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民俗探源】英都人过中秋 番薯芋头中秋饼

2017-09-30 15:26:40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节。也俗称“八月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中秋节还有一项大众耳熟能详的节令食品——月饼。中秋节吃月饼,据考证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中秋节是体现农耕文化的节日

    中秋节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是个源远流长的过程。《礼记》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可见至少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帝王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祭祀活动。古代帝王的祭日祭月活动体现了人们敬畏自然祈求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但那时祭月还是局限于宫廷范围内的帝王之家。八月秋高气爽,是一年中月亮最明亮的时节。后来贵族文人雅士纷纷仿效皇家祭月,并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玩月一系列,丰富了活动的内容,八月中秋慢慢从帝王家扩展到文人学士圈,又逐步发展普及到民间劳动大众,终于成为传统的节日。

timg.jpg

小说红楼梦里描写的大观园庆中秋

    《唐书·太宗记》中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这是公认的最早关于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的文字记载,但中秋之正式成为全民的节日是宋朝的事了。宋代以后丰富了中秋节的内容,取月圆之意,赋予一家团圆的节日内涵,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因而中秋节大行其道。

1443165747103885.jpg

广式月饼

    实际上中秋节是一个和农业生产有关的节日,是农耕文化的表现。农历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故称为“中秋”。到了中秋,许多农作物果品都成熟了,农民在这时庆祝丰收,表达对大自然感谢的心情油然而生,他们在这个丰收节日的对大自然的感恩心情,远远胜过古代帝王祭月的虔诚和文人学士玩月的雅兴,是一种朴素的对大自然感恩活动,这才是中秋节成为广大劳动群众广泛参与历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什么许多农村会出现用芋头代月饼祭月的原因。中秋节农民用农产品祭神,实际上是古代农民“报秋”民俗的遗存。

    月饼祭月和芋头“供土地”

    北方农业以小麦为主要作物,以面粉为原料的饼,发源于我国北方是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源远流长了。有研究文章指出,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中的祝捷食品。传说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在唐经商的吐鲁番商人向唐高祖李渊献饼祝贺,李渊非常高兴,将饼分发群臣共尝,此被称为是月饼的起源。这当然是一种传说。但实际上正式称为“月饼”是在宋朝。北宋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据认为这是最早关于月饼的文字。直至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书中才有“月饼”一词。

    至宋以后,中秋节成为重要节日,月饼也就大行其道了。月饼成为特定的节令供品,也成了亲友互相馈赠的节日礼品。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食品流派不同,月饼也有了苏式、京式、广式、潮式等种类,各具特色,成为多彩的中秋文化亮点。

    但在我国南方,如广东、福建一带,却盛行农民用芋头作为中秋祭月供品的习俗。我认为,这正是农民用丰收的农作物祭拜自然的表现。近来看到有些关于中秋节的习俗的文章,认为是元代人民为反抗异族的统治,在中秋这天举事杀元兵,后来就用芋头代替“胡头”(胡人的头)祭祖先。我认为这是一种附会,不足为信。

    查清乾隆版广东《潮州府志》,有“中秋玩月,剥芋食之,谓之剥鬼皮”的记载。又查清咸丰版广东《顺德县志》也有“八月望日,尚芋食螺”的记载。古代潮州人中秋吃芋称“剥鬼皮”,是图吉利。顺德人在八月望日(农历十五称为“望”)吃芋吃螺是时尚,因为那时候正是这两样农渔产品的丰收时节。两则关于中秋节吃芋习俗的地方史书记载,都未提到与杀胡人有关。

    民国版福建《南安县志》,也有中秋节以芋头作供品的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以月饼、番薯、芋魁祭先及神,前一二日亲友以此相馈”。《南安县志》这一记载,实际上是整个泉州的习俗。

    八月正是南方农村芋头、番薯成熟收获的季节。农民用这些农作物祭祖先、祭月、祭诸神,更证明中秋节确实是和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节日。芋头代替了月饼,也就成为农村中秋节前一二日亲友之间互相赠送的礼品,和城里的市井人家节前的以月饼相赠是一样的。

