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先贤勋业榜】洪启范出奇兵解安溪之危

2019-02-26 15:36:09   来源:   

作者:榕光

清朝定鼎之后,由于台湾问题尚未解决,福建沿海社会并未完全平静,从顺治到康熙初,内地山贼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并和海上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郑氏武装势力互相勾结,遥相呼应,频频骚扰,造成社会不安。清康熙版《安溪县志》如此描述当时的状况:

(顺治)五年戊子以后,山寇倚乎海兵,借派饷为延掠者,盗伙烽起,邻里秦越。

“秦越”就是不相往来。形容当时人人自危,邻里之间都不敢互相联系,可见当时治安形势之严峻。

安溪这拨猖狂的“山寇”,就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占山为王,到处抢劫骚扰百姓的土匪,他们不但为害安溪,还纠集南安山区的零星匪徒,窜到英都作案。康熙十六年,安溪山寇陈申、李复贵,率众来英都抢劫,放大火烧毁五世祠西轩和石狮祠,气焰十分嚣张。危难时刻,翁山十一世东轩五房裔孙洪启范挺身而出,组织乡兵300多人,在洞后寨集中操练,人人配置刀枪武器,全副武装。由于他辈分高,公认为族长,有崇高威望,又有组织能力,被推举为 “寨长” “练总”。他治军有方,乡兵们训练有素,平时各自搞生产,夜间巡逻,有情况马上集中行动,多次击退、歼灭来犯山寇,“洪宝基斩廖丑”就是这段时间的精彩故事。从此,英都恢复平安、稳定的局面,被焚毁的五世祠西轩和石狮祠复建重光,乡亲安心发展生产,这都是洪启范的功劳。

洪启范不但担负起保卫英都一乡安全的责任,还曾经领兵击退围困安溪县城长达28天的“白头贼”匪军,成功地“解安邑之危”,为此他受到朝廷褒奖。

康熙十七年三月,“白头贼”蔡寅又率匪徒数千人攻打安溪县城,知县李钰率兵奋力抵御,双方相持28天,眼看县邑将被攻破,乃向州郡告急求救。朱中军率兵前往解危,由参岭(今安溪县参内乡)而进,被贼兵所阻,两兵相持。得知此情况,洪启范亲至军营向朱中军建议,由英都乡兵从英格居高临下突袭,出其不意,即可解危。朱中军采纳他的意见,亲送至门外笑道:你我平时欢若兄弟,执手言欢。但军中无戏言的。洪启范道:如不胜,愿接受军法处置。随后,以英都洪氏乡兵为前锋,带领泉郡州兵夤夜出发,乘春雾弥漫之际居高临下突袭,贼兵毫无准备,溃不成军,死于坑谷者无数,一鼓而捷解安溪县之危。为此,泉州府申报朝廷,赐匾一方,御旨褒奖洪启范“奇谋匡国”。

此事在乾隆版《泉州府志》第五十六卷“国朝捍卫”中有详尽记载,乾隆版《武荣翁山洪氏族谱》在洪启范的行状录中也有记述。

洪启范生于明崇祯癸未年(1643),卒于康熙庚午年(1690),享年48岁。他的一生虽然不长,却在危难时刻保乡安民,功业昭彰,名标青史。

(参考文献 : 乾隆版《泉州府志》卷之五十六;乾隆版《武荣翁山洪氏族谱》之“十一世东轩五房”;康熙癸丑版《安溪县志》第十二卷;乾隆丁丑版《安溪县志》卷之十。)

【榕光工作室最新出品,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1.jpg

1 (1).jpg

1 (2).jpg

(泉州府志)

1 (3).jpg

(武荣翁山洪氏族谱)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