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诗文选萃】洪宗洲:破界与立言——郭建生跨艺术领域的学术创新实践

2025-06-28 11:06:01   来源:   

微信图片_20250628110836.jpg

作为南安的老乡、老影友,我怀着钦佩与欣喜之情,见证着郭建生老师在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不断深耕。其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治学精神,融贯摄影、文学与艺术理论,正如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言"成教化,助人伦",在当代语境下开辟出独特的艺术天地,为泉州文化艺术事业注入了鲜活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50628110527.jpg

郭建生老师对摄影艺术的追求,暗合《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哲学。自2013年起,他系统参与专业培训,将摄影理论与实践熔铸为"知行合一"的艺术探索。其发表于《中国摄影报》等报刊的评论文章,恰似刘勰《文心雕龙》中"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学术沉淀,从艺术美学、创作技法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漫谈风景摄影》入选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此成就如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般,填补了泉州摄影理论研究的空白,实现了"格物致知"的学术突破。

微信图片_20250628110524.jpg

在文学创作领域,郭老师的《金小娘》《际会风云》以闽南大地为画布,践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念。他将摄影艺术的视觉化表达融入文学叙事,形成独特的"蒙太奇"叙事风格,恰似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在人物塑造上,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性光辉,犹如顾恺之"传神写照,尽在阿堵中"的艺术真谛。作品对闽南风土人情的描绘,更是继承了《洛阳伽蓝记》以地域文化为脉络的书写传统,使小说兼具文学价值与史料意义。

《追光逐影赋诗篇——题图绝句三百首》的创作,则体现了"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艺术智慧。这部作品集打破摄影与诗歌的媒介壁垒,实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美学境界。摄影佳作与古体诗相互生发,恰似赵孟頫"书画同源"的艺术理念,在当代艺术语境下重铸题画诗的生命力。其以《中华通韵》为押韵依据,既遵循传统诗词格律,又体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创新精神,为跨媒介艺术理论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

郭建生老师的艺术实践,犹如郑板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创新探索,在破界与立言中展现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学术素养。这种将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创作理念相融合的实践,不仅为泉州文化艺术事业树立了标杆,更为当代艺术工作者提供了"转益多师是汝师"的宝贵启示。

微信图片_20250628110520.jpg

(写於2025年6月28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