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民俗探源】立春民俗的形成及其演变

2016-12-20 09:55:16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作者:榕光】立春是二十四节气第一个节气,是新的一年开始的标志。所以这个节气成为春季的重要节日。明代王象晋著作的《二如亭群芳谱》说:“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自秦以后,我国就一直以“立春”节气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量,都渐渐上升了,但实际上对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来说,这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IMG_3560.JPG

(古代的春牛图:春牛和芒神)

    在我国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春这个节气。据文献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接“立春”的仪式。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等大臣,出东方八里之郊外迎春,祈求丰收。后来,东郊迎春活动变成进入宫廷庆贺。据宋代的《梦梁录》记载,“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不但向天子贺春,官吏之间也互拜,共祝春天来临。至清代,迎春仪式已经成为全民参与的重要节日了。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前一日在首都北京,顺天府官员到东直门外迎春。功臣、武士、大臣,赴春场跑马比赛。至立春日,礼部向天子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向天子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称为“打春”。立春这一天老百姓不论贵贱,都吃萝卜,称为“咬春”。民间还有立春日吃春饼、春盘的习惯。

IMG_3559.JPG

    朝廷如此重视立春这一节日,这是皇帝提倡的,当然上行下效。古代泉州民俗也有迎春之举。据清代史料记载,地方官依例在立春前一日举行接春仪式。从涂门外的迎春亭用茅草和泥扎就春牛太岁像(水牛、牧童),迎入府衙,沿途仪仗执事,大小官员依次排列,军民百姓竞相围观,或抢春牛身上泥巴,或掷石子,当日各家设香案接春。

    康熙版《安溪县志》,记载了“鞭春”的习俗:

    鞭春。每岁先期造春牛、芒神于东岳宫。“立春”前一日,各官常服舆迎至县仪门外。土牛南面,芒神在东西向。至日清晨,陈设香烛、酒果。各官具朝服四拜,班首官奠酒者三,复位又四拜。各官执彩杖排立两旁,长官三击鼓毕,偕各官环击土牛者三,遂碎而退。

    这则史料详细记载了安溪县清代接春、鞭春的民俗。立春前就要在东岳庙用泥巴造春牛、芒神(太岁),立春前一天官员穿便服把春牛、芒神迎至县堂的仪门外。至立春日清晨,陈设香案,全体官员穿上正式官服,向春牛四拜,奠酒三遍,然后又四拜。长官击鼓三遍,带领官员执彩色木杖敲击土牛,把土牛击碎。这就是“鞭春”。

    鞭春、打春,都是表示春耕开始了。古代政府官员如此郑重其事地举行接春、鞭春仪式,是政府重视农业生产的文化表现。

IMG_3558.JPG

(现代人举行的鞭春活动)

    古代民间还有在立春日举行一系列“春社”活动的民俗,如游行舞龙、糊春牛、祭祀社神,占卜气候、占卜收成等。但后来慢慢演变成春节以后的迎春闹春活动,而不是在立春日举行。

    现在闽南农村还在盛行的正月“割香”,实际上就是古代春社活动整合演变而来的。“割香”都在正月初三以后,元宵之前进行。“割香”是一种集体性的进香行动,寄托着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梦想和祈愿。这种活动当然得到古代官府的支持和保护。南安市翔云镇的古刹“龙须岩”,有一方石刻,是一篇历史文献,记载着宣统二年(1910),泉州府正堂为龙须岩进香的晓谕告示,告示说,正月初四进香“此系祈保平安,实与迎神赛会不同”,“凡有经过地方均宜肃敬,不得拥挤喧扰,如有不法匪徒籍端滋事,从严拘办”。当时这位泉州知府很有头脑,他认为这不是一般的“迎神赛会”,是“祈保平安”,显然是当作古代迎春的一种隆重仪式而加以传承和保护的。

    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它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指南。围绕立春形成的一系列民俗活动,鲜明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传统精神。

  【英都乡讯特别提示:本文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民俗专家榕光老师的民俗文化科研成果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立春 形成 演变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