    英都人中秋节吃什么

    前文已述,农民庆中秋只为表达丰收时节对大自然的感恩心情,既没有帝王之家祭月的庄严肃穆,也没有文人学士玩月的浪漫雅兴。在英都,中秋节就煮芋“供公妈”(祭家先),“供土地公”(祭神)。农村的中秋节是很朴素的。

    解放前,交通不方便,物资交流不畅通,土生土长在英都的农民,根本不知道外地的月饼为何味,更不知道月饼还有广式、苏式、京式等许多流派。在那经济不发达的年代,过日比过节重要,农民只为求温饱,中秋节买不买月饼无所谓,经济上较为过得去的少数农户才有买月饼的。那时买的是地产月饼。

英都中秋饼

    英都作为南安西部经济重镇,盛产粮食的渔米之乡,以地产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糖品加工业也独树一帜。据我调查,清末民初,英墟街有庆珍号、长盛号、联珍号、新珍号、新合珍号等糖品作坊,产品有绿豆糕、花生蓼、蓼花、糕仔、木梳饼等。节令糖品则以中秋节的“中秋饼”为著名。其次是春节的“花生仁”、“寸枣”。

    英都的中秋饼不叫“月饼”,就叫“中秋饼”,强调它的节令性。

    英都中秋饼以面粉作皮,甜馅。馅料以捣碎的花生仁、芝麻、冬瓜糖、金桔以及切成薄片的猪肥肉制成,金桔是山上野生的果子,八月正是成熟季节。中秋饼加了金桔,香味浓馥,别具一格。英都中秋饼的另一特点是皮薄又韧,皮料掺有麦芽糖,加以特殊的饼皮制作工艺,所以又甜又韧,吃起来有嚼劲。香、甜、韧,油而不腻,这就是英都中秋饼的特色。传统的英都中秋饼比较薄,不像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广式月饼那么厚,也没有模子印出来的花纹,就在平平的饼面上盖上红色店号的印章标志。这种饼外观看来是非常古朴的。

    英都为古代南安西部的物资集散地,每5天赶一次大集,称为“赴墟”,通过市场交易,这种风味独特的月饼在南安西部享誉一方,而且名声远扬安溪及泉州市区,据说解放前也有华侨带去东南亚让亲人品尝。

    解放后,随着经济复苏,英都的糖品制作手工业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全面恢复,曾经辉煌过,当时的庆珍号、长盛号、新珍号都有传人,重操旧业。可惜的是,自1960年以后的经济困难时期,农民温饱难保,根本无条件在过中秋节时吃月饼,英都中秋饼这一特色产品没有市场,从业人员改行务农,改革开放以后,包装华丽的外地月饼大举进入英都,无人抢救传统工艺,遂成绝响。

    时间过了五六十年,那风味独特的英都中秋饼早已悄然逝去,仅有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还有舌尖上的古早味记忆。  

    今年中秋节前,英都镇区市场的一家“洪老三饼家” ,推出了新开发的“英都中秋饼” 。洪老三饼家是1950年代英都人耳熟能详的“老长盛绿豆糕”的后裔,从2016年开始恢复传统产品“木梳饼”(柴梳饼)制作,推出市场后反响很好。今年中秋节前又推出新产品传统的“英都中秋饼”试销以来竟取得意外效果,消费者反映不错,老一辈的人认为“一块饼带来了一份古早味的回忆”。经年长者品鉴,认为该饼以冬瓜糖、三层肉、野生金桔为馅料,恢复了古配方,并希望在饼皮的工艺上加以改进。

    英都中秋饼,是英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一部份,蕴含着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显示出鲜明的闽南地方特色,如今看来,殊足珍贵。悄然远去的许许多多特殊工艺,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传承这些遗产,需要有矢志传承的有心人,还需要有适应它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英都 中秋 中秋饼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