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都华侨1917年捐建翁山侨立学校
1917年印尼泗水华侨筹集大笔资金将培英、育英学堂合并,成立翁山侨立学校,这是南安县近代史上最早的4所新兴学校之一。1946年抗战胜利,印尼侨亲捐赠一大批教仪器,支持家乡创办私立南英中学。1956年印尼椰城翁山社集资为南安三中捐建教室2间。同年,印尼、马来西亚华侨50多人捐建英都医院门诊部一幢,住院部一幢。1975年印尼椰城翁山社又捐建英都医院手术室一幢3间。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方面,1952年10多位印尼侨胞集资兴建南光水电厂,装机容量为12.5KVA,除发电供镇区照明外,还兼营粮食加工,这是南安县历史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开创英都电力新纪元。1959年又有印尼侨胞集资兴建英都影剧院,为南安县最早的3座乡镇级电影院之一。印尼华侨洪福兴还多次捐资修建家乡民山村的水利工程和农村供电线网。
改革开放以后,英都华侨爱国爱乡的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1979年以来,英都华侨捐资捐物兴办教育、文化、卫生及慈善公益事业达三千多万元人民币。捐资项目包括南安三中教学楼、英都中心小学、霞溪小学、良山小学、龙江小学、大新小学的教室及教学设备,新加坡华侨洪恩惠独资创建恩惠中学。南安三中的印华楼、国厦楼、国厦科技楼、英都中心小学的恭兰楼、国兴楼、福兴楼、继承楼都是这个阶段华侨捐建的。还有洪恭兰发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华侨捐建英都华侨大厦。各地华侨捐建英都医院各项设备,助建乡村公路以及修复文物古迹等等。可以说,英都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到处都有华侨的捐资,闪烁着华侨爱国爱乡的思想光辉。直到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华侨仍然在为英都的经济建设发挥作用。近几年来,英都籍侨胞、印尼著名企业家、“世界船王”王盛本三次访问申鹭达股份公司,促使申鹭达卫浴洁具走进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