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传承匠心,携手成长——英都中心小学举行与良山小学结对帮扶仪式

2022-05-20 09:54:38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促进学区内学校的协同发展,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区域内教师一体化发展及专业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5月19日上午,英都中心小学骨干教师洪朗刺、吴立群两位老师到南安市良山小学送教。同时为了尽快提高良山小学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较强创新能力的青年骨干教师,英都中心小学骨干教师洪亚景、王小双与良山小学陈淑香、王文娟开展师徒结对仪式。


  一、送教下乡,交流展示  

640.jpg

第一节课,洪朗刺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是五年级下册第21课的内容。本课教学开始,洪老师通过自由读、范读、划出分节线后自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充分读书。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读文后,洪老师让学生用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课文意思。在释文之后,让学生反复品句、揣摩,引导学生对杨氏之子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巧妙反驳孔君平说的“此是君家果”的理解,感悟杨氏子的聪惠之处。

640 (1).jpg

640 (2).jpg

洪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紧扣主题,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扎实有效。从课堂的积累展示到结果的推荐书目,每一个环节都是在为学生服务。这样的课,做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成长”,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640 (3).jpg

第二节课,吴立群老师执教的《银饰之美》是四年级下册第15课的内容,本课学习内容新颖,材料特殊,以银饰为基础,借助民族的优秀文化感染学生对美的欣赏与追求。

640 (4).jpg

640 (5).jpg

640 (6).jpg

课堂上,吴老师让学生自己感受锡纸的特性,引导学生用锡纸制作精美的发簪,并讲解了发簪的结构和制作发簪的方法,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出一支支精美的发簪。在课堂展示环节,同学们的发簪出现了丰富的造型,有的做了流苏,有的做了套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40 (7).jpg


  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  

640 (8).jpg

洪振添校长宣读了师徒结对名单,强调了师徒双方的责任:师父要指导徒弟制定成长计划,指导徒弟教书育人之法;徒弟要向师父学习,虚心求教,师徒共同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640 (9).jpg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结对签约仪式

师徒们郑重地签下协议书,这不止是一份协议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相信签字的师徒一定会认真履行这份庄严的承诺,携手同行,共耕耘,促成长。

随后要求,师傅对徒弟要严格要求,全力指导,徒弟要勤学好问,虚心请教,师徒携手,共同进步,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师德高尚、能力高强、学识高深、言行高雅”的教师。

洪振添校长分别对师傅和徒弟提出了希望要求,他强调学校的发展需要“传、帮、带” ,它既是方式和方法,更是氛围和风气。希望骨干教师用高尚师德、精湛的业务能力来感染青年教师,用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青年教师,同时也希望借这项工作在志远校园内营造一种互学共进、敬业乐业、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和师徒结对活动,是英都中心小学对良山小学一次从理念到方法,从经验到技术的交流帮扶,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和友谊的缔结!


青蓝共携手,同筑教育梦

师徒携手同行,未来可期

衷心希望青年教师们在专业成长之路上

虚心学习、勤思善问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共同谱写志远教育教学发展的华美篇章

来源:良山小学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