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洪天平
此次游泰宁,之前并无写文章之意。可能是缘于闽南语“近香不闻香”的思维惯性,浑不知离身边不远、区区几百里处竟藏此灵山秀水。我深为泰宁城“离凡尘最远,和心灵最近”的境界折服,不觉浮生许多遐想,遂写此文,略抒感慨。
金湖拾萃
据传由于此地群山环绕蜿蜓起伏,土质中含金量高,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渗入地层,经周围山脉流淌入湖。这个淘金的过程,使得天然湖泊成了一个聚宝盆,大金湖因此得名。
我们乘船出发,荡舟于湖镜之上。时值上午,朝阳晖映湖面,波光粼粼处,但见山峦倒立林荫垂吊,舟行景移气象万千。由船窗向外,一帘翠绿满目葱茏,使人不忍眨一下眼球。
坦白说,在我走过的湖景里,还不见一处如此绵延数十公里的湖中有山,山亲湖水;断崖绝壁临湖,湖水深邃倚山;水映山之雄奇, 山衬水之幽静;山如泰岳之沉,水若秋月之澈。
不疾不徐的船儿行走于湖上,我们凭槛眺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远近山顶的名刹古寺和野寨神庙,给人几分庄重肃穆的神秘之感。还有松喧瀑鸣,虫鸟啁啾,更添山水灵性,难怪当代学者蔡尚思赞之为“天下第一湖山”。
当小船过猫儿山时,山石随角度切换而改变形状,猫的憨态让人称奇。还有三线瀑垂直而下,自由地溅起三股水花,犹如三龙戏珠;三剑峰直指云霄,桀骜地挺起三座脊梁,恰似三虎啸天。更有雄根石昂首苍穹不屈不挠,男傲女娇;双乳山匀称挺拔风情万种,男欢女爱。这一切,都来自于大自然的恩惠,也是大自然的杰作。
从出发到返回,我们倚船神游了六个多小时,可见湖之大水之长。据介绍整个湖山面积达十几平方公里,岸边景色之灵秀让人于不知不觉中淡化了时间的概念,变幻莫测的山水画卷让人于情感交融中忘却了疲劳和饥饿。一船人兴致勃发神采飞扬,仿佛眨眼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更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峡谷探幽
寨下大峡谷位于泰宁城东16公里处,我们自驾二十分钟就到了。下车伊始,只见寨门高耸古朴而森严。墙上的赤色泥土经岁月侵蚀,已见斑驳,看来这里该是人迹罕至,可谓养在深闺人不识了。
随着我们脚步的移动,眼前的景物已然让人无法平静,原始且真实的画面,充满诱惑,令人不忍拒绝。主题之明,切入之快,几乎没有铺垫也没有喧染,一切扑面而来,叫人有点始料而不及。
进入峡谷,伴着一股凉风徐徐拂过身子的是泥土和草儿的芳香,走进视线的是满眼的雾浓花瘦、涧幽水澈,这是时空积淀孕育出来的独有韵味。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在这里交融汇聚,近者几千万年,远的数亿年之遥。它们凝固、沉积、碳化,铸成千姿百态的形状,神秘而野性。
这里共分三条大峡谷,但我们行走其间,却惊讶地发现还有许许多多小峡谷穿梭而过,构成山外见山、谷中藏谷的奇妙景象。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一条条“线谷”,远远望去细如丝线,从峭壁断崖处飞挂而下。走近一看,一条直立的细缝足有几米深,分明从里边还传出潺潺的流水声,非常悦耳,我不能不惊叹“滴水穿石”的魔力。
