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话说英都】英都的门户:格和码头

2016-12-09 15:15:57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古代的英都,指的是南安县二十七都的“翁山乡”或“英山乡”。英都四面环山,天然屏障把一乡沃土圈了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地理风貌。长长的英溪水贯穿全镇,在西北角拐个弯,悄悄地在安溪的田隙村注入西溪。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无论是从陆路或是水路进入英都,都有豁然开朗之感觉。除非身历其境,很难直观看到进入英都的路径。“峰峦叠抱疑无路,水势重环别有天”。古人游翁山的诗句,形象地道出了英都地理风貌的特色。所以英都又别称“英内”,也是以其隐藏于英山之内而得名的。

    就是这么一个南安西部的山陬僻壤,宋元之后,经济繁荣,内河运输直达丝绸之路东端始发港泉州。英都向以粮食丰盛著称,为南安西部粮仓。明清以后,又因文化教育事业突飞猛进,乡村馆学遍布乡里,人才蔚起,名宦接踵,成为泉州文化名乡。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一代代生生不息居住在这一独特的地理区位的人们,是如何走出大自然设置的樊篱,走出山乡,与外界交流,从而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呢?

    在古代,英都人走出家门,是从这几个“始发站”开始起步的,这就是,山上的“格”,溪边的“码头”。

    细数起来,英都古代山上有4个格,溪边有4个码头。这4个格是:东方的牛尾塔格,西方的英格,南方的乌墩岭格,北方碧林格。英溪的4个码头从上游到下游分别是:坝头,董林,西湖,十篙。另外,英溪的支流还有个在历史上曾经很重要的码头叫长潭。

    “格”是闽南语的地理名词。长长的山峦把乡村与乡村隔开,最高处是“岭”,低凹处为“格”。翻山越岭,当然取较低处行走。“格”,是隔开的意思。书写习惯为“格”,可能是“隔”字的音讹。泉州民间有一副以地名相对的对联,上联是:“糯米格,九斗格,九斗糯米做二隔”。下联为:“羊皮岭,八尺岭,八尺羊皮分二领”。糯米格和九斗格是永春县的地名,羊皮岭和八尺岭是南安县的地名。这副因谐音而妙趣横生的对联,也证明了“格”是古代泉州的地理名词。

    牛尾塔格在英都的东端,位于狮子山与古迹山(古竹山)的交界处,是古代英都人从东端外出的重要通道,过格往东就是现在东田镇的南坑村,从这里可以通往南安沿海及晋江安海诸镇,是一条和英都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盐、渔、瓷器之路,英都产的粮、油、茶叶也通过这条路输出。当年孙中山在广东发动反段护法斗争,晋江的许卓然来英都与洪汝复共商护法大计,也是坐着英都人派去的轿子,翻过牛尾塔格进入英都的。牛尾塔格历史上地位重要,是一条曾经相当繁荣热闹的古道,格的东面有佛、寺、庵堂,宋代石塔是当时寺院的附属建筑,该石塔现在基本完好,一向是英都东端的地标。

    英格位于今西峰村的英格自然村,是古代英都通往安溪县的重要通道。是英都的咽喉,可攻可守,具有战略地位。古代立的“南安”、“安溪”地界石碑至今尚存。值得一提的是,在党领导的国内革命斗争时期,1949年6月,英都武工队先后在园尾渡和田隙渡拦溪截击敌人,俘获国民党“剿共联防队”和“保安二团”的成员及家属,经谈判,我方以9名俘虏向国民党换回我地下革命武装的连指导员张志勤及4名无辜群众。交换仪式就在英格举行。交换时,双方都严阵以待,各有埋伏,子弹上膛,剑拔弩张。可见这里是兵家要地。

    乌墩岭格位于南端,出格就是古代的廿八都(今属东田镇)的属地了。格旁有“乌墩十班公”神庙。乌墩岭格是古代英都人通往厦门的山间捷径,行人到此稍事歇息,即进入“大乌篮”、“小乌篮”,过深格,入吾峰,一路崇山峻岭,崎岖岭路,现在六十多岁以上的人都走过的。路虽险要,可是为了生计,无数先人从这里走出英都,开始了新的生活历程。特别是厦门港兴盛以后,历史上许多英都人从此路通往厦门,或飘洋出国,或北上经商。传说清代道光年间的洪龙章,就是跟随经商的人从此地翻越丛山峻岭到厦门码头做小生意,后来上船到了上海,之后就成为巨富。他暴发以后独资重建的宝湖岩,现在成为文物古迹了。

    碧林格是这4个格中名称最美的一个格。因四面茂林修竹,环境幽美而得名。位于英都北部,与安溪县的墩坂乡接壤,此处地势趋缓,是4个格中地势最低的一个格,但地理位置却是很重要的。古代碧林格是一条官路,是英都的门户。州县的官员要进入英都,主要交通方式就是乘船,无论从泉州或丰州出发,都从安溪田隙的“英溪口”进入英都地界,木帆船只能到英溪口,枯水期英溪水流量不够,靠拉纤逆水行舟,较大的帆船是不可能驶入董林码头的。因此,大多数官员都在英溪口弃舟上岸,个别船只在水涨时可以驶入十篙码头,也是在该码头泊船,上岸走陆路从碧林格进入英都。碧林格既然是官路的门户,当然要有标志性建筑,清代朝廷旌表的二座牌坊都建在这里,碧林格也就有了“格林坊”的地名了。民国年间,这碧林格的路旁,常年有卖糕饼、糖果之类的小贩,还有好几间店铺,依稀可见古代此地繁荣的景象。

