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拔拔灯项目保护及传承的重要价值

2015-02-25 14:18:16   来源:英都乡讯原创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英都拔拔灯,是闽南农村间信仰的特殊呈现,劳动群众生产活动的生动再现,农耕社会宗族繁衍的强烈表现。其重要价值在于:

    一、独具特色的春节。我国汉民族春节习俗大同小异,唯独英都春节拔拔灯独具特色。对研究我国农耕文化很有意义。

    二、游灯形式的首创。我国元宵节放灯习俗由来已久,盛唐以后,元宵节京城大放花灯成例。居住在偏僻山区的英都船夫却巧妙地利用正月初九这个“天诞”日举行拔拔灯活动,改“观灯”为“游灯”、“迎灯”,变静态为动态,是对元宵赏灯习俗的创造性改革。

    三、海上丝路的佐证。宋代崛起的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发祥地——泉州港,以其辉煌的业绩,引起世界关注。英都昭惠庙拔拔灯活动,从一个特殊的角度佐证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内河驿渡运输之繁荣,具有存史价值。

    四、民间文化的载体。拔拔灯是一种全民参与的民俗文化游乐活动,游灯者自娱自乐,以其质朴、粗犷的风格,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勇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且和民俗信仰、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独具特色。数百年来,由劳动人民口传身授,代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足见植根于劳动人民土壤之中的文化形式,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依附于拔拔灯而流传下来的“车鼓舞”、“花鼓唱”等等许多民间文艺形式,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之余自娱自乐创造出来的,具有非常粗犷、质朴的原生态。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拔拔灯,早已灭绝了。

    五、凝聚亲缘的纽带。几百年来,洪姓族人不但在英溪流域繁衍,还从英溪流域向海外迁徙,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南非等国家及待回归的台湾省等地。改革开放以后,洪氏族人经商置业的足迹遍及各省市自治区,有的已定居外地。每年一度的拔拔灯活动,成了凝聚亲缘族缘的纽带。许多人不远万里,回归故里参加拔拔灯,等于是回故乡过年。拔拔灯形成了每年一次的恳亲联谊活动,人们借此契机共叙亲情、交流信息,促进了宗族感情的融洽。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进入转型期,土地肥沃、粮食富足的农耕时代业已成为历史。大多数农民转为从事工业、商业活动。一年一度的拔拔灯不再是他们祈求风调雨顺或盲目追求人丁兴旺的精神寄托,反而成了各宗族房份争相显耀富裕的场合。有的采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有的标新立异组成“牛仔队”,有的雇用西洋管乐队,“太空舞”、“街舞”穿插其间,不伦不类。这些表现都透露了拔拔灯有可能失却原来本色的隐忧。因此,返朴归真保持其原生态,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拔拔灯是英都地区农耕时代农民独有的迎春祈福盛典,是中华大地最具个性特色的正月赏灯民俗。体现了浓烈的民俗信仰,带动和保留许多相关民间文艺形式,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空间,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热词搜索:拔拔灯 传承 价值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