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民间传说】宝湖岩与洪龙章的传奇故事

2022-04-30 16:40:53   来源:   


作者:廖榕光

第一章 遇险龙湖山

话说清朝道光年间,南安县廿七都英山乡的龙湖山下,有个村庄名叫鹭芸(即今南安市英都镇芸林村),村里有个孩子名叫洪龙章,父亲早逝,与守寡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守着几分薄田,茹苦含辛抚养龙章。小龙章也十分懂事,看到母亲自己穿着补了又补的百衲衣,过年还要卖鸡卖鸭给他添新衣服。稻子未成熟的青黄不接之时,口粮不够,母亲只喝稀粥汤,却保障洪龙章三餐不挨饿。小龙章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小小年纪就想要为母亲分忧。

一晃到了13岁,小龙章想,母亲一个女性,田里的活已经够忙了,还要上山割柴草真辛苦。我现在长大了,可以上山去割柴了,把家里三餐煮饭的柴火包下来。于是,找了一副割柴草的扁担和柴刀,上龙湖山砍柴。

古代的龙湖山大树参天,林密草茂,时有野兽出没,最令人害怕的是偶尔会有老虎出来伤人。因此,上山割柴草的人都结伴而行。那一天,天气突然转阴,人们担心上山会遇到下雨,说好了去割草的伙伴们都不去了,龙章只想多割点柴草,自己用不完还可以挑到墟上卖钱换点油盐,就独身上山了。谁知这一去差点送了命。

到了晌午时分,洪龙章看看收获不少,准备收拾捆绑柴草挑下山,忽然一声雷响,大雨倾盆而下。正想找块岩石避雨,突然闻到一种特别骇人的膻味,伴随着一声吼叫,洪龙章定睛往前一看,一只老虎正向他扑来,吓得浑身发抖的他,一脚踩空,掉进深坎。这个深坎有一丈多深,所幸并未受伤,却躲避了那只大猛虎的伤害。洪龙章定晴一看,这本是一方一丈多高的岩石,上面长满藤蔓,自己就是踩到岩石上面淋过雨的藤蔓,滑倒掉下来的。巨大岩石下有一个大洞,正好可以避雨。此时洪龙章惊魂稍定,进入洞中,脱下被淋湿的衣衫拧干雨水,挂在树枝上,然后打量一下石洞四周,只见石洞深处摆放着一尊木雕佛像,这才想起大人们常说,这龙湖山上本有个岩寺,叫宝湖岩,奉祀一尊菩提祖师。也不知何时住岩僧人散伙了,只留下祖师公的佛像在这岩洞里。

1650269202224324.jpg

▲今日宝湖岩全景

当下洪龙章见这尊祖师公的佛像冷冷清清在岩洞中,无人烧香,十分冷清,不免生了怜悯之心。又想刚才危难中虎口脱险,显系祖师公神力庇佑,就折草为香祷告道:“祖师公啊,汝和龙章同样凄凉无助,在这荒山野洞受风雨摧残,实在可怜。他日我龙章若有出头日子,定当重兴寺宇,为汝重塑金身”。

从此,洪龙章每次上山割草,都要到这洞口参拜祖师公。

转眼间洪龙章已到了16岁。这一年,母亲一病不起,不久就逝世了。洪龙章收埋母亲后,心想自己已是成丁的男人,但无兄无弟,单身一人,守着几分田都不够养活自己,更何谈成家立业,理应出门闯荡,也许还有几分希望。当时厦门港已经相当繁荣,洪龙章听人家曾说“厦门四面海,有钱真好使(有钱人都在这里花钱)”,一定是个繁华都市,遂动了去厦门闯荡之心。


第二章 闯荡厦门岛

洪龙章是个说干就干的少年家,下了决心,就立即将自家地里收成的花生煮过盐水,晒干,收拾停当,到山上石洞里拜别祖师公,烧香跪拜,恭恭敬敬取了香灰用一块小红布包好,挑起几十斤咸水花生,只身闯厦门去了。

1650522710815581.jpg

▲宝湖岩奉祀的菩提祖师佛像

他听说有个“挑同安担”的小贩经常往返于同安与英山之间,肩挑贩卖两地土产,挣些薄利。龙章就央求他带他同行去厦门,那贩夫看他小小年纪十分可怜,答应带他同行。走到了同安县潘塗乡,小贩说道:“我只到这里买海产干味。你要去厦门,可沿此海边大道直行,到了集美过渡就是厦门了。去陌生地要勤问路。俗话说,路在嘴上啊”!洪龙章再三道谢,辞别了那小贩,迳直往集美前行。到了集美,果然有码头,就乘渡船到了厦门。

