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功德”渊源之探究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孝”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美德。传统的“孝”,包括对父母的丧事要办得谨慎合理,对祖先要依礼追祭,这就是古人所谓的“慎终追远”。因此,无论佛教还是道教,都有替民众为逝去的先人“超度亡灵”的宗教仪式。中华佛教的教义,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三世说(前世、今世、来世)”等理论,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罪孽。生前有罪孽,死后就会受到惩罚,在阴间受苦,罪孽深重者则被打入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儿孙们为报答父母养育深恩,在他们逝去之后请僧人诵读经忏,替逝者忏悔,祈求亡灵超生,脱离苦海,认为这也是尽孝的表现。但这种宗教仪式往往是在正规寺院里面进行的,主要是请僧人诵读经忏,这种以诵经的仪式为祖先超度亡灵,称为“追荐”。现在佛教僧人举行“追荐”时诵读的经忏之一《御制梁皇宝忏》,相传是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亲自主持编纂的。可见佛教的“追荐”仪式由来已久。
流行于闽南民间的“做功德”,也是请僧道为死者“追荐”,但活动内容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来仅仅诵读经忏的范围,形成了一整套充满民俗文化丰富内容的系列活动。
功德,本来指功业与德行。但佛教的“功德”一词,是指请僧众来家中设道场以超度亡灵,包括念佛、诵经、布施等一系列活动。
三宝坛
“做功德”始于何时无文献记载,民间传说是唐太宗首创的。据说,唐太宗曾魂游地府,鬼魂向他哭诉,光靠诵经忏还不可能为他们超度脱离苦海,因为人在出生之前曾向阴府钱库借得库银,死后没有归还,亡灵当然还在阴间受苦。所以“追荐”时还要替亡者“填还库钱库银”,因而“做功德”中有“填库”这一节目。这些当然只是一种传说,无法确证“做功德”始于唐代,但也可以说明“做功德”由来已久。
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第四十五回、第六十回分别有关于请僧人来家中或到山寨为逝去的人“做功德”的描写。可见“做功德”在宋代已经大行其道了。宋代,统治阶级倡导释道儒合一,佛教渐趋世俗化。同时,朝廷加强对佛教的管理,压缩了寺院僧人的人数,客观上提高了僧人队伍的素质,但大部份没有取得度牒的僧人流落乡村,进山住岩,这些僧人为了生存,以替民众、信徒做法事的收入维持生计,促进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这些岩寺规模小,配置不规范,当然无法在岩寺举行追荐仪式,也就形成了“上门服务”到事主家中拜坛礼佛的形式,因为在乡间活动,内容也就必须融合娱乐性的节目,以娱观众。随着时序的推移,内容不断丰富,形成系列。明清以后,闽南农村已经形成了不出家的专门以“做功德”为职业的“和尚”。
在宋代,还有以做法事为职业的正一派道教,除了替民众符箓治病、祈福消灾等项目外,也加入到“做功德”的行列,和佛教的和尚分享这一“市场”。
“做功德”的主要内容
现行的“做功德”,综合起来有如下内容:
