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京华何处文襄居(之一:南锣鼓巷洪承畴宗祠)

2012-11-14 16:53:40   来源:   

     作者:榕光

     王宏志先生的《洪承畴传》出版以后,学术界的洪承畴研究出现了新的局面,社会上关心洪承畴研究、客观评价洪承畴其人其事的人也多起来了。人们在谈论之余,也常常提到洪承畴在北京的故居的话题。这促使了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调查和考证。
     近几年来,报端偶有发表提到洪承畴在北京故居的文章。有说在南锣鼓巷59号,但也有说门牌号不是59号的。2005年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丛书《话说中国》之第14卷《落日余晖》(孟彭兴著)中有一篇短文确认了南锣鼓巷59号为洪承畴故居。现将该书第055页在洪承畴故居彩色照片之下所配的短文一段录之如下:
洪承畴祠原址
     洪承畴祠原址是现存于北京的颇有争议的名人故居之一。位于东城南锣鼓巷59号,为清早期建筑,被确认为洪承畴故居。但院内仅存一北房三间。据居住在院内的住户世代相传,洪承畴住宅的大门原来在方砖厂胡同路北,门面很壮观,门外还有两个很大的铜狮子,院内的房子很多,而这里只是洪承畴的祠堂。
     这是近年来认定洪承畴在北京的故居位于南锣鼓巷59号的文章。
     2005年5月,笔者和洪本炎、黄天助到北京的南锣鼓巷59号,找到了该文提到的洪承畴故居。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巷、胡同、四合院等建筑均未经现代城市化的改造,悉如原貌,保留着厚重的沧桑感。钉着门牌“南锣鼓巷59号”的大门,与其他院落的大门没什么差别,灰浆抹墙,木门扇,门槛有小小方形石门墩,门墩上没有饰物。进院有一棵大树,从大树下往里走,院里座东朝西的房子一排,南边三间,北边三间。两房共用墙。靠北的三间即是《落日余晖》一书所载彩色照片的房子。据住户说这是公房,他们是租住的,他们仅知道这是洪承畴的故居而已,其他不甚了解。我向他们说明来意后,他允许我拍照留念。在大门里的古树下我们访问了居住在南屋的退休老人彭春先生,他说以前这大树下有一对铁狮子,后来不知去向。但他说北屋是洪承畴的“学堂”,不是“祠堂”。彭先生在这一点上说法与《落日余晖》一书不合。
     2006年4月,笔者再度赴京,向有关部门查阅明、清历史文献,不意竞查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六月十五日,当时居住在北京的洪承畴第十世孙洪永清在重印出版《洪文襄公年谱》时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的一篇《重修洪文襄公宗祠捐启》。兹摘录“捐启”中一段有关文字如下:
     “……先祖洪文襄公,勋业伟著,史册昭垂,虽妇人孺子,莫不耳其名也。尤以宗祠之建筑宏壮,实深具历史之踪痕。檩梁尽属松楠,基础皆存史化。至于石壁石门,更为北平罕睹之物。民二十年春,曾经北平历史博物馆馆长裘子元先生,北平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古物保管委员会主任马衡先生,国立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先生,以及该院助理员常惠先生,该院史学会总编辑鲍奉宽先生等各学术机关,共同许为与历史艺术上,有莫大之关系。乃于民二十年春,由以上各学术机关等,会请北平市政府周市长,社会局蔡局长,财政局李科长等,商同永清等共立契约,允为保管。许立学校,则古物可流存久远,而符先祖拯济民众之初志……”。
     “捐启”后面的联系地址为“北平南锣鼓巷二十号洪文襄公宗祠”。
     这段文字不长,却包含许多信息:一、宗祠的大门是石壁、石门,带有明显的闽南建筑风格,“北平罕睹”。二、当时的历史博物馆,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很重视这处文物,专家进行了考证。三、1932年北平市政府曾向洪承畴的后人洪永清颁发房产所有权证(契约),允许他们管理。四、批准在该宗祠设立学校,以利古物长远保存。五、宗祠在民国时的门牌号是“南锣鼓巷二十号”。
     笔者还查到一组珍贵的老照片。照片显示宗祠的大门有垂花门台,有鼓形门墩,门头有“进士”匾额。透过大门屋顶可见到院内有棵大树。内景有铁狮子,被称为“宗祠正殿”的房屋已作为“北平私立崇实小学第一教室”。笔者仔细辨认,该“正殿”面阔三间一进,似即现存“北房”三间。即于4月30日与洪灿星先生再次考察南锣鼓巷59号。虽然大门石壁、鼓形门墩均已不见,但“北房三间”旧貌可辨。尽管檐口瓦当已损坏,经过维修;垂花门台以及雕花窗棂等木雕构件也因年代久远损坏,经维修撤掉,毕竟规模尚存。笔者认定这就是照片中的“宗祠正殿”。当年既曰“宗祠正殿”,当然就是奉祀祖先牌位之所。可见《落日余晖》一书称其为“祠堂”是对的。因为洪承畴的后人曾经在此办学堂作为教室,彭先生称其为“学堂”也是事出有因。
     洪永清的募资重修洪文襄公宗祠的“捐启”没有提到“方砖厂胡同路北”等地有“洪承畴住宅”之事。而方砖厂胡同路北现已改造面目全非,无觅原建筑踪影。洪承畴当时是否另有府第在此姑且存疑。笔者又访问了南锣鼓巷的一些居民,他们说解放前的“南锣鼓巷二十号”是“老二十号”,解放后门牌按单双号分开重新编,59号是解放后的门牌号,其实与“老二十号”是一回事。
     洪永清的“捐启”发出后,次年即暴发了芦沟桥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国难当头,重修洪文襄公宗祠的计划中途夭折。但该宗祠原貌依旧,正殿还挂着洪承畴的像。据爱国华侨洪成琳记载,坚决拒绝日本侵略者要他组织伪政府、始终保持民族气节的军阀吴佩孚,抗战期间蛰居北平,就曾经“抵洪文襄祠,瞻仰圣像留赋”,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崇敬的心情。吴佩孚留赋的诗如下:

咏洪文襄
吴佩孚
文襄事业出群伦,披坚执锐平生志。
心同日月天下明,翊汉安民本忠义。
威振华夏气犹存,千古留芳永昭示。
我和新诗补微言,愿祝圣灵光普被。

     这首诗见于《洪成琳诗文选》。
     南锣鼓巷59号的洪承畴故居,是开清重臣洪承畴在北京仅存的一处故居,建议有关部门引为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妥加保护。东城区南锣鼓巷是现在北京市“北京古胡同游”旅游品牌项目的重要一站。洪承畴作为中华历史名人,他的故居无疑也是很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2006.7.8

相关热词搜索:京华 何处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