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民俗探源】铭旌的嬗变(精编彩图修改版)

2016-10-07 16:09:38   来源:   

     【英都乡讯原创】本文是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廖榕光关于殡葬文化的最新民俗科研成果。曾在2016年9月23日微信公众号“英都乡讯”上发表。现根据作者的最新修改稿并配插图重新发表。   

铭旌的嬗变

作者:榕光

    传统的葬礼,出殡队伍中在灵柩的前面有一面写着死者等级身份、年龄、姓名的旗幡,它就是铭旌。

    人死后在治丧时要写铭旌,这一习俗据说始于周代,历史悠久。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乐府诗《上留田行》有“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之句,这可能是最早出现“铭旌”一词的诗文。宋代学者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一书,有“铭旌”一节,说:“《礼记》曰:铭,明旌也,以死者不可以别,故以旗帜识之”。意思是说,铭旌这面旗帜的作用,就是让人知道死者是谁。

    铭旌既然有让人识别死者身份的作用,那么怎么写才能写得好,把丧事办得风光,这可是个很有讲究的事。首先,要请个有身份有学问的人来写。古典小说《金瓶梅》描写西门庆的小老婆李瓶儿逝世后,西门庆就备金帛请曾在朝廷中书省做官退休后赋闲在家的杜子春来写铭旌。杜子春来到之后,西门庆还亲自敬酒三杯,然后提出请他写铭旌的请求。著名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描写鲍廷玺的父亲鲍文卿死了,正愁着不知如何写铭旌(鲍出身低微又特殊),正巧鲍文卿生前的朋友,担任道台的向鼎因职位升迁路过鲍家,不料竟闻故友死讯,慨然为之题撰铭旌,还署上题撰人的身份姓名。向鼎是二甲进士出身,时任福建省汀漳道台,属四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铭旌署上题撰人的官阶身份,是给死者也是给丧家的一种荣耀。

    古代人的铭旌是个什么样子,查不到文献。但我们可以从我国三部著名的古代经典小说,来了解古人的铭旌是怎么写的。    

    一、金瓶梅。

    《金瓶梅》第63回,李瓶儿的铭旌是:

   诏封锦衣西门室人李氏柩

    二、红楼梦。

    程甲本《红楼梦》第14回,秦可卿的铭旌是:

    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宜人之灵柩

    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14回,秦可卿的铭旌是:

    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诰封一等宁国公冢孙妇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享强寿贾门秦氏恭人之灵柩

    三、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第26回,鲍文卿的铭旌是:

    皇明义民鲍文卿享年五十有九之柩赐进士出身中宪大夫福建汀漳道老友向鼎顿拜题

    由以上的例子可见,传统的铭旌包含:朝代、死者身份、享年、姓名、题撰人署名共5个部分。

    一、铭旌的抬头是死者当时的朝代。庚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秦可卿铭旌的“奉天洪建兆年不易之朝”(曹雪芹虚拟的朝代,暗指明朝)和《儒林外史》鲍文卿铭旌的“皇明”,都是朝代名。

    二、接下来写死者的身份。

    西门庆是个横行乡里的恶霸,他那个相当于现在“公检法”的“锦衣卫”的官衔,实际上是用钱买的。铭旌写出了他的身份,他的小老婆李瓶儿是锦衣卫西门庆的室人,身份就不同一般平民百姓。

    秦可卿是宁国公的长孙媳妇,称“冢媳妇”。她的丈夫贾蓉当时只是个二十岁的花花公子,本无官职,为了他老婆葬礼的风光,临时花一千多两银子去朝廷买了个“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的四品官衔,才有了那个长长的一大串显赫身份的名词的铭旌。

    鲍文卿是个戏班的领队人,本无身份值得显耀,向道台给他题了个“皇明义民”,也算是符合实际,并无夸张。义民,即贤人,贤者之人。鲍文卿没有生育,他的儿子鲍廷玺本姓倪,是因家贫才过继给鲍文卿的,所以小说中鲍廷玺对向道台说,“小的和人商议,说铭旌上不好写”。向道台在写铭旌时回避了这层关系,以老友的身份题写铭旌,称其“义民”。

