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竹仔林桥的八百年沧桑

2022-06-28 16:59:48   来源:   

作者:廖榕光

南安西部的英都镇大新村,有一座名为“竹仔林桥”的古桥,这座全用花岗岩建造的石桥,800年来,静静的和桥下潺潺的东流水,不舍昼夜地守望着一方生民。桥虽不大,名声却很响,遐迩闻名。1998年南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 (11).jpg

1 (3).jpg

这是一座横跨小溪的单孔石桥,桥的南北两端用花岗岩石块砌墩,用4条长5.2米、宽0.65米、厚0.35~0.38米的花岗岩条石并列构成单孔跨梁石桥。桥板上刻有这座桥始建及历次重造的时间:

绍定五年壬辰冬造

延祐丙辰春重造

万历乙亥冬重造

万历癸卯冬重造

虽经数百年岁月磨洗,字迹依然非常清晰。几百年四次接力造桥,历届工匠都成无名英雄,惟独留下这些记年石刻,明确记载了此桥始建于绍定五年,绍定是南宋理宗的年号,绍定五年即公元1232年,距今已将近800年了。之后经过三次“重造”。第一次重造在延祐丙辰之春,延祐是元朝仁宗的年号,延祐丙辰即公元1316年,距始建时间84年。第二次重造是明朝的万历乙亥,万历是明朝神宗的年号,万历乙亥即公元1575年,距前一次重造259年。第三次重造也是在万历年间,万历癸卯即公元1603年,距上一次重造28年。

2.jpg

800年前洪氏族人尚未迁徙英都,当年始建此桥的先辈是什么姓氏,他们的后人现在去向何方,都已无从稽考。但关于当年造桥的故事,却一代代口传下来,年已七旬的老农民洪珠欣便是传承人之一。他介绍说,别看现在这条小溪流量不大,听老前辈说,古代这里是一条深水小河,平时水深数尺,两岸的村民过往十分困难,小孩根本就无法通过。一下大雨,从廿八都山上狂泻下来的山洪波涛汹涌,闹出人命的事经常发生,这给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当时的村民只得上山砍伐大树来造木桥。然而,从山上砍伐原始森林,本来就是一件很艰巨的事,而且树干的跨度不够长,溪中还要用大松木打桩作桥墩。辛辛苦苦耗费无数人力建造起来的木桥,往往经一场大水就被冲坏,桥梁被水漂走,又得上山伐木重造。村民为此苦不堪言,常常望着这二丈宽的河面兴叹。

宋元年间,泉州经济繁荣,也带动了内地的农桑发展,英都除了出产粮食,还有茶叶、丝绸。农民生活稍改善,就筹备建一座永久性石桥。洪珠欣介绍说,据传说本来是拟建于距现址500多米的上游,但桥墩还未完工就被洪水冲毁,重新择址,前辈说,是经过“仙人指点”才建于现址的。也就是说,在南宋理宗的绍定五年(公元1232)在此始建永久性石桥,从此奠定了千年基业。

关于这座桥的三次重造的过程,洪珠欣是这样介绍的:听前辈口口相传,要在这溪上设一座没有桥墩的单孔跨梁石桥,石板长度达二丈(鲁班尺)以上,而大新村本地是没有这么大的花岗岩石可供开采的,必需采自外山。然而,一块5.2米长、0.65米宽、0.35米厚的大型石料,重达8000多斤(4吨),全靠人力搬运也是非常困难的。为减少人力搬运的劳苦,其中一段路程采用水运,就是从下流用木船拉纤运到现场。还要避开汛期洪水,选择在冬季突击施工。可见当年建造此桥之艰辛。

洪珠欣还介绍了这座桥梁由始建时一条跨梁石板又经了3次“重造”才建成4条大型跨梁石板桥的前世今生。

1 (1).jpg

南宋绍定五年,人们盼望已久的石桥落成,因石桥横跨竹仔林溪,故被称为竹仔林桥,桥身为单板巨型花岗岩条石,宽度为鲁班制2.2尺,合今65厘米。大家都觉得,比起以往危险的木桥安全多了。但美中不足就是桥面太狭窄了。于是,经历二、三代人筹备,终于在84年之后“重造”,增加了一条跨梁,成为桥面4.5尺宽的双梁石桥。此时已是元朝了。

