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诗文选萃】洪天平:田埂留缺

2023-03-27 09:54:07   来源:   

作者:洪天平

很小的时候跟在父亲后面看种地,见到新糊上泥的田埂一条条横平竖直错落有致,觉得好玩极了。等到田埂稍干的时候,小脚丫踩在上面,留下一串有趣的印迹,心里乐开了花。

走着走着,小小年纪的我心里有个疑问,就对父亲说,为什么好好的每条田埂都要留下一个缺口,难看死了又不好走。父亲告诉我,那个低下去一点的缺口是用来调节每块地的水位的,不能让水满到田埂上,那样地里的禾苗就会被淹死。我点点头,似懂非懂。

稍大点去水库玩时看了那个“溢洪道”,联想到父亲说的田埂缺口,它们两者应该是同一个道理,都是不可或缺的水位“安全阀”。想想水库的水要是溢到大坝顶上,那便是汪洋一片,大坝堤岸必被湮没且难以承受如此巨负,离灭顶之灾也就不远了。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禾苗生长之根。然而一切事物皆是辩证的,在一个客观的载体里,水并不是多多益善。有一次一位园艺师朋友告诉我,通常情况下在稻田里种树是不能活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似乎一下子融通了好多相关的逻辑关系。

你看那公园和道旁,园林师傅植树时大处设计个山坡,小处造出个土堆盆景,再不行最少也要在其周围挖一条水沟,为的是雨季来时能够排出多余的水分,保证树木干湿适度,快活地生长。当然了,我们看到的是工人师傅们精心布置的画面,把绿叶与红花呈现出来,把沟渠和管道埋于地下。

当你置身茶山,一定会被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绿色茶树所感染继而赞叹不已。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般茶园皆选在丘陵小山坡,梯状层叠,日照、通风和排水俱佳,利于茶叶生长。倘若把山头铲平了,种上去的茶树水分一定饱和充足,但除了阳光和空气受限之外,也会因长期浸泡而烂根枯萎。

这样的话,如果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大道理套在这里,我想或许也是可以成立的。岂知生活中事无巨细无不诠释着水之多寡得失的道理,只是人们总是习惯于极致和圆满,又热衷于较劲和超越,信奉那“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所谓人心牛肚是也。而事物到了末了却往往适得其反,因为使蛮力而出界了,因为咽得多真的撑爆了。

其实,我们智慧而温和的老祖宗早就留下许多至理名言:“钱银有数,生命得顾”,“七分茶八分酒”,“眼前留一线,日后好相见”,“竹子不开叉,怕要捅破天”。如今处处讲究“满上”,寻常可见茶满烫手,酒满溢杯,离“中庸之道”渐行渐远。难怪有些人在耳闻某君挣得盆满钵满,却嗜财如命,抠门到就连赡养父母也计日论顿,而一招走偏失去金山银山时,非但生不出恻隐之心,还在心底轻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应该不算人性的龌龊,也并非有悖“人祸勿喜,人喜勿气”的信条,而是人作为社会性呼唤“水面平衡”的本能之举,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单独活成一个星球。

还好苍天有眼,万物自律,大抵普遍遵循“满招损,谦受益”的古训。于是乎,你看那天底下的竹子虽直身挺立,却不忘把最上面的叶子低下头来,而那谷穗到了浆满粒黄时也总是弯下腰身,虔诚地恭请辛劳的农人前来收割。这方面,当属晚清名臣张之洞最为通达,他的“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给了世人许多启迪。

文章写到这里,我却厘不出该用什么题目较为贴切,忽然想到本文开头父亲说的田埂须留缺口的话,此时我算悟道了,那是“水缺”。“水缺”和“缺水”可不一样,一个主动修为,一个被动无奈。故而此篇小文就权且叫它“田埂留缺”吧。

微信图片_20230327095647.jpg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