    一般的平民百姓并无什么身份值得显耀,为父辈或祖辈题写铭旌不写“故考”、“故妣”而写“显考”、“显妣”者,以其做了祖父或做了曾祖父来显耀,称之“X代大父”。宋代诗人陆游《雨夕枕上作》诗中有“铭旌官职眼前事,史册姓名身后忧”之句。在陆游看来,铭旌上写什么官职,这事自己活着的时候本来就很清楚明白的,倒是身后人家怎么对自己评价,才是值得担忧的。

    三、享年。铭旌上死者年龄的写法很有讲究,长寿者享寿多少当然值得大书特书,以为显耀,不幸早亡者则不宜直书年龄。据考证,《红楼梦》秦可卿死时大约在17—20岁之间,铭旌写她的享年是“享强寿”,就是回避直书其年龄。古代称享年40岁为“强寿”,享年50岁为“艾寿”。秦可卿没有活到40岁,称其“享强寿”已是过誉了。60岁以下者只称“享年”,60岁以上才可以称“享寿”。《儒林外史》中向道台为鲍文卿题写的铭旌,就写享年,不写享寿,因为鲍文卿只活了59岁。

    四、死者姓名。古代是男尊女卑的。古代男姓的铭旌有名有讳有号有姓氏,而女姓则只写X门X氏,没有名字。《红楼梦》里秦可卿的铭旌,就只写她是贾家的媳妇秦氏,没有名字。解放以后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女姓的铭旌才有姓有氏有名字。

    五、铭旌的最后部分是题撰人的署名(包括身份和姓名),这是为了借题撰人身份来提高葬礼档次的一种表现方法。也带有借题撰人题字来给死者“盖棺定论”的作用,但礼节上却很麻烦。因此,大部份铭旌是丧家孝眷请人代题的,这类铭旌不具题撰人的名。《红楼梦》秦可卿的铭旌,死者的身份写了长长一大串,她是宁国公的嫡长孙媳妇,龙禁尉的老婆,这些身份足以显耀,所以没有请人题撰,别人是代孝眷家属题写的,也就没有题撰人的署名。《金瓶梅》李瓶儿的铭旌,是当过中书省的杜子春代撰的。杜子春只是当过七品官的退休官员,而西门庆那个“锦衣卫”官衔却属于五品,显然无需借助杜子春的官衔来显耀,所以没有署上题撰者的名字。

    现代,署着题撰人身份姓名的铭旌已经很少见了。据说,现在北方还有亲戚(如女婿,外甥)为死者题撰铭旌的,有署名。还有一种铭旌,除了写死者的身份、姓名、生卒年月外,还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词,这实际上已经超出铭旌的范围了。

IMG_3297.JPG    

▲ 北方某地出殡的铭旌有题撰人亲戚的署名。(采自网络)

    据史料记载,古代的铭旌是用红色帛布做的,用白粉写字。题撰者的署名,则另用红纸写上,贴在左边。《金瓶梅》第63回,描写了李瓶儿的铭旌是用大红的官纻题写的。“纻”是一种用苎麻的纤维织成的夏布。“官纻”是贡品,是精美的高档纺织品。铭旌做成后,立于灵柩之右,供治丧期间亲友客人前来吊唁时瞻仰,出殡时铭旌走在灵柩前面。到了墓地,铭旌覆盖在灵柩上面下葬,而那个写着题撰者身份姓名的红色纸条则应在灵柩入土前揭下来,事后奉还题撰者。活人的姓名不随葬。

    铭旌也有用彩色纸制作的,从《儒林外史》第26回的描写可知,明代市场有“彩亭店”专事各种丧礼用品的制作(就是现在闽南的“糊纸店”、“彩扎店”)。鲍文卿的铭旌,就是在向道台题撰后交由彩亭店去制作的。同样,纸质的铭旌,写着题撰者身份姓名的纸条,也是可以揭下来的。纸质的铭旌则不入葬,在坟前焚化。