入明以后,英都因农业经济繁荣而成为南安西部的物资集散地,通往同安县的驿路开始形成,南安西部与同安农特产交流日渐频繁,结伴往返于同安与英都的商贩都要由此桥经过,此桥成了英都人出行往同安启程的重要标志。同时,桥的南北两端商肆店铺也应运而生,桥南一端的小街称为“顶街”,桥北一端的小街称为“下街”。粮行米市、日用杂货在此交易甚多。明朝中叶,翁山洪氏家族已在英都繁衍,成为泉郡望族。居住在竹仔林的洪氏宗亲,眼看竹仔林桥过往行人不断增加,四尺多宽的石桥显得太窄小了,经过许多年筹备,终于在明神宗的万历乙亥年(公元1575年)重新加大加固加宽桥墩,又增加一条跨梁,成为三板的石桥。此时,距上一次“重造”已有259年之久。

1 (10).jpg

然而洪氏族人仍然不满足于此,一鼓作气,又经过28年的筹募,终于在万历癸卯年冬天再增建一板,成为由四条花岗岩石梁组成的单孔石桥,桥面宽度达到2.8米,合鲁班尺9.3尺,已是接近一丈了,完全满足了当时的交通需求。

石桥落成时,两岸商户摆香案谢天,还搬演“大班戏”庆祝。英都洪氏族人视此桥为穿越崇山峻岭西行的起点,将此永久性石桥喻为千年基业,企盼它永远为后代子孙造福。有位长者说,如果有一位天子门生来此过桥,有“活圣旨”压桥,可保千秋永固。

1 (2).jpg

事有凑巧,当石桥择吉落成庆典之后,恰有中过会元的本族东轩二房洪启睿回乡拜祖,于是合族人士商议,请洪启睿乘座官轿先绕道通过竹仔林桥,然后到洪氏家庙开门祭祖。原来,洪启睿于万历丙辰科(公元1592)京城会试名列榜首,是为“会元”。万历皇帝金殿御试,钦点一甲进士3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进士榜首1名。洪启睿被钦点为二甲进士第一名,赐“金殿传胪”,授礼部主事。当时洪启睿家住泉州,高中“金殿传胪”后立即上京赴任,来不及回祖地南安英都拜祖。万历癸卯(1603)年,也就是洪启睿中传胪的11年之后,官职迁升浙江左布政,才回祖地祭祖。是年冬天,恰好赶上竹仔林桥扩建落成庆典,得以经过故乡第一石桥。此事在英都传为盛事。长者说,皇帝金殿御试,亲自钦点洪启睿为金殿传胪,是当之无愧的天子门生,国之栋梁。天子门生过桥,从此基业永固。

果然,从明朝至今,竹仔林石桥历经无数次狂涛骇浪,它息波安澜,基础及桥身都巍然如山,从未经过大修或加固。

明、清、民国,数不清有多少肩挑货物的商贩、大汗淋漓的轿夫、急急行军的军队和谋求生计的平民从此桥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负重人力板车和手扶拖拉机频频往返于此,石桥依然不变。唯一变化的是,桥面的石板被磨光了。

1 (9).jpg

时光穿越800年,竹仔林桥见证了周遭沧海桑田的变幻。昔日英都的西行起点,而今已被新的公路取代。周边的商肆店铺,早已变成漂亮的民居楼房。在石桥的下游,已经另建了一座钢筋水泥桥。而这座古桥,还是时时有行人及摩托车、电动车经过。饱经沧桑的古桥,与充满现代文明时代感的新农村和谐共处。它那古老的建筑,连同它的悠久历史,都被人们细心地呵护着。

2022.6.28.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