1650522742530452.jpg

▲清末,往返于厦门—集美的木帆船

渡船上碰到一个好心人,问龙章道你挑的什么东西,去厦门干啥啊?洪龙章告诉他,本人来自泉州府南安县,有自产熟花生,想到厦门卖钱,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地方合适。那人告诉他,厦门人流最多的地方是大轮船的码头,熟花生是零食,在那里肯定有生意。洪龙章大喜,下了轮渡顾不得吃饭,立即问路赶到大码头,果然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十分热闹。当晚在码头随便睡了一宿,天亮就在码头找个地方把两个竹箩筐摆起小摊叫卖“咸水土豆(花生)”。

洪龙章虽说初次做生意,却很有本事。他用竹篾条扎成几个圆形小箍,在箍里放满花生,一箍花生卖5个铜钱,大家看这小伙子做生意实在,都来买他的花生。洪龙章嘴巴勤快,打听到集美附近的灌口镇农民有花生卖。自己带去的花生卖完了,就到灌口镇收购,再来厦门码头卖。

洪龙章听说,这码头的轮船最远的航线是上海。于是他壮壮胆,想去上海闯闯。便准备了200多斤熟花生,登上去上海的轮船。有了在厦门做生意的经历,胆子大了,到了那个完全陌生的大都会,他一点也不慌张。找到了一条最繁华的大街,就开始摆摊做生意了。

上海毕竟不同厦门,商铺店面大,气势也豪华。在人家店门口摆摊,有的店主就不高兴,撵他走。也是他好运,有个好心的店主见他摆摊被撵,无处栖身,就叫他来自己的店口摆摊。说也奇怪,洪龙章在他这位老板门口做生意,不但没给他带来什么影响和麻烦,反而使他的生意更好。这在洪龙章本人是没有觉察到的,他只觉得自己老是在这位老板店口做生意,多多少少对人家会有些影响,不好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就挪个地方去摆摊。这样一来,那位老板的生意也萧条了。老板心想,那个卖熟花生的南方小贩,无疑是个贵人,他在我店门外摆摊,我的生意就兴旺,他一走我的生意反而不好了。赶快去找到洪龙章,请他还是来自己店门口做生意。果然洪龙章一来,生意又好起来了。

老板发现洪龙章做人很诚实,又勤快,便和他聊起了身世。洪龙章也不隐瞒,把自己家庭情况如实相告。老板说道:“既如此,你也不必再做小买卖了,干脆到我店里当伙计,帮我打理生意,我自不会亏待你”。洪龙章大喜过望,就成了这家店铺的雇员。进店以后,洪龙章认真守职,老板的生意也更加兴旺。

老板寻思,这洪龙章不是一般人,显然是一位“贵人”,好运随身,走到哪里就给哪里带来好运,千万不能让他走了。就对洪龙章说,你来我店里已经三年了,帮我做了很多事,我决定把店铺的股份拨出四分之一给你,以后你就好好在我店里经营,将来成家立业,过上好日子。就这样,洪龙章由打工的伙计变成了商店的股东,工作也就更加卖力了。之后,老板为洪龙章寻了一门亲事,结婚成家。


第三章 发迹上海滩

洪龙章的事迹,在上海工商界慢慢地传播开了,就有人邀请他入股合做生意。洪龙章经过观察,入股好几家商铺。

从此洪龙章的家财慢慢壮大了,成了上海商界有名的老板,被称为成功人士,商界奇才。他出入上流社会,结识政界的官僚,在上海的许多泉州同乡也找上门认亲了,还推举他担任上海泉州会馆的理事。他的名声,也从上海传回泉州。

1650526192625251.jpg

清末上海滩之繁荣景象

有一天,洪龙章看着随身携带的祖师公香火,想起当年曾在岩洞向祖师公许愿,如果有出头的日子,要重兴庙宇,重塑金身。这才动了思乡之念。正要成行之际,又有朋友来介绍,台湾有笔生意,需要较大笔资本,别人做不起,建议洪龙章接手去做。回乡之事只好耽搁。

