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英都良山村:保护历史文化村落 铺就“农业+旅游”振兴路

2021-11-01 14:02:53   来源:   

【英都乡讯消息】近日,泉州市公示了2021年度省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推荐名单,南安市英都镇良山村榜上有名。

0d8500f5-8a8f-441b-8fea-07ed146f57ce.jpg.jpg

▲位于良山村的百姓书屋龙山书舍

1 (1).jpg

游客在良山村的采摘园采摘芭乐

1 (2).jpg

英都镇良山村坂埔古厝

1 (3).jpg

素月孤舟景区留,有明清著名书法家洪承畯的书法摩崖石刻

1 (4).jpg

英都镇良山村航拍图

1 (5).jpg

顶点金厝

为何该村能从众多村落中脱颖而出?近年来,良山村以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文化旅游为发展方向,打造“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美颜”有良方 村庄靓起来

近日,在良山村坂埔古厝周边,一条鹅卵石路正在铺设,这是该村启动的古厝周边环境整治项目之一。

其实,早在2016年,良山村就掀起了古厝周边环境整治行动。“2016年,我们重点围绕已经申请文物保护的坂埔13幢清代古代大厝周边进行环境整治。”良山村党委书记洪伟龙介绍,通过拆除违建、整顿村容村貌,也为坂埔古厝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良山村申报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创造了有利条件。

如何让环境卫生彻底“改头换面”?对此,良山村还建立了一套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首先是落实包片责任制,分10片区设10个责任人,每月12日,通过责任区互评进行奖惩,督促各区域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洪伟龙介绍,此外,每月的1—5日则成了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日”,由村干部带头发动群众参与卫生大扫除。

环境明显改善后,村民打扫卫生的积极性逐渐增强,良山村还成立起了“党员志愿者卫生小分队”。“以前房前屋后的垃圾不少,现在清扫最多的是细土和树叶。”70多岁的老党员邱明山笑着说。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良山村的乡村环境“靓”了起来。原本“脏乱差”的地方,建起了文化长廊,种花种树;村里废弃的晒谷场,成了村民休闲娱乐中心,每天傍晚热闹非凡。

近年来,良山村通过“美化、绿化、亮化”整治方案,让乡村“颜面”靓起来,村民生活美起来,和谐村风扑面而来。如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改建新建160多个三格化粪池;投入180多万元,对全村主干道进行改造提升,道路两侧铺设人行彩砖,种植三角梅和樱花;新安装路灯300多盏,方便村民夜晚出行……如今的良山村,一条条水泥路干净平坦、直通农家;一栋栋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舒适温馨;一面面文化墙寓意生动、创意十足……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壮大村集体 家底更殷实

英都镇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被誉为南安“粮仓”,自古就有“金英”美称。良山村的千亩农田,就是填满这座粮仓的“主力军”。

眼下,正是晚稻成熟的季节。在良山村秋芦自然村农田里,机声隆隆,一辆辆收割机正在稻田中作业,随着机器来回穿梭,一丘丘金黄的稻子变戏法似的不见踪影,村民们正将一袋袋稻谷搬上运输车上。

“这是村集体新增的荒草地开发项目,这块地靠近溪边,比较平坦,大家都觉得比较适合开发成耕地。”去年,琢磨着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良山村,就相中了这块“良田”,开始种植单季水稻。

“因为是新地,去年收成不是很好,今年提高了很多,30多亩地预计可以收成2万多斤水稻。”洪伟龙说。

开发荒草地,只是良山村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良山村多措并举,先后投入390多万元推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1000多亩,建设、硬化机耕路3000米,翻修水沟4800米,提升农田集约化、便利化的耕耘水平,提高粮食产量;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音乐”水稻、坂埔芋、草莓、芭乐、圣女果、释迦果等特色农产品;出租山林地1000多亩种植果蔬林木等,让昔日撂荒地,种出好“丰”景。

如今良山村两侧的农田,变身采摘乐园。果树上挂满芭乐、柑橘等水果,一群群鸭仔穿梭游弋在农场池塘,或捕虫或嬉闹,向来访者展示着这片田野上孕育出的新动能。“接下来,我们还计划打造‘四季’果园,也就是一年四季皆有果子采摘。”洪伟龙介绍。

除了做好“农”字文章,良山村还通过投资年发电量140多千瓦的光伏发电,村集体入股南安市泛家居产业、入股英都水电站等方式,促进多元化增收。

古村留遗韵 振兴正当时

在英都镇良山村,13幢清代古大厝,呈“弓箭”“曲尺”“龙舟”三种造型排列,出砖入石,极具传统闽南味,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坂埔古厝;英溪河畔,明代著名书法家洪承畯留下的信手所书,清代摩崖石刻“素月孤舟”,引文人墨客怀古追思;作为开清重臣洪承畴的故乡,村域内霞美角落的洪承畴纪念园,石雕耸立,碑廊写满功勋;千年古刹云从古寺诉说着闽南多元文化……

古村遗韵,源远流长。如何更好地保护、发展这一座传统古村落?良山村邀请“规划师下乡”,打开了乡村发展新思路。

“我们聘请九七华夏设计机构、北京中外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进行设计规划,对域内的坂埔古厝、云从古室、洪承畴纪念园、素月孤舟、樱花观赏园、弘鑫茶庄园、拔拔灯、跳火佛等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资源进行整合规划。”洪伟龙介绍,良山村将通过五年时间,建设素月孤舟文化微公园、良山村坂埔古厝风貌区、坂埔古建筑群历史建筑修缮工程等,预计投资1200万元。

未来,良山村还将成立乡村文化旅游公司,结合英溪整治提升工程,发展田园风光游、民俗文化游、英溪生态游等多维度乡村文化旅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古厝民宿、特色餐饮等旅游服务产业,着力打造南安西部旅游胜地。

村貌塑形,产业做实,文化铸魂……如今,良山村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前进。(据海丝商报)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