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英都地名的嬗变及英都行政区域的沿革

2014-06-24 09:48:25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英都是历史名镇,以文化积淀深厚而遐迩闻名。英都这个地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个嬗变的过程。

    在英都的西北部,有三座山紧密相连,耸立如屏,远远看去如古代书案上的笔架,故也总称“笔架山”。清乾隆版《泉州府志》称它是“安溪县治之对山,” 现在改建的安溪县政府大楼,仍然面对笔架山。


笔架山远眺

    其实,这总称为“笔架山”的三座山是各有名字的。居左的状如老鹰展翅将起飞之状,名为“鹰山”(“鹰”与“英”同音,因而书面常写为“英山”),居右的状如驼背的老翁,名为“翁山”。中为“馨山”,因这座山出产的茶叶清香而得名。英都地名的由来,和这三座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都地名之肇始当溯源于隋代。据传,时有江西九江人陈承功任南安县令,晚年隐居翁山,此后遂以翁山为乡名,延用数代。宋代南安县分为8个乡,下辖30个里。翁山属归善乡经善里。元代改乡为都,全县设46都,英都编为廿七都,下辖8个乡:即蔡西(今属仑苍镇)、翁山、后垵、垵柄、石坑、內寮、西峰、斗养(今属翔云镇的翔山村)。明代以后废都改乡,以“英山”为乡名。外地人习惯称“英内”,即英山以内的乡里之意。此后,英山、英内、廿七都等乡名交错使用。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政府把“英内廿七都”取其首尾二字,定名为“英都乡”,英都这地名从此开始。但习惯上仍常称“英内”或“廿七都”。

    1949年南安解放,南下的解放军与南安地下游击队会师后于8月15日建立南安县人民政府,英都编入南安县第二区建制,区公所设在东田。1953年与东田分开建制,编为南安县第三区,区公所设在塘边街后。1958年成立“红旗人民公社”,辖英都、翔云两个地区。1962年改为英都区,1965年又撤区改为“英都人民公社”(1970年翔云与英都分开建制,另立翔云人民公社)。1984年撤销公社体制,建英都乡。1985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英都镇,下辖:荣星、英东、民山、霞溪、芸林、大新、石山、龙江、良山、西峰、坂头、仕林、山后(后改名为“紫山”)、坪山、杏塘15个建制村。

相关热词搜索:英都 地名 行政区域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