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诗文选萃】洪明森:时代回音 人生感悟 ——读洪天平散文有感

2024-12-09 10:42:28   来源:   

“写作只是出于热爱,当时还跟写过7、8年的高考作文。许多年以来,写作早已成为生活的一种乐趣。”洪天平在一次接受《海丝商报》记者访谈中这样说。10多年来,他笔耕不辍,淡乎名利,著有《向远古致敬》、《富殇》、《不对称之美》、《荷之物语》、《铁铺往事》等200篇文章,40余万字另外还有1000多首诗歌。其中,曾有作品入围闽南网征文,几十篇作品刊登于《泉州文学》、《海丝商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瓷都德化》等媒体。

微信图片_20241209104450.jpg

洪天平大部分的散文作品我都拜读过。他总是举重若轻地站在一定的高度去采撷时代的浪花,他的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仅是在描述生活,更是通过生活反映时代、思考人生。一叶知秋,观一斑而知全豹,以下容我聊作一段粗议浅论——

《惜别老楼梯》通过对老楼梯的描绘,将我们导入了那个充满记忆与感慨的世界。他写道:“老楼梯的每一级台阶,都仿佛是一个故事,诉说着过去的悲欢离合。”这种寓情于物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共鸣效果。

《扁担忆事》以扁担为切入点,巧妙地将我们带回到上世纪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的年代,那个荷满集体劳作和淳朴生活的非常岁月,以小悟大,见微知著。扁担,这个看似普通的劳动工具,在作者的笔下却幻化得灵动而富有情愫。

《骑小小车也逍遥》一文中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和深刻理解。将简单的活动赋予了深刻的意义。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使他的文字充溢着不俗的感召力和穿透力。

《石牛山走笔》在“泉州通”网上点击量达十几万之众,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将石牛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情以一种全新的写法,将不一样的镜头一一呈现,以小寓大,寄情山水,让读者恰如置身其中,感受一座与众不同的石牛山。作者这样的游记散文还有像《色彩的诱惑》、《踏流,白水洋》……这些文章不仅是一篇篇不可多得的游记,更是一次次难能可贵的心灵旅行。

《女人四十》一文中:“四十岁的女性已经完成了开枝散叶,繁衍生息的历史使命,身心重负悄然卸下。她们在岁月的洗礼下,逐渐积淀起不俗的韵味和诗意的情怀,成为了人生旅途中一道难以复制的风景。”作者以诙谐调侃又不失庄重稳健的笔触把“四十女人”描写得有血有肉,风情万种。

有了感性的充足铺垫,逻辑思维才有飞翔的翅膀。阅读洪天平的散文,掩卷沉思,仿佛置身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熟悉的是那些日常的生活场景和人情世故,陌生的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将这些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可见散文之美也可以是平民化草根性和接地气,不一定非要堆砌华丽辞藻。

《荷之物语》展示了荷花的形态、色彩和韵味,以物寓意,芬芳弥漫,更深入地挖掘了荷花所蕴含的精神内涵。据说当年他为了写荷花,夏天酷热难耐,他独自一人到荷塘“蹲点”,一连几天,从晨起到黄昏,细心观察和揣摩,才有可能用一帧帧珍贵镜头、诗意定格荷与莲的美妙瞬间。

《站在我家门口》让人犹如身临其境,被引进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镇之郊。摆摊卖菜的阿婆,上学的孩童,出殡的队伍,上医院分娩的孕妇……活生生一幅农村小镇的生活万花筒。而那位老乞丐阿秀,更是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坚韧与无奈。

《铁铺往事》一文中作者不仅描摹了师徒二人在铁铺中的劳作,还凸现了他们苦中作乐、游戏人生美妙生活的点点滴滴。

《你好,牛尾塔》和《妙哉,狮子岩》是两篇演绎家乡人文古迹的姊妹篇,原来小乡村大世界,底蕴深厚的山旮旯也藏有千年古寺古塔的原始风貌。它以独特的触角和深刻的思辩,向我们展示了牛尾塔与狮子岩的奇妙景象和背后的幽幽乡愁。

《古厝人家》是一篇洋溢乡土情怀和怀旧气息的文章。通过对“古厝、谷场、石槽、后沟和老井”等景物的铺陈叙述,将读者领进一个布满温暖和回忆的闽南乡村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文5000多字尝试无成语写作,而且居然刊登在《泉州文学》,不得不说,这种夹叙夹议、以物抒情的写法,作者可谓匠心独运了。就说他的《梅骨》、《兰馨》、《菊韵》和《竹节》分别刊登于县市两级报刊,若偶然不全偶然也。

纵观洪天平的散文,里边有着相当浓郁的杂文味道。历来以为杂文难写,因为它通常以批判和评论见长,难免语言讽刺辛辣,弄不好伤及“无辜”。像《井赋》、《肥皂与蜡烛》、《童言里的故事》、《乡村的葬之洗礼》、《权威及其定论之虞》、《秋庚其人》、《锅底之冤》等等,洪天平都能把“唇枪舌剑”拿捏到位,虽猝不及防却恰到火候。不敢说波澜壮阔,起码也是荡气回肠,反正我看了是既爽又惊且佩服。

洪天平先生的作品涉猎广、涵盖宽,多融有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人生的独特思量,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置身于那片诗意盈盈和哲思绵绵的土地上。正如作者在《读砚》中写道:“一方砚恍如一段沧桑,一页历史,在你我的悉心研磨下徐徐地续写下去”。他的散文不仅具有时代的价值,更具有人性的魅力。

我和天平是邻居,他是我的长者、兄长、朋友,更是导师。因为我会电脑,他早期的作品有一些是我打字的,自然感悟较深。在祝贺他的作品即将成集付梓的同时,做为“老友”谨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一说。尽管肤浅,却是真诚。

                            

   洪明森

2024.7.8. 泉州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