洪龙章到了台湾,见了朋友介绍的商人,谈起生意的事,果然是一宗大买卖,于是在台湾逗留了二、三个月之久,不但生意顺利,还纳了个二姨太。回归上海之日,不但钱包赚得满满,还抱得美人归来。

人最怕是发了大财,周围奉承拍马的人多了,就容易忘乎所以。洪龙章台湾发财归来,整日应酬各界名流,竟把回故乡叩谢祖师公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还是最早容他在店门口摆摊的那位老板提醒他:“洪先生不是常说你能发迹全靠家乡祖师公庇佑吗?现在功成名就,应该回乡践行诺言为祖师公重塑金身才是!”一句话让洪龙章如梦初醒,把一切店务交代正室夫人打理。打点行装,携带二姨太踏上回乡之路。二姨太是台湾人,风俗民情与闽南相同,自然很乐意和龙章回归泉州一趟。

他们乘船沿大运河南下,一路观赏江南风光,入闽之后,又辗转省城福州逗留,旅途十分快意。到了泉州,早有地方士绅摆宴接风,郡守府官也来拜访,忙碌应酬数日之后,包租了一艘帆船,沿西溪逆流直上英山乡。宽阔的西溪江面,金风习习,洪波激荡,艄公高高扯起风帆,帆船沿着宽阔的江面逆水顺风而行,艄公手掌着舵,哼着闽南山歌,显得十分轻松。洪龙章面对两岸翠绿的甘蔗林,看到亲切的故乡,想起当日身无分文,跟着挑同安担的小贩穿越吾峰深格的原始森林,独身闯荡厦门岛,打拼上海滩,不知吃了多少苦楚。如今轮蹄舟楫,衣锦还乡,不禁感慨万千。到了英溪口的埔姜林码头,已是廿七都英山地界,早有堂亲在码头迎候,帮忙搬运行李财物,接回鹭芸村。

次日,洪龙章设筵宴请宗亲,拱手道,龙章此番回乡,一是叩谢祖师公庇佑之恩,重兴宝湖岩祖师殿;二是择地建屋,不只是为自己他日告老回乡有个住所,也是为了告慰祖先,光大祖德。有劳大家相帮相助。众乡亲都说道,此系善举!叩谢神恩,光宗耀祖,都是大事,祖师公会保佑你更加发达的。俗话说,有钱好办事。当下,宗亲们有的帮忙择地,有的帮忙筹备建材,红砖白石去泉州采购,黑瓦青石则在英山本乡订制。又请得本乡董山村薛厝一名姓薛的大木师傅为工程总师傅。图纸“寸白”由薛大木制订,一切泥水、开石、石雕、细木、砖雕等各路师傅悉听薛大师傅调度。薛木匠祖传三代大木工艺,擅长楼台宫观及“皇宫起”的大厝。又请来江西赣州地理先生勘地,一切紧锣密鼓进行。

这时距洪龙章只身去厦门卖花生,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当年16岁小子,现在是36岁的壮年大财主了。时在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金秋。

话说洪龙章即将从上海启程回乡时,曾宣扬此行回乡专为叩答祖师公神恩,重兴宝湖岩,建造祖师殿。那些洪龙章参有股份的商铺,老板念及和洪龙章合伙以来,生意顺畅,感觉也是沾了祖师公的恩泽,都很慷慨捐银襄助。洪龙章带回英都的银子,有一部分是上海商家赞助宝湖岩重建工程的。


第四章 刘知县受托

翌年初夏,上海有一姓刘名枢的新科进士,授福建省安溪县正堂。启程赴任之日,亲朋好友一同设宴为刘枢践行,其中一位经商的朋友说道:“洪龙章此行回福建为宝湖岩建造祖师殿,上海商家多有赞助。我等曾听洪龙章讲过,安溪县城距离英山乡不过30里之遥,且有西溪河运,交通方便。刘大人到任如有闲暇,有劳代我们去察看工程进展”。刘枢说道:“有这等好事,刘某敢不从命。我有幸受命入闽知安溪县事,当亲到宝湖岩朝拜,顺便察看祖师殿建造情况,转达汝等善信记挂之心”。

