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榕光文坊 > 正文

辽宁锦州发现松杏纪功碑 破解洪承畴降清之“谜”

2016-12-26 16:14:57   来源:   

作者:榕光

    一、松杏纪功碑之“谜”

    在辽宁锦州出版的2005年2月26日《辽西商报》,发表了该报“车行辽西”栏目主任记者侯树河写的专栏文章《洪承畴后人约本报,锦州寻找松杏纪功碑》。该文发表后,引起辽宁锦州和福建泉州两地读者的关注。现在当地人对此碑的事知之甚少,碑的正面现已无字,许多人不知其为何物,由于该地现在辟为经济开发区,碑座在开发区“三通一平”之中,岌岌可危。也因此引出了一连串话题:此碑立于何时?正面为何无字,现存碑身两侧的文字是否皇帝御笔?一系列谜一样的问题,勾起我寻根探究的欲望。由于锦州市泉州商会会长洪再双的大力支持、多方协调和全程赞助,使我能够顺利地进行一次寻碑之旅。

IMG_3585.JPG

    4月30日上午,我和洪再双乘坐的轿车,沿着京沈公路开出锦州,往南向纪功碑的所在地疾驶。这一天的天气阴有零星小雨。雾霭茫茫,天风浩浩。面对当年鏖战急的辽西古战场,历史的沧桑感油然而生。

    纪功碑位于原凌海市杏山乡兴隆村的义合屯,该地现在已隶属于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树碑之地也已被圈在华联集团的“北方物流”公司的区域范围内。碑的四周早已夷为平地,仅留一个约1.7米高的土墩。土墩面积约有20左右平方米。上有二座碑,一为现代立的保护碑,碑文为:“锦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庆碑。锦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四年九月”。另一座就是纪功碑。碑为屏风式卧碑,碑身高1.65米,宽2.1米,厚0.32米。系采用当地的一种名叫“绵石”的石灰岩雕成的。碑座为双层台阶式。净高0.45米。但已有部分被瓦砾、沙土掩盖。雕琢精美,经岁月风雨磨洗,花纹依稀可见。碑的朝南面而为正面。正面背面均已无字,仅留沿碑四周雕刻较深的线状槽。但碑的左右侧雕刻的文字尚存。经辨认,原来是嘉庆、道光二代皇帝的御诗各一首。左侧为嘉庆皇帝的五言古风诗:(标点符号系本人断句后所加。□符号是字迹模糊,待考。下同)

20140117100014428.jpg

    兵集十三万,亲征统八旗。粮空营□□,□□力难支。退进□□□,□□□□□。阐谟烈□□□□碑。嘉□□□仲秋望杏山松山即事御笔

右侧为道光皇帝的七言律诗:

    忆昔王师历锦城,十三万众集明兵。文皇二□风云变,胜国千军□不惊。承德承畴终背主,山松山杏尽连营。追维创业诚非易,仰见神□□且□。□□奠杏山松山述事。道光九年岁次巳丑季秋御笔

    我们用镐头在碑座的四周浅表进行探查性挖掘,发现许多瓦砾、砖头,证明除了碑以外,以前还曾经有过建筑物,疑为碑亭之类。

    当天中午,我们拜访了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兼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甄理同志。他向我们介绍有关这座碑的许多相关资料和松锦战役史迹。5月1日,我们到兴城市的宁远古城文物管理处考察,查得清代皇帝十次东巡的时间、经过。5月2日,到北镇县的医巫闾山考察嘉庆、道光皇帝巡幸医巫闾山赋诗的御笔题刻字迹,并从北镇县镇山庙文物管理处的有关资料查得松山纪功碑的来历及相关内容。5月3日,到沈阳故宫参观,实地考察了位于大清门不远的据说是当年皇太极幽禁洪承畴的囚所三官庙(现在称为“太庙”)。至此,寻碑之旅告竣。根据考察所得的史料,经综合整理,这座碑的基本情况已经完成清楚。

