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良山村史村情四十问(之三)

2020-10-30 14:26:52   来源:   

(21)在秋芦发现的《先考鸣玉公行述》,有什么存史意义?

《先考鸣玉公行述》是杨厝华侨洪鸣玉逝世后家人为他写的“生平记事”。这篇记述华侨生平的文献,记载了清末光绪乙酉年(1885)英都遭受大旱灾民不聊生的历史事实,还记载了光绪庚子年(1900)泉州鼠疫症流行,人一经传染,二日就死亡的惨状。这二则晚清年间的灾情和疫情的真实记载,弥补了正史的不足。

图片11.png

▲珍贵文物《先考鸣玉公行述》

(22)云从古室为什么不称寺院而称为“古室”?

云从古室前身是禄寿院,建于五代后唐年间,至今已有千年历史。那么为什么不称寺院呢?因为有个嬗变的过程。禄寿院曾经倒塌重建,和龙兴宫合并,南宋端平年间有个儒生在这里设馆教书,后来就以云从古室命名,成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多元宗教融合的典型。现在云从古室有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观世音菩萨殿,这是属于佛教的。还祀有清水祖师,本是佛教的俗神,又融合了道教元素,每年举行“割香”等活动,由道士主持法事,成了佛道参半的神仙。还有魁星公,这是主文运的民俗神,也是儒教的遗存。注生娘娘,也是民间信仰的“送子观音”,纯属于民间信仰神祗。总之,云从古室兼祀诸佛众神,融合了多元宗教信仰的多种元素,蔚为大观。

(23)云从古室历史这么悠久,有什么文物吗?

有。现存宋代的和尚塔墓和师姑塔都是南安市级文物。还有铸铁云板一块。

QQ图片20201030143022.png

▲左:和尚塔墓,右:师姑塔

图片13.png

▲铸铁云板

(24)宝华殿属于什么宗教?

位于高闾的宝华殿,是英都现存唯一的纯道教宫观,奉祀的“五谷仙”(即神农氏)等“九位大仙”,都是我国道教尊奉的神仙,历史悠久。

(25)为什么把云从古室称为“翁山文化的发祥地”?

云从古室自南宋端平年间云从先生来此设馆教书以后,薪火相传从未间断。至元朝,翁山洪氏六世祖(西轩)洪旸道在这里创办龙山书院,是英都洪氏第一所乡村馆学,此后逐步发展到全英都各村。

(26)为什么东五房六世祖厝是洪承畴的故居?

位于霞美的东五房六世祖厝,是翁山洪氏东轩六世祖洪新纶分居霞美所建。洪承畴的祖父辈家道清贫,并无自营建房,洪承畴从小就住在祖厝,所以说霞美的东五房六世祠是洪承畴的故居。洪承畴的故居还有一处,在北京的东城区方砖厂胡同路北,那才是洪承畴的府第,但早已因市政建设而无觅踪迹了。现存北京南锣鼓巷59号,也被认为是洪承畴的故居,实际上是洪承畴在北京祭祀祖先的祠堂,尚完好。

(27)为什么坂埔古厝会成为国家级文物?

坂埔古厝比同为国家级文物的官桥蔡氏古民居早建一百多年,但其中的木雕、砖雕、石雕都达到当时最高的水平,大门的垂花木雕(俗称“吊筒”)、大厅两厢的木格屏风、厅顶的“鲤鱼化龙”等木雕,都体现当时的精湛工艺,令人叹为观止。连抱柱上挂的“联板”都中规中矩,做得很精细。各种柱础,无论是辉绿岩还是花岗岩,无论是圆形、鼓型、六角形、八角形、四方形,雕刻的各种吉祥物都栩栩如生。砖雕的图案线条流畅,寓意深刻。每一件都是宝贝。坂埔古厝呈L型排列,形成独具风格的民居建筑群,历经230多年风雨,一代代人接力传承保护,基本上保留了完整的格局,非常难能可贵。保护了这一闽南山区民居建筑的“大观园”,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项功德,对子孙后代的好处将历久弥彰。

图片14.png

▲坂埔古厝

QQ图片20201030143049.png

▲精美的木雕、砖雕

(28)除了云从古室的和尚塔墓和师姑塔,良山村境内有什么历史墓葬?

翁山洪氏二世祖妣墓,俗称“洪娘仔”墓。位于良山村下库龙潭飞石洋。坐乾向巽兼亥巳。该地1958年被平整为耕地。2006年由翁山洪氏家庙管理委员会组织专人勘察探查,按原址原穴位复建。新造墓碑。

翁山洪氏三世祖妣蔡氏墓,在坂埔自然村的龙船埔尾。建于明万历年间,典型的明墓风格,墓前立有神道碑,是保存完好的明代古墓。

(29)良山村的“馆”那么多,它们都属于什么宗教?

良山村各自然村都有当境神庙,但有很多是以“馆”命名的,既不称寺庙,也不称宫殿,如:池头有“三忠馆”,秋芦有“浮田馆”,霞美有“凤山馆”等等。这些馆所奉祀的都是民间信仰神,不是属于佛教的菩萨,也不是属于道教的神仙,传说是古代忠良正直的官员殉职或蒙难后被玉帝敕封为“代天巡狩”的王爷,又俗称“王爷公”。王爷神崇拜是闽南独有的民俗信仰,随着移民传入我国的台湾省及南洋诸国。王爷神崇拜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崇尚正义、惩恶扬善的愿望,因此都奉为“当境神”。

(30)良山现代的小学教育始于何时?

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新学。以洪氏家庙东西轩分别创办培英学堂和育英学堂,这是英都现代教育的肇始,后来又创办翁山侨立学校(即今英都中心小学的前身),当时良山的子弟上小学是要到英都镇区的,很不方便。1939年,良山、西峰的乡贤长者倡议,筹资创办“私立三狮小学”,校址借用坂埔古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三狮小学分析成三狮小学和球山小学,即今良山小学和西峰小学的前身。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