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辉
去年初冬,我至宁德访友,顺道游了一趟三都澳。
三都澳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位居我国漫长海岸线中端,平均水深50米,是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既是我国优良的军港、商港、渔港,也是优美的游览胜地之一。
坐船过海,登上三都澳海岛,伫立山巅,极目远眺,一座座美丽的岛屿耸立在蔚蓝的海洋中,把万顷碧波隔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宽阔海湾,蓝蓝的海湾,用壮阔的胸怀把一座座瑰丽的岛屿抱在怀里。岛立汪洋中,海水吻岛屿,船儿穿梭,海鸥飞翔。隔海相望的岛屿,宛如一座座天造地设的仙山,漂浮在湛蓝的海水中,迷人的千姿百态,让人心醉。辽阔的三都澳,风平浪静,水天一色,山海天成,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万顷琉璃到底清,寒光不动海门平。鉴开波面一天净,虹吸潮头万里声。”天净海阔的三都澳,到处是秀水、名山、峻峰、异石、迷宫,奇花、芳草、佳木,秀色可餐,“博士帽”“金元宝”景观惹人喜爱,穿行于山径幽谷中,收获漫步休闲的愉悦,让人心旷神怡,匍匐于“斗姥迷宫”中,信步于海边栈道上,体验惊险与刺激的震撼,承受造物主的赐予,心胸豁然开朗。置身其中,物我两忘,沉醉不知归。
三都澳不乏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来自闽南的渔民发现这天然良港后,就安居下来,繁衍生息。所以,三都澳有许多居民说着闽南话,也让我这位来自闽南的游客对三都澳多了一份景仰与亲密感。岛上有一块硕大的螺壳岩,岩部中空,能容纳七八人。螺壳岩距海面仅咫尺之遥,奇怪的是这空心巨石与石坡地面接触点不过尺把余,又向海面呈倾斜状,看似摇摇欲坠,只需用力一推便会滚落海里,实则犹如生根般地岿然不动。据说,当年日本侵略者的军舰进入三都澳后,看上了这块神奇的空心巨石,竟然动用十艘军舰之力,也没能扳动。从此,螺壳岩也多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成为人们心中一块镇岛“神石”。
到过宁德的人也许会发现,这儿的地名大多冠上“都”字。据说,宁德地区古时人才罕见,有贤达认为此乃风水使然,不重视教育之由,建议改地名为“读”,即崇尚读书之意。没承想,这一改还真让宁德人才辈出。也许是“读”字难写,也许是“读”与“都”谐音之故,也许是仰慕帝都情结,后来,这“读”就变成“都”了。因之,三都澳也就增添了人文色彩,留下众多令人津津乐道的名人墨宝,启迪心智的激扬文字,滋润心田的华章。
说三都澳是渔港,却只见渔船,难见捕鱼的场景;说三都澳是旅游景点,却少了点游人如织的壮观与热闹。我想恰恰是这种宁静与祥和中隐而不露的蓬勃生机,张弛有度的自然伟力,“迷”一般神秘的故事,造就了三都澳独一无二的魅力,美在天然去雕琢、鬼斧神工的神奇,美在境由心造,情随景移的审美情趣,美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悟。
“良港三都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作别三都澳,我突然想,如果能租上一艘游船,环游三都澳,定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畅游三都澳,吮吸山海之灵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来源:海丝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