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原创,榕光、丹地、烨高报道】经过3年多的施工,英都中心卫生院新综合楼工程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于2015年2月投入使用。虽然没有热闹的竣工庆典活动,没有“传统”的官员剪彩仪式。然而,投入使用2个月来,她带给英都民众的影响却是巨大的。10多位乡贤慷慨捐资,让广大民众在农村享受到城市水平的医疗服务。
“哇!新的病房这么好!”,“做CT不用去市医院了!”......就诊的群众赞不绝口,大家明显地感受到,英都医疗设施水平已经发生了跨越性的变化。
英都中心卫生院始创于1958年,它的前身是华侨捐建的英都公社卫生院。新综合楼是拆卸建于1993年的门诊部和建于1994年的住院部两幢建筑物后重建而成的。新楼外形呈阶梯状,高7层,建筑面积6440平方米。是集门诊、住院、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楼。设置有门诊大厅、各科门诊室、手术室及住院病房。配备有2部电梯。无论大厅或科室、病房,处处宽敞明亮。并有环境绿化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身临其境,顿觉耳目一新,心情舒畅。
新综合楼装置了2间先进的“层流手术室”。院长黄金兵介绍,层流手术室采用先进的空气洁净技术,它能够对微生物污染采取不同程度的控制,创造一个清新、洁净、舒适、细菌数低的手术室空间环境,以满足各类手术的要求。英都卫生院的层流手术室,是目前南安市一级医院中唯一的洁净手术系统,南安范围内目前医疗水平能做的手术,我们这两个手术室都能适应。
新综合楼设置了50多间病房,病床150张,既有两三人一间的普通病房,也有单人间的特殊病房和高级病房。每间病房都配备有卫生间,装备有中央供氧设备和病房呼叫系统。
黄金兵说,现在英都卫生院有这么优越的医疗设施,我们将会发挥优势,聘请上级医院的专家前来坐诊以及做各种大型手术,这样将会大大方便群众就诊,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英都卫生院原门诊部和住院部都是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2009年被鉴定为危房,2010年市政府立项批准重建,工程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资金来源除市、镇两级财政支持外,缺口部分还要发动社会捐资。当时的镇党委书记找了几位乡贤,商量发动社会力量捐资。乡贤洪景耀认为,既然要重建综合楼,必需有超前的眼光,在设计上要考虑到群众看病需求的日益增长,至少要做到10年内不落后,不过时。在他们的努力下,请厦门的设计院重新规划设计,把规模扩大到建筑面积6400多平方米。10多位乡贤共同捐资,筹集1200多万元,完成该项目工程。其中洪景耀就捐了400多万元。新综合楼建成之际,又有乡贤洪清平独资捐款300万元,为英都卫生院添置一台美国通用公司“双螺旋CT诊断系统”,有了这台图像分辨率和精确度更高的CT机投入使用,方便了群众的就医,更进一步提升了英都卫生院的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