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梦回翁山
电视风光专题纪录片《梦回翁山》解说词
2012-11-22 14:42:17   来源:   

作者:榕光

    屏慕上出现英都风光:英山三峰、英溪、洪氏家庙全景、翁山门坊等掠影,最后锁定翁山门坊上的“翁山”匾额。屏幕上依次推出叠印的字幕:
    电视风光专题纪录片:梦回翁山。
    谨以此片献给生我养我的故土——翁山。
    献给故乡亲爱的父老乡亲。
    献给分居海内外各地的翁山儿女。
    在祖国美丽的东南沿海,闽南金三角的南安西部,有—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她四面群山逶迤,—水曲折萦洄,就像—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翡翠般的山水之间,这就是历史文化名镇、闽南著名侨乡、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英都。
    英都,古称翁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清代,广东三水知县、诗山华美人洪锡畴说过,“英都洪为吾邑文明发达最早之乡”。英都现存的许多名胜古迹,都记载了她的沧桑岁月和辉煌历史。
    翁山不仅以悠久历史闻名于世,还以风景秀丽著称。早在明代,就有礼部尚书林欲楫用这样的语言高度赞美翁山的风光:“南邑西北有山曰翁山,峻庞翔舞,秀丽甲一方。”到了清代,又有提督学政、晋江人陈桂州,在《游翁山》—诗中,用“岂必桃源境是仙,翁山形胜更超然。峰峦叠抱疑无路,水势重环别有天”的美妙诗句,形象地描绘了翁山独特的地理形势和奇特的山水景观。四季有花,—冬无雪。四季如春的优越气候,长年可见“风吹英水青罗带,云缕英山碧玉屏”,向来是骚人墨客游尝观光的名胜奥区和歌咏吟诵的不朽题材。
    (一个小学班级的校本课程乡土教材课:《鹰的摇篮》教学实况。同期声。)
     说到翁山名胜,毫无疑问人们首先要提到的是洪氏家庙。小学生乡土教材课程里的《鹰的摇篮》,说的就是洪氏家庙。洪氏家庙俗称“五世祠”,位于荣星村凤山东麓。占地—万多平方米,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祠宇建筑群。翁山洪氏传至第五世,始有兄弟二人,自此分为东西轩两大支脉。这个摇篮500多年来生生不息,代代蕃衍,裔孙超过15万众,足迹遍及海内外。1996年,按原规模重建落成的洪氏家庙东西轩,保留了庄严肃穆和雄伟厚重的古典风貌,焕发了古补典雅和富丽堂皇的恢宏气势,被誉为“福建名祠”。重建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翁山”匾额。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洪学智题词“振兴英都”。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原代总参谋长杨成武题词“大展宏图”。厦门市市长洪永世题词“大展宏图”。政协江苏省常委洪潘题词“我族之光”。有这么多的重要人物题词,足见洪氏家庙影响之深远。家庙里面的重建碑记、匾额、对联,记载了翁山洪氏历世精英为国为民创建的赫赫功业,展示了令人钦佩、敬仰的荣耀与辉煌。明清两代,翁山洪氏共登进士18人、举人65人、贡生63人。有祖孙四代十进士,有父子一博双翰林。簪缨相望,名宦辈出。根据历史资料推算,在明代,翁山洪姓人丁不满3千,却出了3名左布政使。明代的左布政使,是朝廷派驻各省的最高行政长官。这3名左布政使是:湖广左布政使洪有复,浙江左布政使洪启睿,云南左布政使洪启胤。到了清代,又出了以秀才身份推荐晋京殿试高中博学鸿词第二名的洪世泽和被誉为“开国鸿勋”、“开清第—功”,为促进祖国统—,融合满汉民族立下赫赫功业的武英殿大学士洪承畴。至现代,又出了被誉为“中国军乐之父”,少将衔的中国军乐团第—任团长洪潘。他们的事迹和功业,彪炳史册,光耀千秋。500多年来,—代代新人从这里诞生,—辈辈英豪从这里走出。洪氏家庙,真是名符其实的鹰的摇篮。
    1996年重建洪氏家庙时,还择新址复建了废圮于清末的洪氏宗祠,并增建了翁山门坊及4座亭榭,形成了兼具有山水园林式的宗祠庙宇建筑群。置身于家庙景区之中,不但可以缅怀先哲,发思古之幽情,还可以娱乐身心,作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所。成立于1979年的英都南音协会演唱队,就是以洪氏家庙为基本阵地,常年开展活动。这是该队排练南音经典曲目《直入花园》的场景:   
    (《直入花园》排练现场实况。).
