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心香一瓣】一次邂逅 终生眷恋 林东海先生与英都的特殊感情

2020-05-18 16:30:12   来源:   

作者:榕光

       惊悉林东海先生化鹤归仙,非常震惊,不胜嗟叹!虽说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然想起林先生在世时豪放豁达的风采,一直以为他是棵常青树,突然听说逝世,心理确是无法接受。他那爽朗的声音,都觉得还在耳边萦回。

微信图片_20200518162313.jpg

      我和林先生的交往,纯属工作关系牵引的。

       1990年我和洪水林、洪瑞火等君参与洪瑞生先生的《翁山谱志》编辑工作,洪瑞生出示一首署名林东海的七绝《忆英都旧游》,是由林东海在南安一中读书时的语文老师陈德芳老先生提供的,拟收录于《翁山谱志》的艺文志。我和水林、瑞火都不识林东海,却常常听陈德芳先生的介绍及对他得意门生的夸奖,早已心仪。林东海的原诗如下:

忆英都旧游

(丙寅冬月于北京)

      三十年前,偕友人尝游英都素月孤洲,仰望英山,以其钟灵毓秀而肃然起敬。追念旧游,感而赋诗。

英山岳立最风流,

博得声名满海陬。

丹穴桐花飞彩凤,

碧溪月色照扁舟。

岂无文教传三统,

自有雄才散九州。

人杰物华能两盛,

汗清载誉足千秋。

      素月孤洲:地名。在英都镇良山村下库溪边,相传是当年洪承畯隐居的地方,以风光秀美著称,向为文人墨客游赏吟啸的题材。“碧溪月色照扁舟”一句即指此。彩凤:指凤山,又名凤宫山,即英都俗称的“洞后寨”。

       当时,我们都被诗中豪放与浪漫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了,觉得是所看到的歌咏英都的诗作最精彩的一首。诗写于丙寅岁,即1986年。距林东海“英都旧游”已经整整30年了。

       1956年暑假期间,一群风华正茂的文学青年蓬头跣足到英都游玩,跑遍了洪氏家庙(当时还是南安三中校舍)、云从古室、素月孤洲等地。其中就有一位南安一中的学生林东海,他是被同学邀来英都游玩的,天生诗人风骨的林东海,一下子被英都特殊的人文风采吸引了,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竟至于终生魂牵梦萦。

        陈德芳老先生与洪瑞生过从甚密,我们才能从他手中得到这首诗。这首诗既不是我们约稿,也不是公开发表,纯属是林东海对英都之游深刻印象发自肺腑的由衷礼赞。睹诗而想及人,我们当时很想一睹这位诗人的风采。

        1997年金秋,听说林东海先生回南安省亲,即通过陈德芳先生邀请他到英都重游,由时任南安人大常委会主任的英都乡贤洪本地陪同,参观了已经重建焕然一新的洪氏家庙,走访了云从古室、溪益馆等名胜,当晚由几位乡贤陪同,在洪氏家庙设宴款待,吃的都是农家菜。席间,由英都的风土人情、光辉历史谈到乡村建设工贸兴镇等等,林东海言谈之间,一再表露出对英都历史上人文盛况的景仰之情。宴毕,我笑道:“林老师今天这顿饭不能白吃,应该给我们写点东西吧”。早就有人在五世祠西轩大厅长案上铺开文房四宝侍候。林东海也不推辞,沉思片刻,挥笔写下七绝一首:

四十年后重游英都得句

翁山秀色化英才,

绿耳腾驤得得来。

今日重游思仰止,

森森棫朴望崔嵬。

        诗中的“绿耳”是古代的骏马,传说为周穆王的“八骏”之一。腾骧即飞跃、奔腾。语出张衡《西赋》“乃奋翅而腾骧”。得得,自然而然。“棫朴”是诗经《大雅》 中的篇名。棫和朴都是丛生的树木,意谓根枝密,共相附着。后来用以比喻人才众多。

诗中充满着对英都古代人文辉煌的钦敬,也寄托着对当代英都人奋进再创辉煌的殷切期望。我在现场看完诗感慨良深,即步其韵奉和一首:

奉和林东海老师

翁山神秀毓英才,

凤翥鹰飞跻春台。

今日狻猊重抖撒,

立功建业遍天涯 。

      凤、鹰即凤山、英山,借指英都儿女。狻猊,是古代对狮子的别称。和诗写得不好,只是表达了当下英都儿女正在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勇闯天涯,这只醒狮充满活力,精神抖擞,努力奋进,前景可待的信心。

        这次英都见面,我和林东海便有了交情。之后,他每回乡省亲,都告诉我,或面会,或电话,彼此互道珍重。

       2002年,他回南安过元旦,当时农历还是辛巳岁的冬季。他推掉许多邀约,抽出时间答应我再到英都一晤。元月6日,我借得申鹭达公司轿车,往榕桥林宅接林东海及其夫人刘雅英,陪他参观重建的英都董山昭惠庙、修葺后的溪益学馆、新建的石泉禅院等名胜,林先生对这些文化胜迹的碑文、楹联非常重视,深表赞尝。到了溪益馆,我又说:“林先此番来溪益馆可不能无字”,林东海呵呵大笑说:“榕光先你别出难题”。我说“知汝胜任”。随后,他写下了七绝《题溪益馆》:

题溪益馆

山中石屋满书香,

武略文韬此发扬。

勋业开清称第一,

至今四海说文襄。

     “勋业开清称第一,至今四海说文襄”。说得太好了,非常精当,14字胜过许多宏篇大论,无可辩驳!这首诗我与洪宗贤先生商量,做了一座诗碑立在溪益馆前。过了两年,他重游英都,我们很高兴地在诗碑前合影。

微信图片_20200518162635.jpg

      和林东海最后一次会晤,是2009年11月中旬,他和他的助手、人民文学出版社古籍编辑宋红一起来闽南开展“闽南语诗词吟诵”调研活动。期间,他和我联系,说要来英都采风、调研,还要录音。我说“英都人讲话内山腔,不具备代表性,不登大雅之堂,岂可录入档案”,林东海说“各有特色,兼收并蓄”。于是我在洪氏家庙接待了他和宋红一行,约了洪壬水、洪由来等几位古诗词爱好者一起座谈。林先生说,南音入了世遗,闽南语诗词吟诵也应该申报世遗。我从他的谈话中了解到,他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的调研活动了,跑遍了厦、漳、泉三地。我们用英都的“土话”吟诵了几首五言、七言古诗,宋红录音、记录。

       没想到这次愉快的合作,竟成了我和林东海老师的最后一次会晤。

       2003年,我的住宅翻建,他为我题写了厅堂的堂号:“木龙堂”。他说,黄山谷先生以榕树为木中之龙,以木龙为榕光之堂命名。当年正是北京“非典”肆虐,林东海先生在那时候为我题字,万里飞鸿寄来给我,我特别感激。他给我书写的我的书斋自撰联,现在也还挂在我的书斋之墙上。

      昨日,突然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林先生逝世的讣告,思绪万般,即成七绝一首遥送林仙西行:

忽闻微博报哀来

东海林君赴夜台

北望京华思仰止

等身著作永崔嵬

     林东海先生悄悄地走了,留下了他爽朗的音容笑貌,留下了他丰硕的研究成果。我在他的家乡南安向北遥望,默默祝他化鹤飞翔。

 

2020年4月23日急就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