幽深的峡谷,简直就是一条艺术长廊。大自然鬼斧神工,两边的岩壁就是两轴变幻莫测的壁画,只见处处呈现攀龙附凤、枯木寄青。问天崖直指苍穹,天书崖疑是天外来客所留,将军藤气拔山河,金龟岩恰似神兽伏关锁隘,好一派林中乾坤。
龙潭寻梦
顾名思义,九龙潭该是龙出没的地方。当我们驱车临近时,耳边便传来山涧的淌水声,而且声音来自几处不同方向,仿佛古乐合奏。果然导游介绍,九龙潭因为有九条婉蜒如龙的山涧水汇聚潭中而得名。
我们乘竹筏出发,船夫即是导游。船夫语言风趣,上来就不忘调侃:“九龙潭风景独秀天下无双。坐竹排悠哉游哉,你们可不要上排睡一觉,下排一泡尿,回家什么都不知道,那才冤死了。”
怎么可能呢,一上竹排,脚下与踩在水面没什么两样,人在其中如坐在一片荷叶之上,荡荡悠悠,亲水的感觉真好。随着竹排的移动,两岸的景色犹如电影胶片倒放,历历在目又转瞬即逝。
九龙潭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山环水抱曲径通幽。舟行其间,时宽时窄别有洞天,如探寻水上迷宫。宽处可供几十架竹排汇聚嬉戏,最窄处只容一舟行驶,展臂可及岩壁,让你可以触摸自然的脉搏,领略远古的神奇。一路上,每当两舟交会时,不管熟人与否无论男女老幼,都会互致问候,经常以打水花溅人一身以示友好,这又是一种别样的惬意。
整条水路返往需要一个半钟头,沿岸山水清幽,林木葱郁,奇岩层出,圣象叠加。仙女晒纱让人多情,犀牛探月使人憧憬,猩猩望潭叫人陶醉。它们栩栩如生,天造地设浑然天成,置身其间恍如走进一个梦幻的原始国度。
特别是当我们荡舟过龙吟瀑、根抱岩和风动石来到生命门时,轻舟徐徐似乎不走,竹排上的男女瞠目结舌,顿悟宇宙之生生不息源自于斯,惊讶人与自然原来如此和谐。此时,只有感叹没有羞涩,只有圣洁没有亵读,似醒非醒犹在梦里。
清溪揽胜
上清溪之所以有别于其他景致,除了其独步天下的灵秀山水之外,更与道教有关。相传西汉末年有一弃官之人来到上清溪畔,炼丹隐居,此后入山求道者络绎不绝,这里于是成为道教的传播胜地。
走近上清溪,我们立时有一种远古和深邃的感觉,想必这里从前该有一段人迹罕至的时空。而今映入眼帘的是溪流潺潺,波光四溢。两岸森林茂密,奇峰跋扈,峡谷溪涧峰回流转,徐急有序,让人啧啧称奇而流连忘返。
我们随竹筏逐流漂游而下,溪谷中银花飞溅,水击岸边石,石阻水起浪,好一幅诗画之作。此时我们已然忘了一身湿衣,只管陶醉于溪涧的千回百转,呼吸着时空隧道送来的古风,体味“山不言青自拥翠,水不炫秀也含情”的怡然,领悟“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
当竹筏荡过落霞壁、栖真岩时,此处豁然出现水流回旋,纵深山腹。出岩口时但见水帘倒挂,恰逢夕阳斜照,晖映出霞光万道,我们从心底叹服自然的博大。山水缠绕,空山幽谷,丹霞赤石,碧波绿水,绝妙地组合成绮丽多彩的画卷。
美好的景物总是深藏不露,上清溪就隐迹于这深山幽谷之中。这里堪称原生态的大观园,林中有白鹭、野鸭和飞鹰翱翔,溪涧有鱼虾、鸳鸯和蜻蜓戏水。如此虫鸣鸟啼鱼跃花笑,竹径松溪断崖飞瀑,在一段绵长的清冽的溪流之上,我们确实领略了闲云野鹤般的天趣,得到一次既是意料之中又是意料之外的心灵揽胜。
……
泰宁是个小城,从前名声不大;泰宁是个名城,如今名声在外。在中国七大丹霞地貌的山水圣地里,泰宁被人们发现在后。然而“好饭不怕晚”,初放的泰宁,后劲更足。
依山临湖,溪涧田园,丹岩碧泉,幽寨奇峡。鸟语蛙鸣的音符,追波逐浪的韵律。一个独有“离尘不离城,听潮观日月”的去处,更有“一朝踏入,穿越千年”的那一份感觉。
泰然宁静——这便是我泰宁之行的纯粹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