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洪承畴读书处溪益学馆

2013-11-07 13:29:21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溪益馆在英都镇霞溪村的溪益自然村,全称应为:溪益学馆。是开清重臣洪承畴童年的读书处。

  古代教育有官学和私塾两种体制。官学是官方创办的,有县学、州学、府学等。私塾是民间创办的,是学子进入官学之前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私塾有家塾和馆学之分。家塾是富有人家请教师到家里来教子弟读书。馆学即宗族、家族创办的集中教习子弟读书的一种形式,那场所就叫“书房”或“学馆”。前面都冠以地名,如:“××书房”,“××学馆”。

  溪益学馆(俗称溪益馆)是英都洪氏东五房于明代创建的。据东五房的族谱记载,溪益学馆创建于明嘉靖丁未年(1547),是由东五房的洪恒轩创建的。恒轩,字师厚。族谱称他,“性敦厚,重育才”。他首倡在溪益村建学馆,办村学,并任馆东(相当于现在的校长),聘请泉州名师周舆同执教。明万历年间,由族中秀才洪有助继任馆东。明清两代溪益馆学风严谨,闻名遐迩,人才辈出。据记载,东五房在明清两朝,经溪益馆启蒙而中秀才48人,中举人6人,拔贡生12人,中进士3人。其中,有明万历壬辰科进士,授工部郎中、广东屯盐按察使洪有助;明万历丙辰科进士,清代开国重臣、武英殿大学士洪承畴;清顺治乙未科进士,授礼部主事、太常寺正卿洪士铭。

  溪益学馆的建筑,既体现了乡村馆学建筑的制式,又保留了闽南红砖建筑的特色。馆面阔三间二进,大门位于左边。据说,奉祀至圣先师孔子牌位的地方,只有文庙(县文庙、州文庙、府文庙)可以正中开大门,乡村学馆是不可以正中开大门的。正中部位为花窗。整个建筑体现了明代闽南红砖建筑的特色,溪卵石墙裙,红砖包土坯墙。中厅奉祀孔子牌位,为教师讲学授课之所。并有护厝,供教师住宿。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1990年,泉州市建设委员会、泉州历史研究会的一批研究古建筑的专家、学者考察了溪益馆,确认溪益馆是泉州地区硕果仅存的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明代村学建筑,是研究古代建筑史、教育史的重要文物,建议妥加保护。国家清史委的领导、专家,各地清史专家、学者多次莅临参观溪益馆,高度评价溪益馆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1998年4月,南安市人民政府以“南政(1998)综96号”文件公布溪益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的建筑面积110.5平方米。2001年英都镇政府在实施“溪益别墅区”的新村建设中,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抢救性修葺,使溪益馆得到妥善保护。

  溪溢馆是我国目前发现硕果仅存的明代乡村馆学建筑遗存,同时又因其是清代开国重臣洪承畴少年读书处而蜚声海内外,弥足珍贵。近年来,慕名前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声名进一步远扬。

诗歌:溪益馆书声

(作者:榕  光)

透过花窗,

依稀可见当年塾师刻板的面孔。

还有那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发奋攻读的农家小孩。

 

之乎者也矣焉哉,

春夏秋冬去复来。

一代代学子从这里走出,

一棵棵小树长成栋梁材。

 

今天,

孔夫子依然在厅堂上颔首微笑。

他慈祥地注视着,

莘莘学子昂首迈向未来。

   

相关热词搜索:洪承畴 读书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