IMG_3512.JPG

(今日碧林格,无觅石牌坊,只有平坦的坊埔让人怀古。路旁还有仿古的“店仔”。)

    这里也是出故事的地方。清初康熙年间,郑成功逝世以后,郑氏义师还不断在海上活动,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帜,要“反攻大陆”。勾结内山盗寇,制造事端。有一次派兵到英都摊派军饷,使者被洪启范领导的英都自卫乡兵所杀,郑军首领大怒,扬言要派兵围剿英都,先派一名校官先来“行查”。洪宝基说这伙人没什么了不起,我来对付他。乃率领英都大鼓吹队出乡十里到英溪渡口迎接,鼓吹队在碧林格的两座牌坊下吹奏鼓乐,列队欢迎,郑军校官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又看到乡民自卫队伍戒备森严,心存敬畏。洪宝基设宴款待,对这位校官晓之以理:“现在清朝大势已定,百姓盼望安居乐业,你们频频骚扰,实在是不得民心”。郑军首领自知理亏,无言而退,一场危机终于化解了。

    和碧林格有关系的另一个故事也是很生动的。1949年春夏之交,国民党安溪县保安二团对英都革命老区疯狂反扑,烧厝抢掠之后,还要摊派黄金作军饷,当时正好中国军乐奠基者、曾任过国民党军乐团团长的洪潘回乡省亲,亲自出发往安溪县面斥保二团首领,他乘坐的轿子在牌坊下突然折断杠子,乃下轿向牌坊致敬军礼,然后修轿前行。原来,这牌坊是朝廷表彰洪潘的高祖母的节孝牌坊呢!

    以上两则关于碧林格的故事,都是历史真实的事,不是传说。如今,碧林格已经无觅牌坊,只留下这两个故事让人追思、寻觅。

    码头是建在海边、江河边专供停泊船只的设施。英都的英溪,宋、元、明、清运输业一直非常繁荣。内河运输码头规模虽小,却因其作用重要而成为英都的地标。

    发源于云顶山的英溪,流经仕林、坂头、当溪、后埔以后,地势趋缓,溪面暂宽。今荣星村坝头以下河段就是英溪的下游,沿溪有4个码头。

    坝头码头。坝头的地名因该河段有一个“霞尾坝”而得名。坝头这个码头距离古代英都的商贸集市——英墟埔最近,小小的驳船在此停泊,可装运薪炭、粮食下行泉州,而从泉州上行的如食盐、大豆饼,化肥等则在此上岸,因而坝头附近形成一条街,俗称“竖街仔”,后来称“土地公街”。民国时期的英内邮政局也开办在此。小街附近有“粜粟埔”(粮食市场)、“卖鸡埔”(禽畜市场)、“柴炭埔”(薪炭市场),还有药房、客栈等。

    董林码头。因溪边有一大片空阔林地而得名,传为古代董姓的林地。开阔的溪边空地适宜收购、储存粮食、柴炭等大宗农产品,故这个码头较大,物资吞吐量多。又由于码头开阔,适宜在此登舟迎送客人。据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诏书给博学鸿词洪世泽,钦差就是在此上岸的。故董林码头是一条官路,路上的小石桥称为“待驾桥”(讹称“刣狗桥”)。

    西湖码头。和设在英溪南岸的坝头码头、董林码头不同的是,西湖码头则靠于英溪北岸,主要服务于今霞溪村等溪北村庄的商务活动。

20140807020421554.jpg

(西湖码头今貌)

    十篙码头。十篙位于今芸林村,十篙码头是英溪流域内河运输最下游的一个码头。传说古代这里聚居着船夫,世代撑船拉纤为业,功夫非常了得,有著名的“十支竹篙”(即10位撑船高手),因而有了“十篙”的地名。十篙码头物资装卸量不多,但却因临近碧林格“官路”而成为迎送客人的要道,枯水期进入英都的客人大多在此弃舟上岸,取道碧林格进入英都。而格上的两座牌坊也就成为英都的门户象征了。

    除了英溪干流的4个码头,还应该提到的是英溪支流上曾经有个长潭码头。长潭码头位于今英东村狮子山下的英溪支流长潭溪段,这条发源于南坪,流经石坑、大新、恒坂、走马墩,在民山村进入英溪干流的“溪仔”,因宋代王姓聚居恒坂,故而宋元时期长潭码头曾是繁忙的英溪内河重要港口。明清以后码头转移至董林、坝头,此后长潭码头逐渐式微,唯有溪岸上的昭惠古庙见证着历史沧桑。现在,很少人知道长潭这个地方古代曾是个内河运输码头了。

IMG_3504.JPG

(长潭码头今貌)

    陆上的格,水上的码头,曾经是英都古代人走出穷乡僻壤的必选通道。沧海变桑田,历史的车轮进入文明时代。当代的英都人已经驾车驶上新的坦途,进入时代前进的快车道了。探索古代英都的4个格和4个码头的历史,能够了解我们的先辈当年奋斗之艰辛,可以激励后生开拓前进,努力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


相关热词搜索:码头 英都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