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孙中山的《赞洪文襄》诗

2012-11-22 14:44:10   来源:   

作者:榕光

五族争大节,华夏生光辉。
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
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
文襄韬略策,安裔换清衣。

    这首题为《赞洪文襄》的五言诗,作者是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写作于l905年。它是从柬埔寨爱国华侨洪成琳(1886—1964)的诗集《聊记集》中发现的。
    1952年,我在南安县英都小学读书时,曾听我的老师洪宗义(1928—2010)说过,这所小学是他的叔公洪成琳发动募资建设的,名叫洪成琳,侨居国外经商。他还是一名诗人,著有《聊记集》手稿一本,里面还收录了孙中山先生等许多名人赞颂洪承畴的诗。
    1989年春,正在主持修纂地方志《翁山谱志》的南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洪瑞生,搜集到洪宗时提供的一份手抄的孙中山《赞洪文襄》诗,洪宗时是洪宗义老师的堂弟,他说这份诗稿是从洪宗义老师的父亲洪祖珍(1907—1974)那里抄来的。我当时正在帮助洪瑞生修纂《翁山谱志》,是编委成员。发现了这首诗,非常兴奋,随即和洪瑞生一起向已退休的洪宗义老师求证,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说是从洪成琳的《聊记集》手稿中抄录出来的。1989年2月1日,《泉州晚报》发表了地方史工作者潘北铭的文章,介绍了孙中山的这首诗。同年秋天,历史学家、《红旗》杂志副总编苏双碧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宏志到洪承畴故乡南安英都镇做调查,为撰写《洪承畴传》搜集资料。在一次座谈会上,王宏志得到了这首诗,当即把它带回北京。1991年3月,王宏志所著《洪承畴传》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作者在该传的结尾,谨慎地用“据说”的方式引用了孙中山的这首诗。
    为了探究这首诗的来源,20多年来,我在工作之余,对洪成琳身世及关于这首诗如何辗转传承保存下来的过程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访问,终于把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如何传承经过弄清理顺。
    洪成琳,别号陆登。福建省南安英都人。他出身于堂号为“翁山”的闽南望族洪姓书香世家。清光绪国子监监生。他在京师求学期间,已是一位有志的爱国青年,对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清廷腐败无能屈膝妥协之种种现象,痛心疾首。辛亥革命后,他南渡印尼,立志经商兴学,教育救国。1917年从海外筹资回家乡支持创办“侨立翁山学校”。尔后,于1925年东渡日本经商。
    洪成琳的远房叔祖洪汝辉(又名洪盛裕,?—1948),早年侨居日本经商,常住神户。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洪汝辉是第一批会员之一,不但参与革命活动,还积极出资赞助革命经费。同年孙中山到神户活动,在一次与华侨、留学生及新闻记者会见的公众场合,洪汝辉向孙中山提问:“先生致力于推翻满清政权,此固正确无疑。但对我祖文襄公事清如何评价?”(“文襄”即明崇祯十一年朝廷派赴锦州总督抗清军务兵败后归顺清廷的洪承畴。“文襄”是洪承畴死后清廷给他的谥号。)孙中山答道:“余致力唤起公众推翻满清,目的在于推翻其腐败帝制。洪文襄降清,避免了生灵涂炭,力促中华一统,劳苦功高。”嗣后,孙中山即写了一首五言诗《赞洪文襄》赠洪汝辉。该诗以“生灵不涂炭,功高谁不知”之句肯定了洪承畴的功劳。
    洪成琳到达日本神户后,从洪汝辉处得到孙中山写的《赞洪文襄》这一首诗。洪汝辉还向洪成琳详细讲述当年孙中山接见华侨、留学生、新闻记者时评价洪承畴的情形。他还说,这首诗当时被《民报》的记者抄录在报上发表。《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
    洪成琳了解了这首诗的来龙去脉,十分欣喜。随即,他也写了一首题为《颂文襄伯》的诗,歌颂并阐述孙中山对洪承畴肯定的历史性功绩:

颂文襄伯
开清良佐谥文襄,享誉逸仙多褒扬。
保全桑梓功非小,圆我河山万里长。
文韬治国平生志,武略超群屡辉煌。
中原底定寰海内,功载春秋铭史章。

                                  一九二五年于日本神户

    此后,他又在辗转海外的商旅活动中,与军政界、学术界名流广泛交往接触,搜集了各界名流对洪承畴的评价,如:林森、黎元洪、俞平伯等人的诗或题赞。
    1937年,芦沟桥事变暴发,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洪成琳愤然离开日本,漂泊海外,他辗转越南、柬埔寨,最后在金边定居。洪汝辉则立即将他公司的业产拨付和他合伙经商的亲侄洪三成(1893—1958),让他带回祖国,捐资支援抗战,随后也返回祖国。洪汝辉、洪三成归国后都在厦门定居,他们和厦门商会会长洪晓春一道,积极宣传抗战,募资支援前线。在那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洪汝辉、洪三成叔侄,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洪汝辉逝世于解放前夕,洪三成在解放后积极从事华侨、侨眷属工作,曾担任厦门市归国华侨和侨眷属联谊会(简称侨联)主席。于“文革”前逝世。洪汝辉、洪三成生前在厦门都经常对人提起孙中山的《赞洪文襄》一诗,并能背诵如流。以洪氏宗族历史上曾出过洪承畴这样对中华民族有重大贡献的人物而自豪。
    洪成琳则终老柬埔寨,逝世于1964年。这位漂泊海外的华侨一生有许多商旅诗,大都以去国怀乡为题,字行间充满着深沉的爱国情愫和浓烈的思乡情怀。1948年洪成琳还居住在战火纷飞的越南西贡时,曾将其诗作及其搜集的名人评价洪承畴的诗词结为《聊记集》手稿一本,托付堂侄洪祖琛带回祖国给洪祖珍。孙中山的《赞洪文襄》一诗亦收录其中。并附有给洪祖珍的书信一封(洪祖珍是洪成琳的亲侄儿,洪宗义老师的父亲),详述洪汝辉得到孙中山先生《赞洪文襄》诗的经过。洪祖珍曾向南安县政协的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南安归国华侨联谊会提出建议,希望将《聊记集》出版。不料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不久洪祖珍病故。《聊记集》手稿未付梓而被毁,洪成琳给洪祖珍的信件亦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散佚,仅留他的侄孙洪宗义、洪宗时、洪宗贤、洪宗翰兄弟手抄部份诗稿得以传世。经收集整理,计得洪成琳诗作39首,洪成琳搜集的各界名人题赞洪承畴的诗词1 0首,合为《聊记集遗稿》。
    2003年11月,在南安市政协委员会主办的“开清重臣洪承畴学术研讨会”上,我宣读了我写的关于孙中山《赞洪文襄》诗的调查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的极大重视。
    一百多年来,孙中山的《赞洪文襄》这首诗,从洪汝辉到洪三成、洪成琳,又从洪三成、洪成琳到洪宗义兄弟,历三传至今,为洪承畴研究保存了一份珍贵史料。追溯这段往事,洪氏兄弟不禁感慨万千。
    2006年,在纪念洪成琳诞辰120周年之际,洪宗义老师的弟弟洪宗贤出资,将抢救的洪成琳生前诗作《聊记集遗稿》及论文等结集成为一本小册出版,并请我校注,书名为《洪成琳诗文选》。洪成琳搜集的各界人士评价洪承畴的诗词包括孙中山的《赞洪文襄》一诗都收录在这本书中。
    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修订本《洪承畴传》(王宏志著),作者采纳了我对孙中山《赞洪文襄》诗的研究成果,认为孙中山在这首诗中“肯定了洪承畴于清初的作用。”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为了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创立民主共和国,提出了“驱除鞑虏”的口号以鼓动民众加入革命武装斗争。但事实上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在日本横滨召集革命人士和旅日华侨讨论创建同盟会时,有人提议这个革命团体的名称应为“对满同盟会”,孙中山就解释说,“革命党宗旨,不专在排满,当与废除专制创造共和并行不悖”,删掉了“对满”二字。并在《同盟会宣言》中明确地写上“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民族的国家”。尔后,孙中山又多次阐述、澄清他的观点,“我们并不是恨满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总理全集》第一集第96页,《孙中山选集》第一卷第74页)。
    孙中山不愧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思想家,从提出“驱除鞑虏”提升到“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五族共和”,随着革命斗争形势和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发展自己的思想。在《赞洪文襄》这首诗中,他高度评价了洪承畴以文韬武略加速清廷统一进程的特殊贡献,而“满回中原日,汉戚存多时”之句,正体现了他倡导的“五族共和”即中华各民族大团结大一统的主张,直至今天,仍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

2012-5-16

 

                                                                       

相关热词搜索:孙中山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