一、安坛。即在事主家中设立佛坛或神坛。作为僧道们诵经拜忏的法事场所。佛教安“大雄宝殿”,供佛教诸佛。道教安“三清殿”,供道教神仙。(现在实际上已经佛道合流,大雄宝殿也可见道教神仙,当境神灵。“三清殿”也可见佛教的菩萨)。安坛完毕按择定的吉时开光。
二、召灵。在事主家中设立亡灵神位。有的几代人没有做过功德,亡灵的神位就是好几代。一位亡灵就称为“一荐”,大型的功德有时达到几十荐。灵堂要糊纸厝,功德做完后焚烧,意为亡灵已经脱离苦海,登极乐世界。糊纸厝是一门纸扎(也称彩扎)艺术。纸厝仿闽南民居房屋“皇宫起”样式,三落二护,燕尾屋脊,飞檐斗拱,金碧辉煌。前面还有花园、池塘、小桥、假山,庭前还扎有书童、奴仆、挑夫、门卫等人物,还有飞禽走兽及神仙人物等等,是理想化的人间天堂。僧道们即在这纸厝的灵前宣召亡灵,为这些亡灵说法超度。
三、诵经。这是“做功德”的核心内容。根据事主的经济能力,简易的“功德”也有做一天、两天的(称为一昼夜,两昼夜)。只诵经,不读忏。做三天(三昼夜)以上的功德,才有读忏。佛教诵读《梁皇宝忏》十卷,道教则诵读《九幽宝忏》十卷。虽然佛道教义不同,但这些经忏的内容主旨却是相通的,即宣扬仁爱、慈善、孝道、善待生灵、和谐相处等。逝者生前的行为与此有悖者,孝子贤孙替其忏悔,祈求上界诸菩萨神仙予以宽宥,拔度超生。有读《梁皇宝忏》的功德,才称“功德圆满”。诵经读忏都在大雄宝殿(或三清殿)进行,每读完一卷,僧道们要率领孝子们到灵前“见灵”一次。僧道杨幡宣召,告慰亡灵。
四、放赦。意为请菩萨赦免亡灵生前的罪愆,早登仙界。放赦实际上是既取悦于观众又满足事主心理的一种表演形式,多在夜间进行,观众特别多。和尚扮演“赦官”在广场表演,配以音乐演唱,既宣扬教义,又增加“做功德”的可观尝性。
五、打城。人因为种种原因而致非正常死亡的,佛家认为这是下了“枉死城”,为人子怎能忍心先辈的亡灵在枉死城里受苦呢?为了报答养育恩,一定要把亡灵从“枉死城”中救出,这也是“做功德”的初衷。“打城”就是仿效“目莲救母”的故事,和尚(或道士)带领孝子贤孙“打开地狱之门”救出祖先亡灵的一种表演形式,都在夜间进行。在广场中设纸糊的模拟城墙一圈,围绕这座“城”表演。“打城”又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大都是和尚在表演中以唱、念等形式诠释亡灵在地狱的苦难处境和孝子们的思亲情怀。间或插以诙谐的语言使人破涕为笑,取悦观众。“武打”则表演孝子们在和尚带领下奋不顾身攻打入城救出亡灵的情景,带有武打性质。文打以管弦乐器(南琶、三弦、二弦、品箫、嗳仔)伴奏,武打则以打击乐器(锣、钹)伴奏。和尚的“打城”还衍生出一个独特的地方剧种:打城戏。目前仅存“泉州打城戏剧团”一团,堪称“遗响”。还有“牵藏”一节,是专对因落水或有出血而逝世的亡灵的一种超度形式。
六、普施。“做功德”是要花钱的,没钱的人做不起。“做功德”的人当然只替自己的祖先做,万一阴间许许多多没有做功德的亡灵都来“哄抢”怎么办?这就衍生了“普施”。“普施”是在广场上大摆法事道场,以大量的供品及银帛来“施舍”所有闻风而来的各地无人祭祀的孤魂散鬼,让他们有东西吃,有钱花,不要去哄抢那些本应属于这场“功德”对象的银帛、房屋等等。鬼魂是众多的,单靠事主不可能备办那么多的供品,于是就请乡亲们帮忙。事主给众乡亲发钱,让乡亲们备办供品来祭奠。仪式完了之后,各户的供品各自挑回,实际上是全村家家户户都得到一次改善生活的机会。这对事主来说,也是对大众的一次施舍行为。“普施”在大庭广众之间进行,观众特别多,是一场功德场面最为壮观的一节。僧道们最愿意在这种场合大展身手,以显示他们的技艺不凡。这就衍生了“戏铙钹”表演形式。钹是打击乐器,也是佛教的法器。传说,佛祖有十八名得道弟子,称为十八罗汉,其中有一位“飞钹尊者”,他有一手绝技,善于戏弄铙钹,铙钹在他手中飞来飞去,甚得佛祖欢心。“戏铙钹”就是僧道们以铙钹这一法器为道具。表演出各种高难度动作的杂耍节目,让那些孤魂散鬼来领用施舍时还可以看看热闹,好好玩一回。实际上是僧道表演技艺,取悦观众。“戏铙钹”以钹和一支竹片为主要道具,通常有2人轮流表演,表演时间可长达2小时。动作变化多端。
