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英都大鼓吹:古代宫廷鼓吹的遗响

2012-12-20 10:57:22   来源:   

作者:榕光


    鼓吹源于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北狄,本为军中之乐,汉初,戌边的军队用之,以壮声威。东汉时朝廷对边将及领兵万人以上的将军均赐鼓吹队。后来渐渐用于朝廷,成为宫廷鼓乐。唐朝中央设鼓吹署,是管理乐队的专门机构。鼓吹乐队是朝廷仪仗的一部分,因而形成了“御驾鼓吹”(用于皇帝御驾巡幸)、黄门鼓吹(用于皇帝赐宴群臣)、祝捷鼓吹(用于出征将帅凯旋荣归)、迎宾鼓吹(用于迎接外国使臣来访)等种类。
    鼓吹用于殡葬,渊源也是很久的。《后汉书•杨赐传》载:
    及葬,又特侍御史持节送葬,兰台令史十人,发羽林轻骑车介士,前后部鼓吹。
这则史料证明早在汉朝就有用鼓吹乐队为显贵者送葬了,是皇帝对其大臣死后的一种恩典。
    流行于英都的鼓吹,传说为明万历年间任过礼部祠祭司郎中的洪启睿退休后创设的。
    洪启睿(1568—1629年),字尔介,号讱原。明万历壬辰科会试第一名(会元)贡士,殿试钦点二甲第一名(传胪)进士,被授礼部主事,晋祠祭司郎中,执掌宫廷祭祀礼乐事宜。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弄权,他被贬金衢道守,却因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升两浙按察使,最后又擢升浙江左布政。六十岁退休回英都安居。他完善洪氏家庙祭礼,并引进宫廷鼓吹,亲自教习,创造了与闽南鼓吹乐相融合的英都鼓吹。主要用于每年春冬二次祭祖(祭家庙宗祠),是一项极其隆重的礼乐。
    查清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五十六“国朝悍卫”一章,有英都人用鼓吹乐队迎兵退敌的记载。康熙初年,郑氏反清复明势力在沿海频频骚扰,派饷到英都,使者被英都自卫乡兵所杀。郑兵首领大怒,扬言要剿英都,先派一校官“行查”,“洪氏纷纷欲逃”,书生洪宝基挺身而出,“乃领鼓吹前迎十里外”劝退郑兵,一场浩劫终于化解。
    至于英都鼓吹用于殡葬,首开于清顺治九年。当年洪承畴母傅氏在泉州私第病逝,承畴请旨回家葬母,顺冶皇帝以西南战事又起,国家未安定为由不准,派使臣赴泉州谕祭,祭礼极其隆重。因有圣旨谕祭,英都族人就用鼓吹乐队为傅氏送葬,这是英都鼓吹为显贵者送殡之肇始。
    北狄为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其创设的鼓吹乐器主要是鼓、钲、箫、笳。英都鼓吹保留了鼓、钲这二件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则改为“大吹”,即“大唢呐”,仍然是原于北方的乐器。因为鼓特别大,置于轿上扛抬,以显示宫廷鼓吹之尊贵,所以习惯上称“大鼓吹”。1993年新版的《南安县志》立有“英都大鼓吹”之条目,予以记载。


    英都大鼓吹的乐器建制为:大鼓一个,钲锣(俗称铜钲)4面,大锣4面,小锣(俗称碗锣)1面,大钹l副,小钹l副,大吹(即大号唢呐)2支,以上乐手14人,加上扛抬大鼓轿的轿夫4人,计18人组成。近来用于隆重庆典时,为了增加气氛,有增加中吹(中号唢呐)2支的,则为20人。
    吹奏乐用的是“工乂谱”,但没有文字记载,由乐师口传,乐手学习时先跟师傅“念谱”,俗称“对嘴盘”,念熟了才学吹奏,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目前保留有“大排”、“小排”、“百家春”、“半空中”等曲牌。打击乐也有“谱”,但也是乐手口传的,学习者靠跟师傅“念谱”传下来。每套吹奏乐的曲牌配的打击乐谱不同。
    英都大鼓吹的音乐古朴、深沉、雄浑,给人一种庄重的感觉,听来十分振奋人心。几百年来靠一代代的无名氏乐手口传身授,原汁原味的传承下来,没有走调,没有改革,样式不变,一直保持着原生态。1996年9月,毕生研究军乐的“中国管乐之父”洪潘回故乡英都祭祖,聆听了大鼓吹的演奏。当时有人提议请洪潘为英都鼓吹重新谱写一套新的吹奏乐曲,目的是要追求“时代感”。研究过中国古代音乐的洪潘不愧为军乐大师,他对笔者说,  “这是中国最古老军乐的遗响啊!珍贵啊!我们不能改动它、破坏它。而是要好好地保护它”。
    英都大鼓吹的乐队建制和形式也十分古朴。大鼓鼓面直径54公分,鼓身高70公分,鼓身腰围210公分,呈枣形。大鼓放置于木制大轿上。大轿饰有木雕及彩扎工艺品,以神仙人物为主。大轿由4人扛抬、鼓手居中敲打,钲、锣、大钹、小钹、小锣、大吹等乐器紧跟其后。
    目前英都镇有大鼓吹演奏队伍30多支,分布于洪氏聚居的10个行政村,以荣星村的大鼓吹队为正宗传人。荣星村大鼓吹队又称“五世口大鼓吹队”,因位于洪氏家庙门口而得名。传承谱系没有文字记载。经调查,击乐(主要是鼓手)自清至今能查出4代传人。吹奏乐手主要分布在民山村的营头,这次调查也查出自清末至今的四代传人,其中第二代传人洪乌在已95岁高龄,依然健在,尚能吹奏大吹。
    英都大鼓吹近20年来有发展之势,演奏队伍由原来的4支增加到现在的30多支,表面看似是繁荣,实则存在隐忧。新组建的鼓吹队大部是年老退休的农民,未经认真培训,演奏技巧水平低,主要应付丧葬礼仪,十分粗糙。由于当代经济大潮的冲击,现在年轻人大都从事工商贸易,吹奏乐手面临失传。南安市文化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已将这一古代宫廷鼓吹的遗响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建议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渠道采取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2007年6月

相关热词搜索:英都 鼓吹 古代 宫廷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