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文史副刊 > 正文

【诗文选粹】洪天平:印象土楼

2022-02-24 09:45:39   来源:   


作者:洪天平

相约到南靖看土楼,路上走了约3个小时,从家门口到“世界文化遗产”地,仅“一步”之遥。

2.jpg

到南靖后,请了个导游恰巧是“土楼妹”。上车只片刻,“土楼妹”就开启话匣子,她说土楼能有今日的名声,全是仰仗美国人的“指点”,当年老美的侦察卫星从天上俯拍到山沟里一朵朵状如蘑菇的庞然大物,疑是中国的核武设施和导弹基地。后派人以正式渠道到此实地考察,并深入“前沿阵地”,美国人在发现这是一场天大的误会之余,惊叹中国人的先民竟有如此的气魄和智慧。这歪打正着之举,无疑为土楼后来的申遗之路,等于做了免费宣传。谢了!美国人。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驱车直达土楼的标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楼群。窗外凉风习习,绿浪滚滚,一派风劲草青的世界。山坳里,星罗棋布的土楼,或大或小,或方或圆,或独幢屹立,或三五成群,散落于逶迤山路的各个角落。土楼的聚居地主要在龙岩永定和漳州南靖,据统计永定大小土楼约20000座,南靖有15000座。永定土楼以宏大见长,南靖土楼以奇妙出彩,各领风骚,同步青云。与永定接壤的书洋、梅林两镇,是南靖土楼的品牌之乡,这里居住的大多是客家人和闽南人,和他们对话,年青姑娘和小伙都能用客家话、闽南话和普通话自由切换,不存在语言障碍。

一会儿,“田螺坑”到了。从窗外望出,晨霭缭绕,两边翠绿的山坡间,盘卧着一条蜿蜒小溪,溪水倒映山峦,车驶景易,移步换景,别有一番情趣。突然一个急弯下坡,眼前出现一片开阔的坡地,似一张摊开的巨大的油布从天而降,油布上赫然画着几朵硕大的花,有人随即说她酷似梅花,数一数,是五朵,一蕊四瓣。梅花怒放,别样风情。又有人说,那不是活脱脱的“四菜一汤”吗?我一看都象,边上还有两排细长的简房,既象两杆画笔又象一双筷子。当我们开车沿公路下山时,角度的变化又令我们观赏到梦幻般的景象,圆楼与方楼,一方四圆,忽前忽后,时隐时现,变幻莫测,让人目不暇接。到了谷底时“土楼妹”不忘提醒我们抬头翘望,呀!一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犹如天赐,在晨雾中浮现,在朝晖里耸立。导游说,田螺坑土楼群贵在一个奇字,特别是俯瞰和仰望时都有神来之笔,呈现两种绝然不同的景观,“上看一朵花,下看布达拉”。

da1850077f7b4094b72cca7ea59c81bb~tplv-obj.jpg

下一站去了“裕昌楼”。一弯溪流潺潺流淌,溪中筑有几段矮矮的堤坝,流水经过时溅起层层白浪,婉若几处耀眼的瀑布。一座缀满形态各异、大小不匀鹅卵石的小拱桥横跨两岸,犹如一道彩虹。“裕昌楼”就伫立在这巍峨群山里偶得的一块平地上。

其实“裕昌楼”的真正名声叫“东倒西歪楼”。它外正内歪,历600多年不倒,堪称古楼典范。走进楼门时,我们用目光测试一下,围墙厚度足有1.8米,高五层,属典型的夯土建筑。里边的天井有蓝球场大,中间建一小圆楼,是祖堂,供焚香祭拜之用。底层每家灶间角落都有一口一米深左右的水井,源自后山涌出,井水清湛透亮,一眼见底,夏日里舀一勺饮上,凉彻心肺。据介绍,每层54间,五层就是270间,鼎盛时期住五姓人家,有600多人,相当于一个小小村落。至于里边榫木歪斜的缘由,有说是木匠师傅因主人招待不周而作梗的,有说是各层榫木力学分布的需要而特意设定的,反正栖居“歪楼”里的山民,几百年来繁衍生息,人丁兴旺。倒是“歪楼”歪打正着,歪得有谱,歪得声名远播。

接着,又去了“和贵楼”、“怀远楼”、“长源楼”、“顺裕楼”、“龙潭楼”、“长兴楼”……。此时“土楼妹”有话讲:“耶!好心情还要悠着点,留着回去跟心上人絮叨絮叨,这里的土楼几天几夜也看不完呢。”我发现,楼号都是他们自家先辈遗训的一种宣示。每幢土楼看似大同小异,当你走进里面,与那里人和物接触交谈,就会深深地感受每一幢楼都有一段坎坷沧桑,都有一页不凡的家族奋斗史。千里迁徙,择邻而居,荣辱与共,天荒地老,这是一种选择,一种淡定,一种无怨无悔。

1.jpg

说真的,当我们蓦然闯进陌生的土楼,目视漫山遍野一朵朵山菇状的民居,仿佛走进远古时代的部落。仓促间,脑海里又疑惑这是否为天女撒下的一把把花伞,实在美丽得让人眩乎。古韵幽幽的土楼,几百年风雨兼程,城墙斑驳,木架朽蚀,呈现给今人的是民风古朴,寓言般的处女地。难怪“土楼妹”含笑带羞地“抱怨”:土楼申遗成功,把我们平静的生活都打乱了。我说你这不是讨好卖乖吗?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自古香客认菩萨,哪有菩萨认香客”、“乱世宝剑,盛世古董”,土楼从此撞鸿运喽。不过也应该承认,世界上任何好事都不是绝对的好,童话一旦让全人类(包括大人)共享,就不再是纯粹的童话了。

be755e806af34c92ab0c2fe06abedb88~tplv-obj.jpg

客观上,古老的土楼历经悠悠时空,已经让其藏有太多神秘色彩。有人说,它们都是按2︰3.3︰5.5︰8的黄金分割法建造的;有人说,土楼功在防御,具有独到的自卫功能;有人说,土楼的出现是中原多元文化融合、族群凝聚的实质性载体。此外还有“冬暖夏凉”说、“宜人宜谷”说、“童话王国”说等等。而我却认为,土楼的横空出世,也许是我们的先民平常生活的需要、劳作的产物和实践的成因,根据风向水流就地造势的自然之果。即使神仙也不一定处处真知灼见,而草根百姓不经意间智慧火花的偶然碰撞,无心插柳的神招妙举,却造就出一幅永恒的美丽画卷,流芳百世……

临别,“土楼妹”递过一张名片:下次再来时,到土楼我家喝自酿米酒,让我儿子为你们满上,我家先生会与你们一醉方休的。……哦?!

你好!世上独一无二的土楼。你好!人类不可多得的瑰宝。(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