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五一“劳力肉”和立夏“洗犁耙”(50年前的一段回忆)

2022-05-05 17:34:51   来源:   

作者:榕光

今天立夏。“立夏”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第七个节气,表示夏天的开始。

微信图片_20220505173514.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农业生产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我们闽南,到了立夏,春播春种等农事活动应该全部结束,转入给农作物中耕除草、追施肥料、进行田间管理的阶段。正如古人所说的,是“春生夏长”,万物欣欣向荣的阶段。

回忆50年前我在人民公社生产队劳动的时候,1972年五一劳动节的前一天晚上,生产队长通知我:明天是五一劳动节,公社安排供应每个劳动力一斤猪肉,你和荣呀明天早上去公社食品站买肉去。说完交给了我介绍信和猪肉款。好久没吃肉了,今年的劳动节还有供应猪肉,真是太高兴了。五一节那天大清早,天才蒙蒙亮,我和那个叫“荣呀”的社员,兴高采烈地挑着箩筐,一路哼着“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歌曲,去街上的食品站买肉。食品站是南安县食品公司的分支机构,掌管英都分社的生猪收购和猪肉供应,全公社只此一家,市场上如果有人敢卖猪肉就是“偷刣猪”,是犯法行为,要受严厉处罚的。

到了食品站门市部,早已有人在排队,轮到我的时候,我报了生产队名,交了介绍信,营业员在沾满油渍的供应指标安排表上面找到我们生产队的信息,那里边载有我们生产队的劳动力人数,每人按指标供应1斤。我们生产队共160多斤,我和荣呀买回猪肉向生产队长“缴令”。我对队长说,我和荣呀都不会操刀切肉,队长又叫了两个曾经掌大厨的社员给大家分肉,我则在一旁收款。按每家的劳动力人数分配,年满16岁到60岁的男女社员每人都有1斤,不是免费供应,是要交钱的。那时候每斤猪肉是0.62元。

分完了猪肉,大家高高兴兴下田劳动,这一天干活特别起劲,没想到五一节还有肉吃,大家管这按劳动力供应的猪肉叫“劳力肉”。因为平时只有春节才按人口供应一次猪肉,那是“人口肉”。

按常规到了五一节阶段,春耕大忙应该结束了。可是在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往往在五一节阶段还在处于春耕大忙阶段。就我们生产队来说,小麦收割完之后,还要熏田、溶田,这些都还没做完,而秧苗地里的秧苗已经满月了,必须赶快移栽(插秧)。生产队不得不号召社员开夜工赶季节。这一年的劳动节,供应了“劳力肉”,大家别有一种兴奋的感觉。

当时的生产队,除了有生产队长外,还设有一个“政治队长”。我们生产队那个“政治队长”,旧社会曾经给伪保长当过长工,他是个文盲,政治他不懂,农业生产很有一套。他告诉我说,过几天就是“立夏”了,“立夏洗犁耙”,而我们早稻秧还没插完,这几天大家都得多吃点苦,赶快加油,别误了季节啊!

微信图片_20220505173514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农民用铁耙“耙田”)

“立夏洗犁耙”。犁是木犁,耙是铁耙,早稻插秧必须用的两种农具。“洗犁耙”就是农事已经完成了,把这两件农具洗干净收藏起来。“立夏洗犁耙”这句农谚,说明到了立夏节气,春播应该结束。五一节距立夏只有4天,这位“政治队长”的担心是很有道理的。

微信图片_202205051735142.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过全体社员的努力,我们生产队终于在立夏这一天完成插秧任务,也就是说,结束春耕春种了。那天下午,大家把最后一块地的秧苗插完。收工时,政治队长说:“立夏洗犁耙。今天关田门,可以洗犁耙了”。“关田门”意思是把最后一块地的秧苗插完。我说,我去过城关公社的董埔,那里有立夏这一天吃“夏面”的风俗,大家今晚都可以安心吃夏面了!荣呀说,刚吃了五一节的“劳力肉”,又想吃“夏面”了!引得大家一阵大笑。在那物资匮乏的计划供应年代,一说到吃大家就乐了!五一劳动节的“劳力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我说的城关董埔,即今之南安市柳城街道象山村。那里有立夏吃“夏面”的习惯。

夏与虾同音。所谓“夏面”就是面条加海虾、韭菜做成汤面。立夏吃“夏面”本是北方的习俗,何时传入南方已不可考。我相信,在南方立夏吃“夏面”的习俗应该不止董埔一地。经过了一番紧张的春播春种农事劳作,到了“立夏”,农忙宣告结束,农民洗犁耙稍事休息,吃些“夏面”改善生活,增加营养,确是必须的。

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民大都转事工商行业,对青年一代来说,春耕农忙只是传说中的故事而已,一斤“劳力肉”再也不具有引诱力,而“立夏”日用虾加面条做成的“夏面”,想必也早已成为例常的菜谱,不再具有节令性了。特记之。

榕光草于2022年5月5日立夏


【英都乡讯特别提示:本文是榕光老师的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