IMG_3294.JPG

▲ 大军阀张作霖的铭旌,出殡前高高地矗立在灵堂的大门右边。(资料照片)

    到了现代,铭旌还是布质和纸质并存,但长短尺寸及布料颜色却随着年代的变迁而变化。有史料称古代的铭旌宽1尺,长7尺。但后来无论是布质还纸质的铭旌,宽度和长度实际上都超了这个规定。有的地方还有“铭旌亭”,即用竹木和彩纸搭建个高大的亭子,把铭旌置于其中,这种铭旌亭是必须用多人扛抬的,又称“铭旌楼”。当然,这是有钱人为了葬礼排场才会有的。《金瓶梅》第65回描写李瓶儿出殡的情形“到次日发引,先绝早抬出铭旌……”,显然,李瓶儿铭旌是个高大的彩亭,所以才必须用“抬”。又根据清代著名工笔画家孙温的工笔彩绘绢本《红楼梦》关于秦可卿出殡的画面,出殡队伍中铭旌楼特别显眼,非常高大。可见那条长达46个字的铭旌是做得很长、很高、很漂亮的。当然,一般平民百姓还是像举旗子一样由一个人举着铭旌的。

1474599611100837.jpg

▲ 清代画家孙温的工笔彩绘绢本《红楼梦》秦可卿出殡的画面。从中可以看到高大的铭旌亭由八人扛抬,前后还有四人拉着绳子以防被风吹倒。(孙温彩绢本《红楼梦》翻拍)

IMG_3296.JPG

▲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秦可卿出殡时的铭旌,虽然没有像孙温绘图的铭旌亭那么高,但也是做成铭旌亭,仍然是很豪华壮观的。(电视截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地方铭旌的颜色由红色变成了蓝色。当然还是用白粉写字。纸做的铭旌闽南语又俗称“出殡旗”,白底黑字,边沿有彩纸做成的图案。现在有的地方通行的民俗是,称“享寿”者才有布质的铭旌,可以用红色。未达到“享寿”年龄的,则用纸质铭旌,用白纸。不管是布质还是纸质的铭旌,凡涉及朝代名称,都必须贴金纸写红字。《红楼梦》秦可卿的铭旌中,“诰封”二字和“御前”的“御”字,都是贴金写红字的。还有《金瓶梅》里李瓶儿的铭旌中的“诏封”二字,《儒林外史》鲍文卿的铭旌中的“皇明”二字,都是要贴金写红字的。

    现在,铭旌的抬头大都不再写朝代名称了,但如有写上“共和”二字,则应写红字。有的地方,还有把姓氏的字写红字的习俗,据认为这是对该姓氏所有活着的人的尊重。笔者了解到,现在北方的专营殡葬用品的寿衣店,有用红色布帛印制的铭旌出售,分男女两种版本,丧家填上死者姓名和享寿年龄即可。很方便,属于大众化的“通用版”吧。

IMG_3295.JPG

▲ 北方寿衣店出售的通用铭旌。(采自网络)

    铭旌的字数也大有讲究。各地风俗不同,但都有讲究吉祥字数的风俗。据我了解,有很多地区,按铭旌字数硬套“生旺死绝”的公式,即不论铭旌字数多少,按“生旺死绝”四字周而复始,铭旌的最后一字落在“生”字或“旺”字为合格,还有更讲究的要求男合“生”字,女合“旺”字方为合格。

