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民俗探源】“头牙请主顾 尾牙请脱裤”年兜尾牙说做牙

2017-01-12 15:31:27   来源:   

0.webp (1).jpg

作者:榕光

    每逢农历初二、十六,无论是开商店的店主,或是摆摊的小贩,还是开作坊、工厂的老板,这一天都像过节一样,晚餐置办荤腥菜肴。先在家中厅堂的“土地神”前上供,烧香点烛,焚化纸帛,燃放鞭炮。然后,将供品煎炒蒸煮,款待店中、厂中的伙计、学徒、工人,主人全家也共享丰盛晚餐。这一民俗,自古至今在工商界世代沿袭,名曰“做牙”。闽、台一带尤盛。

    做牙的习俗由来已久,最初是从“牙商”之家开始盛行的。牙商就是古代城乡市场中为买卖双方说合交易,并从中提取佣金“牙钱”的中间商人,类似近代工商界的经纪人,也称牙人、牙子、牙侩。“牙商”历史悠久,唐宋以后,商品经济繁荣,牙商众多,还出现了行会性的组织,称为“牙行”,又名“牙店、”“牙部”。这些行会性牙商组织,不但为产销双方沟通说合,而且还负有代官府监督商人纳税的责任。明清时规定开设牙行须经官府批准,并发给“牙帖”作为经营执照,方为合法。每年还应依法交纳一定数额的帖费和税银,称为“牙税”。持有“牙帖”的人,就叫“官牙”。也有没有“牙帖”的牙商,就是“私牙”,有点像现代的“无照经营”。牙行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还逐步形成专营某一商品的专业化经纪,如“丝绸牙行”、“茶叶牙行”等。从事某一商品经纪的牙商,也被冠以该商品的名称,如“牛牙”、“猪仔牙”、“柴炭牙”,让人们知道他是专门做耕牛、猪苗、柴炭生意的牙人。这些牙行于每月朔望日,都要举行两次“牙祭”,供奉“财神爷”,祈求生意兴隆。同时,还通过请尝牙祭,加强与产销双方主顾的联谊,也是维系产销关系的一种手段。被请吃“牙祭”的人。就增添了一次改善膳食的机会。自古以来,人们称这种享受为“打牙祭”。著名的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就有关于初二、十六在店里“吃牙祭肉”的描写。

    做牙还有“头牙”、“尾牙”之说。头牙在农历二月初二。《安溪县志》关于二月初二祭土地神“各村俱祭土地,名为做福”的记载,实际上就是一年中的第一次做牙的开始。商贾延此习俗,从这一天开始,以后每逢朔望都祭“土地公”,这就是“头牙”的由来。这是年头的第一次做牙,比较隆重,供品丰盛,纸帛也特多,祈求“财神爷”保佑一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这次做牙又是年初新来伙计、学徒第一次聚餐,师傅徒弟、店主伙计,新年伊始欢聚一堂,希望以后关系搞得更融洽。尾牙则在农历十二月十六。清乾隆版《泉州府志》载,腊月十六“商贾皆祭土地神,牲醴极丰”。民国版《南安县志》也有同样的记载。这是岁末的最后一次做牙,也就是“尾牙”。主人特意备办丰盛菜肴,热情款待,怀有种种寄托之意。而被请吃牙祭的人,心情并不轻松,尤其是伙计、徒工们,担心吃完“尾牙”这一餐后被主人宣布解雇。而工商界大户人家的头牙、尾牙邀请就餐的范围更广,不仅只请本店厂的伙计、徒工,还请经常有业务往来的客户。请吃“头牙”,意味着期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生意来往的友好合作关系。请吃“尾牙”则兼有通知在这一天来结算一年往来帐目的意思,如有挂账欠款,则起着催促还清欠款的作用。故有“头牙请主顾(主要客户),尾牙请脱裤”的习俗。

    到了近代,“做牙”的习俗已经跨出工商界了。凡是大兴土木,营建宅院、庙宇、楼阁,主人都要做牙。供奉的不只是“土地神”,还有“杨府真人” (据传是舆地学家的先师),祈求保佑施工安全,同时也是主人家每月两次犒劳工匠的一种形式。乘做牙这一晚餐,让师傅、徒弟、小工大吃大喝,尽欢尽醉,以消除施工的劳累。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大大提高,每月两次“打牙祭”的机会,并不像以前那样具有引诱力。但是,作为一种古老的工商民俗,却一直在闽台两地保留下来,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鲜明的地方色彩。

    (特别提示:廖榕光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尾牙 做牙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