是六月中暑,岂有寒冬腊月患暑病之理,甚是荒唐。甚至有人当场讥讽道,这位先生是不是看老太太身穿羊羔皮裘认为穿得太“热”中暑了。一时满堂大笑。知府喝道:“不得无礼,且听洪先生细论病源。”洪绍泮这才不慌不忙,对知府细细道来:“启禀大人,令堂脉象实而郁结,有如六月天暑湿外邪入侵之状。老太君自诉腹痛腹泻,实是胃伤风寒,脉象表现为暑湿入侵。年事已高,体态臃肿,伴有痰湿,故诸病乘隙而发。其表现症候有如“伤暑风”,并非说令堂腊月中暑也。此冬病宜用暑药治之。”
众人听绍泮一席话,如坠五里雾中,将信将疑。知府大人却认为绍泮论病究源确有道理,拱手说道:“那就请绍泮先生按汝诊断的脉象开药方吧,当遵嘱事之。”绍泮沉思片刻,开了一副藿香正气汤加减,君药疏风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辅以臣药固本扶正。先服一剂,立见显效,连服三剂,完全痊愈,此即所谓洪绍泮“冬日治暑病”的奇案一例。
洪绍泮当年通过诊脉断定知府母亲有“伤暑风”症候,并用治中暑的藿香正气汤治愈该病,与现代人冬天患胃肠型感冒,用藿香正气水治疗如出一辙。足见其脉理之精通,医术之神妙。从此,泉州知府与洪绍泮医师结为至交。
二、慧眼识六甲
后来泉州换了个知府,听说洪绍泮医术精湛,且为人随和,也和他结识成为朋友,二人经常在一起品茶聊天。有一次,绍泮先生和泉州知府正在客厅品茶,适有知府大人的千金女儿从厅前走过。绍泮观看她的面容及身态,悄悄告诉知府大人:“千金有喜,身怀六甲。”一向对绍泮先生非常尊重、视为至交的知府大人勃然大怒,气得面色发青,斥责道:“你胡说八道!吾女尚未婚配,足不出户,岂有怀孕之理?!枉我一向对汝敬重,原来汝是江湖骗子,庸医害人。如此行医看病,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命。”喊令衙役收监,待调查罪行清楚明白,必呈报上司治以死罪,秋后斩决。绍泮不慌不忙地对知府大人说,“你我枉为多年至交,如今汝反面无常!念我有年迈母亲在堂,求你宽限我三个月时间,赚些银两好为老母亲置一口棺材送终,三个月后任汝处置。”知府大人念绍泮是孝子,准予保释三个月。很快三月快到了,绍泮庸医的“罪行”调查未见结果,知府的千金女儿却肚子越来越大,知府急忙请来绍泮先生,又是赔礼道歉,又是虚心求教,请问这该如何是好?绍泮先生叹道,当日汝若听我言,或者可以堕胎,以守名节。如今怀孕已七个多月,生命孕育成功,堕胎有悖天理。令媛未婚先孕,此系大人家事,绍泮不便发言,大人自去处置,只是我的庸医之名,闹得泉郡满城风雨,你必为我洗白。知府大人深悔当初不听忠言,致有今日,再三道歉,并许以为其建宅一座为谢。吩咐手下立即准备材料,请好工匠,经过三个多月,在绍泮家乡英都的新枫村,一座皇宫起红砖黑瓦土木结构十间大厝建筑完成,即如今大新村新枫的下新厝,挂牌“泉郡名医洪绍泮故居”。新厝落成,泉州知府自愧家有丑事不敢张扬,乃委派南安知县姚任道,赠金字牌匾一方:“先正风规”,表彰绍泮先生的家风和医德。这故事发生在乾隆四十五年,即公元1780年,至今已240多年了。
这事也常常引起好奇的人向绍泮先生提问,你怎么只看一眼就敢断定知府千金有孕?绍泮说,少女初孕,脸上已无黄花闺女的光泽,“病仔面”十分明显,甚至体态都已发生变化,已无青春少女的窈窕身姿,这些微妙的变化,都是可以观察出来的。众人一听,连声称赞:果然神医!