七、填库。为亡灵烧“银钱”,为他们填还降生之前向阴府“借得”的库银。
八、摆祭。这是一场功德中最为庄严肃穆的一个节目,即隆重祭祀祖先。孝男孝妇依礼成服,依次上香,奠酒,“三献”(献果蔬、献牲礼、献银帛),诵读祭文。有身份的家庭做功德,还要请有名望的人主祭,读祭文。祭文内容为追思先人业绩和美德,抒发儿孙们未报养育深恩,愧对祖先,如今延僧拜忏,祖先已经超登仙界,功德圆满,可以告慰等等。奠祭仪式十分隆重,儿孙们依序跪拜,行礼如仪。启发人们对祖先的尊重。这仪式一般应在经忏全部诵完之后举行。
九、做供。在“功德”法事基本结束时,就要举行一场隆重的礼佛仪式,名为“做供”。这是一场非常隆重又华丽的仪式,表示孝子贤孙对请来的菩萨、神仙的虔诚谢意。僧众头戴毗卢帽、身着袈裟,唱着法曲。供品除香花、鲜果外,还有“献宝”的例俗。供献给菩萨的“宝”也因人而异,体现了当事人的职业背景,如商人多用金银财宝,文人则多用“文房四宝”。
十、撤坛。一切程序结束,辞谢诸神,即把请来的菩萨神仙送回去,谓之“送上界”。之后,进行撤坛(“大雄宝殿”或“三清殿”)及撤灵,焚烧纸厝。纸厝焚化后的灰烬用陶器装好送到先人的坟墓旁置放。库钱库银焚化后的灰烬则用红纸包好由和尚送到溪河,送入水中。至此,“功德”圆满结束。
做功德有规模大小之分,即所谓“几昼夜”。“一昼夜”的小功德只诵《三昧水忏》三卷。“二昼夜”的功德则诵《金刚经》、《观音经》、《弥陀经》和《三昧水忏》。“三昼夜”以上的功德除了诵读三部经和《三昧水忏》三卷外,再加《御制梁皇宝忏》十卷。“五昼夜”、“七昼夜”就称为“大功德”了。至于像《红楼梦》第八十八回贾母的侍婢鸳鸯说老太太“许下一场九昼夜的功德”,这种超大型的“九昼夜”的功德在本地极其罕见。
纸糊的灵厝
“做功德”现象之思考
一、“做功德”虽然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它倡导孝敬父母、追念祖先、积德行善、爱惜生灵等美德,时至今日,仍然有积极意义。
二、独特的人生礼仪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做功德”践行的是“慎终追远”,为人生礼仪划上圆满句号。千百年来,闽南人视替父辈、祖辈“做功德”为义不容辞的责职,甚至作为前辈未竞的事业代代嘱咐,至今还经常有海外华侨、华裔秉承父训、祖训回祖籍地认亲、认祖,为祖先“做功德”。人生礼仪成为宗族血脉传承的纽带。
三、“做功德”是闽南特有的宗教文化,它衍生出佛教音乐、道教音乐、打城戏、纸扎、戏铙钹等多种民间艺术,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没有“做功德”这一民俗,就不可能凝聚和传承这么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四、“做功德”曾被当作迷信活动加以取缔,几十年来僧道还俗,老一辈艺人纷纷过世,艺术接班人面临断层危机。现在从业人员大都是新手,未经科班训练,许多技艺(如“戏铙钹”的表演技巧、“纸扎”中的人物彩塑、佛道音乐的曲牌等等)已经失传,无法恢复,这些现象都彰显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