    英都南音演唱队发掘遗产,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保留传统的同时大胆改革,以全新的手段演绎经典,使古典文化和现代时尚完美结合,博得广大群众喜爱。
    与英都南音同样实现古典文化和现代时尚结合的还有昭惠庙的拔拔灯。
    英都昭惠庙位于民山村,始建于宋代,是证明海上丝绸之路东端发祥于泉州的有力佐证。“渊源溯九日延福昭惠,香火传千年保境安民”。这副楹联指出该庙源自九日山昭惠庙的史实。庙里奉祀的仁福王和太保公郑和,是人们为祈求一帆风顺而信仰崇拜的海神。拔拔灯这—民俗文化活动,是英都古代船夫把生产劳动拉纤拔船和元宵游灯相结合的游乐形式,生动地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在农耕时代敬畏自然,尊重自然,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添丁进财的美好愿望。这—文化活动,已被福建省文化厅推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向文化部申报。
    昭惠庙奉祀的神灵既不属于佛教,也不属于道教。香火鼎盛而历久不衰。是闽南农村民俗信仰的一个典型。而真正体现英都古代宗教文化遗存的足“七岩八院”。
    有—首诗,说的就是“七岩”的名称:
    翁山夜闻滴水声,古迹岩前狮子亭,
    云从古室石佛在,水到宝湖浊自清。
    这首诗依次点出了英山岩、滴水岩、古迹岩、狮子岩、云从古室、石佛岩、宝湖岩的名称。
    七岩之中,年代最悠久,意义最重要的首推云从古室。这座岩寺位于良山村天马山麓,始建于五代,是闽南最古老的禅林之—。历史上曾有云从先生在此教书育人,集佛教与儒教于—体,最终以“云从古室”命名而垂之永远。曾经藏诗书、办馆学这不平凡的历史,永远是云从古室最值得书写的光彩—笔。1990年重建时,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挥毫题匾,使这座千年古刹佛日增辉。见证历史沧桑的和尚塔和师姑塔,是古室的珍贵文物。南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被称为“十景藏幽群壑里,—岩挺秀众山中”的宝湖岩,位于芸林村的龙湖山中。这座年代久远,经过清代重建的岩寺,由于保存完好,被南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清道光十四年安溪知县刘抠题写的“宝湖古地”匾额,依然高悬于岩寺大门。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各方热心人士慷慨捐赠,增建了石门坊、大悲殿、弥勒殿、韦驮殿等,规模更大,景观更新,已成为别具魅力的旅游景点。
    七岩中海拔最高的是位于英东村古迹山上的古竹岩,又称古迹岩。这座岩寺始建于宋代,废圮于清末,2002年扩大规模复建。四周悬崖徒峭,树木参天,终年凉风习习,流水潺潺。置身岩寺门前,可以极目远望,英都风光尽收眼底。古代交通不便,清乾隆年间的老翰林洪科捷,只能在家门口远望古迹岩,发出“古刹横门峻,亭亭远望中”的兴叹,而现在却可以驱车直上古竹岩,从山上远远地眺望家门了。
    位于英东村狮子山上的狮子岩,则以山峦环抱,地形奇特而著称。这里远离尘嚣,万籁无声,恍惚与世隔绝。这座始建于南宋,废圮于清末的岩寺,2004年由热心人士捐资复建,现在完成的是第一期工程涌泉祖师殿。
    位于石山村将军山的石泉院,是英都古代“八院”硕果仅存的禅院。该院始建于唐代,历千年风霜,两度兴废,2001年复建落成。同时落成的还有檀越祠、“石泉古地”门坊、钟鼓楼等。几年来整个寺区绿化美化工程不断完善,重现了清代博学鸿词洪世泽诗中“山中半轮月,林外万家烟”的禅林景观。
    石泉院复建,恢复的不仅是寺院建筑,禅林景观,还恢复了始于清代中叶的“中秋节敬老宴”。清康熙年间,翁山东四房十三世洪宝基,首倡每年中秋节在石泉院檀越词举办敬老宴,宴请东四房七十岁以上古稀老人。从此相沿成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的四十年代。石泉院恢复敬老宴以后,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各村纷纷仿效,敬老尊老蔚然成风。本片拍摄时未能赶上拍到石泉院今年中秋敬老宴的盛况,却恰逢霞溪村进益老人活动中心大楼落成和董山西二房重阳节敬老宴的热闹场景。还记录了当晚在进益老人活动中心举行慰问老人的专访南音演唱晚会。
    翁山七岩八院的复兴,其实是经济繁荣时期的文化现象,是佛教信仰世俗化衍变的又—次表现。实际上现代人更注重的是“盘活”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丰富现代的文明生活服务。