三、川芎毒死人
传说乾隆年间,英都坂埔杨厝(现在良山村洋厝)有一户杨姓人家,家拥万贯之财,但是有个长子不务正业,白天睡觉,晚上赌博,经常彻夜不眠,致使四肢无力,头晕脑胀,体质十分虚弱。这可急坏了杨家老爹,寻思必须找个好医生,给他调理好身体,教以正业。否则一晚输掉一百栳田地,再多的家产都会败个精光,而且性命难保。多人推荐本都新枫洪绍泮先生,医术精湛,于是便请洪绍泮来家诊病。绍泮看这年轻人30岁左右,但面色苍白,精神疲惫,手无缚鸡之力,倒像是70多岁的老人家。病人自诉大便溏泄,经常头晕。由于经常熬夜,说话有气无力,嘴唇苍白。洪绍泮判断,此系气血两虚,宜补中益气,扶正养元。开了汤剂,以“四物”汤佐以补气之药,和鸡僆一起文火烧炖,连汤带肉服之。固本扶正,气血双补。洪绍泮根据病人长期沉迷赌博,没有运动,气血双郁,在四物中突出加大了川芎的剂量。杨家人按照洪绍泮医生处方如法炖制,当晚仆人伺候杨公子服药,上床睡眠。第二天早上,仆人叩门,叫喊杨公子起床吃饭,没有反应,推门一看,居然杨公子已没有呼吸,心跳停止,嘴唇发黑,直挺挺死在床上了。杨家人到官府状告洪绍泮误诊害死杨公子。县官到杨家仔细勘察,杨家人诉说遵照洪绍泮处方用药,并无不妥,显系误医致死。那县官粗通药性,寻思“四物”是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性平和,岂能致人于死地?详细询问绍泮。绍泮道,此系针对病人虚弱体质用药,药性平和,决无可能毒死人,四物中加大川芎剂量,也无不妥。但事出反常必有妖,绍泮亲自到煎药的厨房察看。原来那杨家虽然富有,厨房卫生情况却是十分糟糕,就在炖药小灶上方,挂满了海鲜干味,苍蝇乱飞。绍泮吩咐按原方再抓一副药炖鸡僆,自己亲手在杨家厨房炖药,炖药过程,发现煮药小炉灶上面挂着的一大串墨鱼,爬出一只大蜈蚣,药气蒸发升腾,蜈蚣吐液滴下,药汤立刻变成黑色,故而药汤有毒,难怪杨公子服后中毒身亡。洪绍泮又当着县官的面,在别的炉灶重新蒸煮药汤,亲自饮服,安然无恙。官府综合判研,认定洪绍泮开的处方无毒,杨家公子是服了在煎煮药汤过程中滴入蜈蚣毒液的汤药而身亡,与洪绍泮无关。至此,“川芎炖鸡害死人”原来却是“蜈蚣吐珠毒死人”,真相大白。
四、冷水治难产
有一年冬天,寒风刺骨,特别寒冷。这一天,英都霞美村有个农民,急匆匆来到洪绍泮家,一进家门立即双膝跪下,说:“赶紧救救我老婆,难产两天了,肚子反复阵痛,就是婴儿生不下来,十分危急!”洪绍泮先生二话没说,立即背起行医褡裢随他一起来到产妇家,只见那产妇面无血色,腹痛厉害,两天没生下小孩,几乎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情况确实十分危急。洪绍泮脑子一动,想起曾见过医书有记载,泼冷水治难产的病例,决定孤注一掷。他对那产妇的丈夫说,你的妻子经过两天两夜反复折磨,现在已临生死关头,今日背水一战,胜负如何全靠你的运气。立即叫端来一盆冷水,旁边家人都感觉纳闷,小孩生不下来,拿来冷水有什么用?绍泮先生接过满满的一盆冷水,直接泼到产妇头上,产妇大声一叫,突然全身发力,只听得哇哇婴儿哭声,小孩顺利生下来了。产妇家人合家跪谢:“多亏绍泮神医,恩同再造。”洪绍泮又吩咐,产妇体弱,宜徐徐调养,月内进补切莫操之过急。
原来,古代并没有助产的手术。洪绍泮根据该产妇的身体情况,折腾了两天,精疲力尽,以冷水突然刺激助其发力,终于把婴儿分娩出来,外行人听来,确是不可思议的奇事一桩。绍泮先生冷水治难产故事一下子传遍了南安、安溪。
民间自古有关于医师时运的说法,认为一个名医的盛誉有个高峰期,高峰期一过,名医也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了。因此,有人将洪绍泮冷水治难产及险些因“四物炖鸡毒死人”一案陷入不白之冤两件事,编了一句顺口溜:“时来冷水治生产,运去归芎医死人”(“归芎”指当归和川芎,是“四物”中的二味)。至今,这句熟语依然是英都民间酒后茶余的谈资。这也印证洪绍泮在行医过程中确有经历过这么两件奇事。
五、警告贪吃汉
英都的洪氏家庙,因奉祀翁山洪氏第五世祖宗的神主牌位,故又名“五世祠”。明清以来,“五世祠”门外(五世口)就是英都的农产品交易中心,每五日一次赶集,称为“英墟”。至清代,“五世口”已是十分繁荣的市场,煎豆干、卖麻糍、泡面茶、卖肉粽,各种小吃都集中在这里。
话说有一年冬天,洪绍泮出诊路过五世口,在一个卖麻糍的摊点前停了下来,因为他看到有个年轻人在买麻糍,一下子买了三斤,并在摊点前狼吞虎咽,吃下了一斤。再看那年轻人面色青黄,并非健壮之人。绍泮看这情况,知道此人买麻糍并非用之请客,实是自己贪吃,如此狼吞虎咽,早晚胃肠会闹毛病。遂上前劝道:麻糍虽然好吃,但不能如此吃法,再吃会生病了。年轻人满不在乎,心里说你这人真怪,连吃麻糍你也管?并不在乎洪绍泮的警告。
次年,又是一个冬天来临,洪绍泮又路过五世口,想起去年之事,便问那卖麻糍的老板:“去年买麻糍那个年轻人,有再来吗?”老板说:“病了,躺在床上呢!下不了地。听说找了几个医生看了,都不见好转。”洪绍泮听后连声长叹:不听吾言,果然贪吃致病了。老板随后托人捎话给那年轻人的家属,何不找洪绍泮先生看病?家属立即来请绍泮先生到家里看病。洪绍泮进门一看,年轻人面色苍白,嘴的周围发黄,面容消瘦,说话有气无力,声音低微,自诉腹胀,小便短少。洪绍泮诊脉后说,脉象低沉,此系积食郁结所致,脾土虚弱,拟以参苓术散加减。那年轻人服药调理一个多月,胃胀完全消除,精神也好多了。再施以补中益气药汤,终于使他完全治愈,恢复健壮体魄。年轻人想起当日不听绍泮先生劝告,几乎送了性命,十分羞愧,乃亲到绍泮家门口放鞭炮鸣谢。
(良山村洪伟财讲述于2021年8-10月)
【特别声明: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