1650526457333453.jpg

▲安溪县大堂之对山——笔架山

刘枢到安溪之后,前任知县赖俊升移交公事完毕。刘枢言及上海亲友嘱托之事。赖俊升拍手道:“枉我在安溪任职三年,竟然不知附近南安县英山乡有座岩寺如此灵验。刘君受嘱前往访胜,此乃雅事,赖某愿陪汝一行”。又说:“安溪县大堂面拱笔架山。英山乡在笔架之阳,系南邑文明郁集之邦,英豪之气间世而出。值得登临访胜”。原来赖俊升此次离任安溪是就近平调,时间并不紧迫。当下派了一艘官船,两人走出了县堂大门,只行一箭之地便是南门码头,官船已在等候。两人登舟坐下,艄子喊声“开船喽”!一路顺风顺水,不用半个时辰就到了埔姜林码头。随从侍候二人登岸,早有洪龙章亲自带了两顶大轿在岸边迎候,主宾寒暄之后,上轿直上龙湖山麓宝湖岩。到了祖师殿建筑工地,刘知县见几位泥水匠正开挖地基,工地上堆了些梁柱之类的木料。便对洪龙章道:“刘某受亲友嘱托,前来宝湖岩访胜行香,顺便察看宝殿重兴事项。洪先生须知此项工程关系沪泉两地多人厚望,也是答谢神灵的酬愿善举,望自谨慎行事”。洪龙章听得刘知县话中有话,话外有音,觉察刘知县明显对工程情况不甚满意。忙解释说:“祖师公是我救命恩人,兴建寺宇,是我当年许愿,自当恭敬从事,更何况有上海诸多仁兄鼎力襄助,洪某敢不兢兢业业!只因一年来多雨成灾,延误工期,木石诸多材料尚未筹齐。料想今年秋后即可顺利施工。

1650526493140843.jpg

▲赖俊升、刘枢题匾:宝湖古地

两位知县站在祖师殿大门位置向前瞭望,但见峰回路转,山川形胜,气象万千。刘枢不禁连声赞叹:“天下名山僧占多,此言果然不谬。他日我致仕归田,若能寻得似此仙境般的山间一偶,结庐躬耕,此生无憾了”。赖俊升说:“此乃福地洞天,本属神仙居所,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享用也”,说罢两人抚掌大笑。洪龙章早已叫人捧上文房四宝,请两位题写寺名。刘枢拱手道:“刘某是后学,理宜赖兄提笔”。赖俊升谦让再三,对洪龙章道:“宝寺的寺额,应由南邑贤人、英山硕彦题写才是”,挥毫题写“宝湖古地”四字,然后两人分别在下款署上自己的姓名,都不题职官衔。赖俊升道:“菩提祖师精通三教诸子百家。我等碌碌凡人,岂敢在佛前炫耀虚衔?!”刘枢连声称是。当下洪龙章吩咐族人把二位大人的墨宝收好,交付木匠雕刻制匾,等待大殿落成张挂。这就是当年安溪二位知县同登宝湖岩的雅事一桩,传为美谈。


第五章 苏廷玉题联

洪龙章送别二位知县之后,急急找来薛大木师傅,请问有何办法把宝湖岩原定的规格改一改,改得高大一点,否则他日上海那帮朋友如果真的来参加落成开光,见此规模可能会不满意。薛师傅说:“梁、柱、椽、檩均已按原定尺寸剪料,如要更改规格,只有重新采购木材”。洪龙章心痛银两,叫薛师傅多多想办法,想个两全之策。薛师傅道,为今之计,有一个最省钱的办法,能够把祖师殿抬高,让其显得挺拔高峭,但拓宽规模是不可能的。龙章忙问何计,薛师傅说,将大殿所有石柱础,各再加上一个石柱础,可增高9寸,又在柱顶的斗拱上各加一斗拱,可增高8寸。如此,整个大殿的屋面可抬高1尺7寸,再让泥水师傅把燕尾翘脊弯度上扬,又可给人增高1尺多的视线感觉,此为最省钱之策,只是此举并无先例,纯属应变,不得已而为之。工匠们须得用心施工,否则弄巧成拙。洪龙章一听,大喜过望,连声道,有劳大师傅,洪某自有重谢。这就是南安西部闻名的宝湖岩祖师殿所谓“珠叠珠,斗叠斗”的特殊结构,后人来此参观,无不赞叹薛大木匠的智慧和创造性。(石质柱础闽南语称“柱珠”)

