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五月,春花烂漫,花香氤氲。为进一步发挥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增强教改项目研究实效,5月18日上午,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开展2022年春季教学开放日活动。各位执教老师和团队成员专心钻研教材、潜心备课、耐心磨课,展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彰显各学科的独特魅力,通过创设浓厚的教研气息,凝聚集体的智慧,思维之花在这里悄然绽放。
▲2022年英都中心小学春季教学日活动安排表
洪淑芳老师执教的 《我的自画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课,它所属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另一个就是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本次课是第二课时,即习作修改指导课。在这节课,洪淑芳老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本班学生习作能力水平的了解,灵活处理教材 ,通过小组活动,选出一篇写得最“像”的自画像,然后让他们集中评议,修改,在团队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围绕写作要求,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来参与互动,交流,从中让孩子既知道了什么样才叫写得像,怎么写可以更像,在脑中有一个像的样子,还让他们懂得提出看法和建议,表达自己的理解!接着聚焦一段写得不像的段落进行修改指导,强化按写作要求修改作文的方法及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最后让学生按照要求自我修改作文。整节课下来,学生认真参与,积极互动,有效思考,动态生成。
林金铁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下册《手指》一课,课前能结合文本特点和单元语文要素,精心设计“三单”,以“三单”导航课堂,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课堂上,林老师通过“团队‧互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学习其风趣幽默的表达方法;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做游戏,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类似手指性格特点的人,并理解作者所要阐明的“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在小练笔阶段,重点抓住文章的表达特点,从句到段,由扶到放,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逐步教会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方法,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写出五官的特征。
洪丽环老师执教的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优化》。本课时有“沏茶“烙饼”两大环节,活动多样,除了创设情景交流、讨论方案外,还利用学生介绍、微课展示,利用表格的直观性,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为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思维能“走得”更远,在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团队活动为载体,在互动、质疑、生成中体会运筹思想的应用。通过经历沏茶和烙饼两个问题情境的研究,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感受到做事情要有序、能同时做的事情同时做,才能达到最优化。让学生体会时间是最公平的,如果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珍惜时间,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从而让人生更精彩!
洪淑清老师执教的《平面图形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是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里面的内容。在本课教学中,洪老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建构知识联系的能力。通过巧设“三单”,让每个学生都亲历对所学知识归纳与整理的过程,动态了解学生对旧有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课堂上,能运用“团队‧互动”教学模式,活跃孩子的思维,逐步引导学生懂得有条理地表述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最后,再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练习,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强化中达到巩固复习的效果。成熟的“团队‧互动”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整堂数学课充满“数学味”,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洪婉娇老师执教的内容是足球——脚背正面运球,设计环节整体丰富有特色,在结合激情澎湃的音乐,完成了热身,熟悉球性的练习和拉伸的动作。通过老师的示范并提问用脚的哪个部位接触球和触球的部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该主题的重点和难点。分解动作的教学让学生从浅到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学习技术动作,更有利于掌握脚背正面运球的技术动作。最后,在练习的基础上更是运用“抢糖果”这个游戏环节,表现出了趣味性和竞争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在其中,游戏效果不错。最后通过拉伸放松环节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地放松。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的足球基本的运球动作,提高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达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王思婷老师执教五年级《团扇》一课,将中国传统团扇与泉州特色闽南文化有效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泉州乡土文化气息,既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符合《美术课程标准》理念,同时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作的欲望以及体验艺术与生活的乐趣,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本节课中思婷老师能够娴熟运用信息技术传授课堂知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在作品展示环节中利用“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整节课中展现出多个亮点,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堂效果较好,学生作品呈现效果度较为完整!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一堂堂精彩纷呈、风格迥异的课堂彰显学校教师的独特魅力,各位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深厚扎实的课堂基本功值得每位老师学习与借鉴。教研活动合作、对话、专业探究的过程,加强了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教无涯,研不尽,愿我们秉承教育初心,负重前行,收获累累果实,将学校的义务教育教改不断深化,不断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