    溪益馆的完整保护,就是历史文化资源得到“盘活”的另—个典型例子。位于霞溪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溪益馆,是东五房家族创办的乡村馆学,从明到清4百多年间,共出进土3人,举人9人、贡生15人,可谓英才辈出。清代开国功臣洪承畴就是从这所乡学接受启蒙教育而后成才的。1990年,泉州市建设委员会和历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到现场考察,确认溪益馆是泉州地区唯一的古代村学建筑遗存,对研究泉州建筑史、教育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南安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霞溪村在进行溪益新村规划建设的同时,对溪益馆进行了“修旧如旧”的全面修葺。
   和溪益馆相关联的名胜有位于良山村霞美的洪承畴故居。洪承畴故居为东五房六世祖祠,由于年久失修,已废圮100多年。2004年动工复建,并新建了“承畴纪念园”石门坊。纪念园中的洪承畴碑林、洪承畴陈列馆也在加紧施工中。工程全部落成之后,将成为人们缅怀、凭吊洪承畴的场所,宣传洪承畴丰功伟绩的课堂。“辅国堪称真学士,爱民即是大英雄”,洪承畴故乡的人民,用这样简明的评语,旗帜鲜明地歌颂—代英杰。
    在英都,吸引人们眼球的文化景观,可不仅仅是记载历史的名胜和古迹。改革开放以后,涌现了很多充满现代时尚的各项建设。千姿百态的民居建筑,科学规划的溪益新村,兴旺繁荣的金英商业街,无不展示着这个文明古镇新的风采和勃勃生机。百年历史名校英都中心小学,新的校园焕然—新。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日诞生的南英中学,现在已成为一级达标中学——南安市第三中学。她和改革开放以后新创办的恩惠中学、英都中学,形成了完善的中等教育网络,向世人展示着这个文明古镇生机勃发的金色希望。
    英都还是举世闻名的水暖阀门之乡。是国家命名的“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改革开放以后,—代新人告别几千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漫长农耕历史,走上了工贸兴镇的康庄大道,开创了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一条龙的水暖阀门产业,形成民用水暖、卫浴洁具,工业阀门三大板块,生产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申鹭达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制造的陶瓷芯密封水龙头,是国家认定的节水产品。2005年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申鹭达是我国卫浴洁具配件行业中最具技术实力的厂商之一。近年来,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产业基地形成规模,—批优秀企业脱颖而出。如:位于芸林工业区的泉州凯达化工阀门有限公司、泉州福泉卫浴有限公司,位于十八弯工业区的福建华英阀业有限公司,位于大新街的泉州英侨阀门有限公司,位于镇府路的福建丹鹰五金工业有限公司等。依托英都的水暖阀门产业,全镇有近2万名水暖阀门经纪人,从事营销业务,足迹遍及神州各地。
    其实,早在明代,翁山洪氏裔孙就已经放眼四海,八方闯荡。据清代修撰的《翁山洪氏族谱》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西长房十—世洪启阔飘洋过海,到马来西亚经商。数百年来,翁山儿女秉承先辈“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批批雏鹰历练成长,成为雄鹰,远走高飞,八方创业,足迹遍及五大洲。现在翁山洪氏总人数超过15万众。民间有“三个翁山”的说法。—是在英都本土居住的有5万多人,二是在全国各地(含台湾省、香港、澳门)居住的有5万多人,三是在海外各国居住的有5万多人。许多离开本土的翁山儿女,户籍已经迁出,成了居住城市的新人口元素,成了异国他邦的移民。然而,家山美丽的倩影—直在翁山儿女梦中萦绕。他们能够豪情万丈地闯荡江湖,漂泊四海,驰骋五洲,但一提起家乡翁山就情不自禁热泪盈眶,割不断千丝历缕的家乡情结。在交通不便的日子里,在兵荒马乱动荡不安的岁月中,多少辈人望断关河,—缕乡愁化作了无穷思念。多少辈人梦回翁山,把家乡的眷恋一代代传给子孙。
    漂泊异乡的游子,哪怕是偶尔从广播里听到一句悠扬的的南曲,偶尔吃到一口从遥远的家乡捎来的花生蓼、麻糍,都会百感交集,浓烈的思乡情愫油然而生。
    如今,祖国经济发展,世界文明进步,科技发达使地球变小,天堑化成通途。先辈人梦回翁山,如今早已变成现实。回翁山谒祖寻根,恳亲访友,仿佛就是—步之遥,再也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
    归来吧,鹰的儿女!让我们把心贴近母亲、贴近翁山!
让我们紧紧拥抱母亲,拥抱翁山!
(音乐起。歌声中,推出创作人员,赞助单位名单。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

2006年10月

相关热词搜索: 翁山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