1650526849680074.jpg

▲“珠叠珠”(石柱础上再加石柱础)

古语说,富贵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出身贫寒的洪龙章也是如此。此行回乡明明是重兴庙宇,报答神恩,却在一片阿谀奉承声中,昏了头脑,忘记初心。经朋友介绍,再纳了一位小妾。这门亲事是高门大户的千金小姐,虽然长得漂亮出众,却是个过惯了富贵生活的娇小姐。龙章只迷于她的美色,对其女德无所了解,匆匆就娶了过门。心想现在有了三门妻室,一栋大厦不好安置,本来拟建一栋,现在改变主意,欲建三栋了。私心一来,就容易忘恩忘本。洪龙章大部分精力都忙于三栋大厝的买地备料等事务,本来拟建一栋大厝,现在增加了两栋,当然影响了宝湖岩大殿的投资计划。直到刘枢提起上海亲友相托来看宝湖岩重建之事,洪龙章才着急,急忙请薛大木匠商议应对之策。

道光二十年(1840年)金秋,三幢大厝和宝湖岩祖师殿终于进入了装饰的收尾阶段。

新建的宝湖岩祖师殿虽然规模不大,但薛大木匠采用“珠叠珠,斗叠斗”的特殊工艺作为补救措施,果然显得挺拔高耸,挺秀于青山绿水之间,寺宇与山峦和谐相处,别有一番风韵。

三栋大厝更是精雕细琢,木雕、石雕、砖雕、剪瓷雕、泥灰雕各种工艺都十分精细,令人叹为观止。给三姨太盖的那栋大厦,还附有精细的“梳妆楼”一幢。

1650530366272778.jpg

▲一代名宦苏廷玉画像

工程接近尾声,落成庆典在即。洪龙章想起岩寺及三栋大厦的抱柱对联都尚未请人题撰,此时有人报说任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的苏廷玉致仕回乡,在府城泉州定居,急忙亲自上门求字。苏廷玉读过《泉州府志》,知宝湖岩是南安廿七都著名“七岩”之一,又听说洪龙章是商界精英,慷慨捐银复兴古刹,欣然答应。当下即与洪龙章一同乘船到鹭芸村观光,先看了宝湖岩,再看三栋私宅大厦,当夜留宿于鹭芸村。次日,苏廷玉为宝湖岩及洪龙章的三栋大厦分别各题撰楹联2副。洪龙章连声称谢,吩咐交与油漆工匠把苏先生墨迹认真描上抱柱。

1650526911114257.jpg

1650526908827501.jpg

▲宝湖岩祖师殿保留了苏廷玉的撰联

1650526932941018.jpg

▲苏廷玉为洪龙章大厝题联手迹:"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三栋大厝的大厅抱柱对联经风历雨现在俱已残缺不全,十分可惜。只有宝湖岩祖师殿二副楹柱联的联文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文曰:

慈悲广运法无边读三昧弥尊三宝

色相俱空尘已净洗五香何藉五湖

宝殿拟大雄此地无非佛

湖源通上海其间即是仙


第六章 梦幻梳妆楼

苏廷玉在第一副对联中,阐述了他对拜佛修行的理解。“三昧”是佛教术语,是从梵文音译成中文的。它的含义是通过修行而达到的寂定心境。上联意思是,认真钻研佛学,得到了真谛,就会更加崇拜“三宝”了。(佛教的“三宝”指:佛、法、僧。佛是已经成就圆满佛道的一切诸佛,法是诸佛的教法,僧是依佛教教法如实修行的出家沙门)。“色相俱空”是大乘派佛教的重要思想。苏廷玉认为,修行达到色相俱空的境界,就是佛教智慧的开悟。达到这种境界,也就不必拘泥于“浴佛”礼仪形式是否隆重了(“洗五香”即寺院僧人在每年四月初八用五种香料泡成香汤“洗佛”的礼仪)。

洪龙章不懂得这些深奥的佛教理论。他最兴奋的是,苏先生在联中赞美了“湖源通上海”的传奇历程。寻思道,是啊!当年若非神仙襄助,我洪龙章哪有今日似锦年华!十分高兴,重谢了苏廷玉。