    此碑文为“御制述事碑”,亦称纪胜碑、纪功碑。系清嘉庆十年,嘉庆皇帝命盛京的一位名叫富俊敬的将军,仿乾隆皇帝立于萨尔浒山的“书事碑”(记述努尔哈赤指挥的萨尔浒之战功绩的碑)式而建造的。立碑的地点传为当年洪承畴马失前蹄被俘之处。并建有御碑亭。碑的正面刻汉字,有千言,详述松山杏山战役的史实。背面刻满文。但因“绵石”质软,易风化,加上严重的人为磨损,所刻文字大部分损毁。据记载,1984年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正面汉字“可辨者仅为数句”,背面满文也仅“隐约可见数十字”而已。现在碑的两面均只字无存。仅留边框的线条,有字碑变成了“无字碑”。御碑亭也早已废圮。

20140117095954194.jpg

    经查,清代皇帝入主中原后先后有四位皇帝东巡祭祖,其中康熙3次,乾隆4次,嘉庆2次,道光1次。嘉庆皇帝第一次东巡在嘉庆十年,第二次在嘉庆二十三年。根据碑侧的字数格式可推断,嘉庆皇帝的这首五言诗,是他第一次东巡即嘉庆十年(1805年)秋谒碑时所题。“兵集十三万,亲征统八旗。粮空营□□,□□力难支”等句,显然是描写明军与清军对峙的状况,可见当年松锦战役之惨烈。由诗名题为《阐谟烈□□□□碑》可推测,该述事碑主要是讲述清太宗与洪承畴在松山交战的情况。阐,说明。谟烈,谋略与功业。指清太宗的功业。道光皇帝的御笔七律诗写于道光九年(1829)秋,是清朝皇帝最后一次东巡谒祖,回程时来该地谒碑而写下的。该诗描写松锦战役规模之壮阔,缅怀皇太极雄才大略之气魄,感叹先人开创基业之不易。“文皇”即清太宗皇太极,谥“文皇帝”。“胜国”是指被灭亡的国家,即明朝。“承德承畯终背主,山松山杏尽连营”一句,是说洪承畴受到了皇太极的恩德,终于在承德(今之沈阳)表示归顺,松山、杏山战事平息。诗句“□□奠杏山松山述事”。奠,平定,平息之意。

    这座清王朝记述松锦战役史实洋洋千言的御制碑,旨在歌颂皇太极的辉煌成绩。因自然及人为原因,变成“无字碑”,已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但留下嘉庆、道光二帝的巡幸题刻诗文,可佐证洪承畴降清之真实情况,为我们今天公允评价洪承畴还历史真面目提供佐证,殊足珍贵。笔者向技术开发区的领导建议,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一珍贵文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甄书记告诉我们,拟采取措施进行迁移,并打算恢复御碑亭。这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好事。

    二、承畴降清之“谜”

    洪承畴松山兵败被俘之后, 一直拒不投降,这是各种文本都有记载的,但后来为什么归顺清廷呢?正史记载有两处。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在《列传•二十四》的洪承畴传是这样记载的:洪承畴被俘后,皇太极亲自到囚所,“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清降。”王宏志先生撰的《洪承畴传》一书,还引用《清朝全史》中礼亲王讲述的清太宗劝洪承畴归降的情节。我本人没看过《清朝全史》,乃据王宏志之《洪承畴传》转引如下:洪承畴被俘后“誓死不屈,日夜蓬头跣足,骂言不休。太宗乃命诸文臣劝勉之,洪一言不答。太宗乃亲至洪之馆,解貂裘而与之服,徐曰:‘先生得无冷乎?’洪茫然,视太宗良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因叩头请降。”以上是见之正史的两则关于承畴降清情形的记载,虽然不大一样,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洪承畴被俘之初确是坚决不降,关键是后来皇太极亲自去看他,并把自己的貂裘亲自给承畴披上,才感动了承畴,使他归顺。这是正史的记载。咸丰年间南安举人吕宗健写的《吊洪文襄》诗有“无奈受恩深覆载,遂甘攘诟救疮痍”之句,显然是根据这些史料而咏的。

    历史上顺应潮流弃暗投明而兼事二主者不乏其人,后人也大都能客观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但洪承畴归顺的是满族地主阶级,因受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影响,加上后来又被乾隆倡修的《贰臣传》列入贰臣,所以他的降清一直受到非议。受非议就必然被丑化。野史、民间传说就衍生了许多关于洪承畴的“丑闻”,其中也包括他归降清廷的情节。小说家蔡东藩著的《清史演义》,第十回就描述了皇太极的爱妃庄妃单身一人亲临囚所,以美色勾引劝降承畴。还有民国时期被称为是清史专家的王皓沅(1876—1948)也在他所著《细说清宫十三朝》一书的第二十一章,描写孝庄皇后乔装献美人计使洪承畴归降。这些都是演义,“细说”的是虚构,充满着贬斥。不是“戏说”,却是胡说,毫无根据。然而,就是这些毫无史实根据的胡说,混淆了事实真相,人为地把本来记载很清楚的承畴降清情节搅成“谜”团一个。