    但在闽南地区,则必须符合“小黄道”的吉利字数,硬套“生老病死考”的公式轮回,周而复始,最后一字落在“生”字为合格。

    现在市售非正式出版物“家礼”之类的小册,大都写为“生老病死苦”。我一向认为,这个“苦”字是个谬误。理由是,前四字“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过程,表现了逝者的人生经历的自然规律,后面加个苦字与他无关,苦是他(她)的家属的事,是别人的事。所以这个“苦”字在这里显得不协调。十几年前,我曾和一位年长于我的老师讨论这个问题,我认为应是“考”字为妥。考即寿考,即长寿,但还有一层意思,考终命。古人把有子孙为后称为“考终命”(《尚书·洪范》,把“考终命”作为“五福”之一)。闽南语“苦”与“考”读音极其相近,现在市售的所谓“家礼”小册,印成“生老病死苦”,其实并无出处根据,极有可能是口口相传而音讹。人没有不死的,一个人虽然死了,但他的后代把一脉香烟传了下来。经历了“生老病死考”这个过程,人生也就可以说是无憾事了。那位老师非常同意我的看法。他出身民间艺人之家,对民俗也是颇有研究的。

    我们可以从前文提到的三部经典小说中的四条铭旌范文,来证明闽南民俗按小黄道吉利字数的规矩来写铭旌是与古代(至少是清代以前)的写法相吻合的。四条铭旌,字数有多有少,长短不一,但最后一字都落在黄道吉利字的“生”字部位。我认为,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足以证明,至少在清代(三部小说的作者都是清朝人)书写铭旌必须按照“生老病死考”格式来硬套字数已经成为规矩了。兰陵笑笑生、曹雪芹、吴敬梓,他们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同时也是杰出的民俗学者,所以在他们的笔下,各种风士人情忠实再现历史原貌,连铭旌的写法也符合民俗规矩,真了不起!

    要严格按照黄道吉利字数写铭旌,需要题撰者有驾驭文字的功力。李瓶儿的铭旌,若按正常写法,“锦衣”后面应加“卫”字官名较完整。“柩”字前面应加“灵”字。但为了符合吉利字数,省略了这两个字。秦可卿的铭旌中“之灵柩”的“之”字,显然是为了字数符合规格之需要而添加的,没有这个“之”字,铭旌的最后一字就不能落在“生”的部位了。鲍文卿的铭旌,末尾“顿拜题”三字,按正常写法应该是“顿首拜题”,省掉了一个“首”字,目的也是为了使该铭旌在最后一字合于“生”的部位。由于受吉祥字数的制约,但又要准确表达死者身份、姓氏姓名、年龄诸多元素,词语确系无法简约,也可以放宽最后一字合“老”字。但“病”、“死”、“考”是绝对不行。

    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现在城里人大都在殡仪馆举行出殡仪式,没有以前传统的出殡队伍招摇过市的排场,铭旌也就设有存在的必要。丧家在殡仪馆租个告别厅,举行简朴的告别仪式,让诸亲戚友前来吊唁、送别,大厅正中挂着死者遗像,左右两旁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死者生卒的公元年份,上方的黑底白字挽幛上写着“XXX同志(或老先生)告别仪式”(更现代的则是采用黑底白字的电子屏幕横幅),这些都是铭旌的嬗变及延伸。当然,如果要讲究一点,这种横幅挽幛也可以仿照“生老病死考”的用字规矩去题写。

    时代在变革,葬礼也必定要与时俱进,丧葬习俗也会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创新。铭旌也肯定会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创新。

    本文不厌其烦地引用许多古典小说中的著名铭旌范文,并不是提倡人们按传统的写法那么讲究地去题写铭旌,而是想告诉读者,通过对古代丧葬文化中铭旌的研究,发现了古代人在题写铭旌时对吉祥字数要求而形成的格式,它蕴含了古代人对人生轨迹完美的理解、诠释和追求。生、老、病、死、考,人类就是这么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代代传承,一代代众多平凡的芸芸众生,在生存的过程中创造了世上精彩万物。这就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理解。


   【英都乡讯特别提示:本文是民俗文化专家榕光老师的民俗文化研究成果原创作品,如蒙转载或引用务必注明出处】


相关热词搜索:铭旌 民俗 嬗变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