次年春天,宝湖岩及三栋大厝同时宣告竣工,洪龙章为菩提祖师重塑金身,延请高僧大德隆重举行开光礼仪。又请了一帮“正一派”道士来家安坛作法事,为三栋大厦“镇宅”。洪龙章的三位夫人各人安置一宅,三姨太出身富家,安置在有梳妆楼的那栋大厝。庆典期间,宾客如云,酒筵一席接着一席,还请了九甲戏班来搬演大戏。三姨太爱听南曲,龙章又请了一阵弦管先生在梳妆楼下演奏南音,闹哄哄忙了10多天才告平静。大太太惦记上海生意,过了农历年就携儿带女回上海了。二姨太无出,她已习惯了上海的生活,随大太太回上海,助理店务。

三姨太出身富庶家庭,自幼娇生惯养,入门以后洪龙章为她置了佣人使女,内外打理生活。她还有个自恋怪癖,喜欢打扮。听说厦门有卖进口的玻璃大镜,就要洪龙章派人去厦门买了一面,整天对着大镜涂脂抹粉,自我欣赏。自称每日要照18次镜子。她除了打扮,一切家务全然不管,天天过着锦衣玉食的奢华日子,洪龙章还置了几十亩良田让她掌管,出租生息,以供家庭日常费用。三姨太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咬着金汤匙出生的小子,和母亲一样,从小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不懂,也不认真读书,毫无上进心,结交一些纨绔子弟,挥金似土,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三姨太母子所作所为,洪龙章懊悔不及。所幸有贤惠妻小在沪,对三姨太渐生厌弃之心,后来索性在上海居住,不回老家了。

三姨太母子过惯了奢华的生活,坐食山空。后来上海那边丈夫不寄银两,就变卖田产,田地卖完卖大厝,卖到最后只剩梳妆楼,就典当抵押借债,最后梳妆楼也归债主所有。当年万贯家业,到头来败得精光。

1650530569138045.jpg

1650530043240977.jpg

1650530046710454.jpg

1650530049183143.jpg

历尽沧桑的洪龙章鹭云三幢大厝

光阴荏苒,历180多年变迁,三栋豪华的古式大厝,数易其主,居住的都不是洪龙章的后人。梳妆楼则毁于一场大火,雕梁画栋,顷刻化为灰烬,曾经的繁华富贵都成了如烟往事,梦幻一场。

1650530147634933.jpg

1650530150132417.jpg

1650530154319295.jpg

1650530157109920.jpg

1650530160299802.jpg

1650530163139857.jpg

▲精美的木雕、彩色陶瓷砖雕,令人叹为观止

洪龙章再也没有回过家乡鹭芸,他终老于上海。儿女都在上海成家。他们的后裔现在怎么样了?这也成了英都洪姓宗亲族裔记挂的心事。这种记挂一代传一代,至今仍然时常有人提起。

洪龙章捐建的宝湖岩祖师殿,在改革开放的中兴盛世,得到完善的修缮保护并不断扩建,已经形成了规模宏伟的寺庙建筑群,非常壮观。可惜的是,苏廷玉手书的对联墨迹在修缮时没有拓了下来,联文虽在,字迹已不是苏廷玉原书,成遗珠之憾。

1998年4月,南安市人民政府宣布宝湖岩祖师殿为南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边环境也更进一步绿化美化,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景名“宝湖洞天”,入选“翁山十二景”。


附:【人物小考】

洪龙章 福建省南安县英都翁山洪氏东三房十九世裔孙,“孝”字辈。约生于清嘉庆二年(1797),卒年不详。在上海经商。曾重建宝湖岩祖师殿,及三栋私宅。后来居上海。

赖俊升 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十一年(1831)任福建省安溪县知县,在任三年(《安溪县志》有载)。

刘枢 生卒年不详。清道光十四年(1834)任福建省安溪知县,在任一年(《安溪县志》有载)。

苏廷玉(1783——1852)福建省泉州府同安县人,清嘉庆十九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松江知府、山东按察使、四川按察使署布政使、大理寺少卿等职。道光二十年(1840)致仕,退休后居泉州府城通政巷,捐建文昌庙、尊经阁等,并撰写通淮关岳庙《觉世真经》《元妙观碑记》《泉州武帝庙碑记》等。著有《从政杂录》《亦佳室诗文钞》等。

薛木匠 姓薛,名字失传。是清代英都著名的大木师傅,居董山村薛厝(即今民山村团结村民组),生卒年不详。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