    但在锦州发现的松杏纪功碑边款题字“承德承畴终背主”一句,却佐证了史书记载的承畴降清真相之可靠性。

    承德,是地名。中国古代有二处“承德”。一在今河北省。清雍正十一年置承德州,后又改为府,今为承德市。一在辽宁省,清康熙三年置承德县,为奉天府治所,公元1913年改沈阳县,今为沈阳市。“承德承畴终背主”的“承德”即指此。承畴被俘后被解赴盛京。盛京就是后来的奉天府承德县。承畴是到这里才归顺清廷的。至道光九年,这里已称承德,而不叫盛京了。所以说“承德承畴终背主”。

    然而,“承德”还有不是地名的另一个意思。孔子编篡的《尚书》(又简称《书》),是儒家经典之一。该书的《周官》一篇,有“承德”一词。原文为:“六服群辟,罔不承德”。这“承德”是“承受德泽”的意思。如果按此义解释,“承德承畴终背主”就是:承受了(皇太极)的恩泽,承畴终于背叛明主归顺清廷。道光皇帝正是巧妙地利用当时盛京已改名承德这一双关词,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段信息:就在承德这个地方,由于皇太极给予洪承畴莫大的恩泽,终于感动了承畴,改变了他坚决不降的初衷,归顺了清廷。所以我认为,松杏纪功碑是一种历史的佐证,它证明史书关于洪承畴降清的记载是可靠的,而种种丑化洪承畴降清的传说则是不实之词。

    有人可能会问,“承德”会不会另有一种解释,指当年松山城副将夏成德?笔者认为,道光皇帝不可能为了诗句对偶之需要,任意把人名“成德”改为“承德”。又,《清史稿·列传·洪承畴》载,夏成德在松山城危困之际率部众捉住洪承畴和诸将领,献与将军。据此,笔者认为,道光皇帝不可能把主动献城迎降的夏成德和被俘后拒不归降,经皇太极千方百计施以恩德才终于归顺的洪承畴相提并论。否则,“终背主”的“终”字怎么解释?至于现代的个别文章有把夏成德写成“夏承德”的,那是现代人的事,属于同音字讹写。夏成德史书原始记载就是“成德”,而不是“承德”。

    三、感慨

    由发现松杏纪功碑引出的话题,促使我写成这篇随笔。我认为,本文能为人们公允评价洪承畴降清提供一些研究素材,是很有益的。

IMG_3584.JPG

(在辽宁兴城考察)

    这次寻碑之旅,在锦州期间,历时4天,辗转4个区、县、市,行程七百多公里。拜访了当地领导、地方史专家学者、文物管理工作者多人,收获颇丰。不但了解到当年洪承畴在锦州作战的一些情况,还听到各界人士对洪承畴功业的客观评价,很受启发。我还从宁远古城的文物管理处购得一本《兴城旅游大观》的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作者是该市政协委员、辽宁省历史学会会员张恺新。该书有“众英雄镇守关宁线”一章,详列自明宣德三年(1428)置宁远卫以后“各路忠勇战将、英雄豪杰云集宁远,东杀西拼,浴血奋战镇守关宁线,并多次驰救中原,为明朝立下不可磨灭功勋”的英雄芳名。其中,“兵部尚书蓟辽总督加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名字赫然在目。在这里,洪承畴为大明镇守关宁线浴血奋战之战绩,并不因其降清而受诋毁,依然被称为英雄。锦州人评价历史人物不因事废人,也不因人废事。其尊重历史的实事求是态度令人钦佩。特别是锦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甄理和兴城市文物管理处书记常德义,都共同提到一个问题,洪承畴最后能审度时势归顺清廷,对缓和满汉民族矛盾,加速国家统一进程,功劳很大,应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如果没有洪承畴,大清国的统一史将是另外一种写法。

    我想,这应是对洪承畴功过是非的最精当评价了。

(榕光写于2005年5月)

   (特别提示:廖榕光原创作品,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锦州 辽宁 纪功碑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