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诗文选萃】洪文辉:满腔热血写春秋

2024-07-08 14:28:17   来源:   

7月8日《海丝商报》第4版发表了洪文辉的文章满腔热血写春秋》,文章写了英都家喻户晓的中国民俗专家、泉州市文化名家——廖榕光。全文如下:


360截图20240708142804189.jpg


洪文辉


廖榕光这名字,在南安英都可谓家喻户晓。他靠自学成才,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民俗专家、泉州市文化名家。而今,这位有60多年党龄,年过杖朝之年的老先生仍任《英都乡讯》主编之责,笔耕不辍,时有新作问世。其执着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挖掘家乡文史宝藏,普及民俗文化的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5ceae9a54d5ebdbb8a8b354c4937518.jpg

2007年之夏,乌丙安专家(左)亲到昭惠庙考察


2000年,榕光先生从乡镇企业办退休后,创办了《英都乡讯》并任主编,成为南安有名的媒体人。

我对榕光先生的敬仰由来已久,尤其他挖掘、整理、撰写的《英都拔拔灯》论文,并因之申遗成功,让英都拔拔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直至目前仍然是南安市唯一的一项国家非遗。

有一次,我为了写篇昭惠庙正月初九灯会,特地到榕光工作室拜访老廖。说起南安英都拔拔灯,廖榕光如数家珍,侃侃而谈。

拔拔灯为什么要快?这是他一直困惑的原因,也正是一直探究这一原因,才抢救复活了一项非遗民俗灯会项目。

廖榕光说,以前每年拔拔灯总是领头的人肩负绳索俯身向前冲,一路小跑,都要快,偶尔两队相逢,就争要走前头,有时候还会引起吵架。

这游灯慢慢玩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为此,廖榕光不断探究,在英都董山自然村遍访老者,先后采访了100多人。其中,大园前老农洪本移告诉他说:“你看,拔灯像不像英溪纤夫拉纤(拔船)。”老廖深受启发,喜出望外,赶快请教当时尚健在的98岁老纤夫洪乌在,让他示范了拔船(拉纤)的姿势。拔灯就是和拔船一样,要快,要势赶势,不停歇,要俯身才有力。这促使老廖开始对董山宫(昭惠庙)渊源进行探究。有位叫洪桂味的老伯告诉廖榕光,昭惠庙本来在溪边,是船夫奉祀海神保佑行船平安的。于是,老廖就到南安县志办查了《南安县志》,原来九日山昭惠庙是海神的祖庙。1998年春的一天,老廖去了九日山,看到昭惠庙早已废圮,尚未恢复。后来他听说洛阳桥头有座昭惠庙,又去查找,果然有昭惠庙,也是奉祀海神,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339803893fd8a824c0772152e5c0c25.jpg

廖榕光访问英溪纤夫洪乌在(左),当时洪乌在年己98岁


董山昭惠庙来历终于浮出水面。当年陈姓船夫,住在英溪旁轩边寨下,现在还遗下“陈厝巷”地名。经多方求证,当年拔拔灯就是陈厝船夫用纤绳(船缆)串起灯笼游乐的,祈求风调雨顺。

陈姓船夫后来离开英都,洪姓接管昭惠庙,三迁庙址至现位置,增祀了“菜脯公”。“菜脯公”是“太保公”之音讹,传说“菜脯公”可通达远方,有求必应。为了求证“菜脯公”和海神之间的关系,榕光历经5年的不懈调查。有一次,他听说龙海市角尾镇金山村有一座太保庙,立即赶往角尾金山村,果然,庙里奉祀的郑和称为“太保公”。至此,昭惠庙是海神庙,拔拔灯是纤夫的游灯活动尘埃落定。这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让我由衷敬佩。

廖榕光这些研究上的突破,引起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乌丙安先生的重视,专程从北京来到英都考察,对廖榕光说:“你抢救了一项非遗!”

南安市英都拔拔灯于2008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eb0b0e2bb818cbc4f2740f9552d61cc.jpg

珍贵的2005年昭惠庙申遗工作动员启动大会。图中能看到的人员除廖榕光外,己全部作古。


谈及“英都拔拔灯”申遗成功,廖榕光不无感慨地跟我说:“前后17年申遗路,从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一路走来,历经艰辛,全部自费,从来没有向寺庙、政府或社会上任何个人要过一分钱补贴。所花的钱不多,出门坐班车,花费很节俭。比如,当年去考察洛阳昭惠庙,乘的是最便宜的公交车,转了3次车才到达,午餐是8元一碗的汤面。为申遗,前后大约花费4万元。钱不多,可我是一个没有编制的农民。”这朴实无华的一席话,让我很是感动。

2018年春,廖榕光先生撰写的民俗文化专著《田野家园》一书正式出版,引起较大反响。其中,不乏重量级精品。如《顺治帝迎见五世达赖礼仪之争》一文由国家内参《清史参考》印发。

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年代,榕光先生在线推出《榕光微讲坛》栏目,因陋就简,克服设备及技术上的种种困难录制节目。为了保证节目精练,尽量控制在时长10分钟左右,每篇讲稿写好就先关门计时试讲,然后修改,再计时试讲,再改。有的讲稿改了三四次,才正式录制。录制后有时不满意又修改再录。《榕光微讲坛》栏目,很有创意,很接地气,成为宣传、推介乡土文化的活课堂,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在“学党史,悟思想”教育中,榕光先生为英都镇有关单位、社团组织的党员干部、群众开设了10多场党史、国情讲座,谱写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辉煌诗篇。

微信图片_20231118161116.jpg

榕光先生博学多才,勤奋创作,至今已有《田野家园》《田野家园·续篇》《抱朴斋联语》《碧血山川》等4部个人专著见世,深受读者好评。

榕光先生老而弥坚,焕发艺术青春。他犹如中华文化百花园里一株绽放的奇葩,香飘四季。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