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南安洪濑清水岩重建碑文考察记

2021-04-27 10:56:45   来源:   

作者:榕光

微信图片_20210427105444.jpg

4月26日,南安市政协文史委员在洪濑镇举行工作会议,并在会后参观考察在该镇玉枕山的清水岩。久闻洪濑清水岩是南安古刹,于是不顾疲劳,乐此一游。该寺庭前,几乎可俯瞰洪濑全景,新厦林立,斯地当下经济之繁荣可见一斑。清水岩寺院建筑虽然规模宏大,然大雄宝殿、祖师殿、钟鼓楼以及大型露天石佛“乌面清水祖师”都是新建之物,唯祖师殿内留有民国年间石刻一方,系民国年间重建碑记,可称“文物”,见证着这一方禅林曾经的沧桑岁月,喜而用手机拍下相片。该石碑系黑色页岩,雕工精细,据说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破坏,有些字迹已经模糊。当夜,将手机所拍高清照片层层放大,经认真反复辨认,用现代简化字抄录于纸,又进行断句标点,并略加注释,分享于从事或兴趣于寺观文化研究之同仁,并祈教正。

原文标题系横写篆字:重修清水岩碑记。正文自右至左竖写,颜楷繁体字,空心阴刻。

抄得全文如下(无法辨认者用□号代替):

重修清水岩碑记

清水古刹,邑中有名梵宇也。脉来玉枕,水绕虎溪,冈峦迥护而寺□□□,□不宽而形胜,院不广而景幽,堪舆家谓为山水钟灵于斯焉。□□□□□□□。邑志院肇于唐,号曰“东林”,其时推官黄滔,有“寺寒三伏雨,松堰数朝枝”之咏。宋庆历中僧永佐葺,明复构建,乃易今名。清则只于同治甲戌一修,迄季年栋宇飘零,佛前香火几于断熄。幸兴衰有定,存亡绝续之间,竟于民国辛酉得瑞梁禅师之主持而改筑之。瑞梁厉志建设新佛堂,筑辅室,辟草莱,莳茗种。惜乎规模粗具,遽赋西归。踵而继述者赖有广深、广善、广江诸和尚。广深青年硕学,系出望门,彻悟俗情,回头彼岸。其于擘画修治,荷担尤重。陟东皋而瞻眺,觉向之残瓦颓垣者今乃雕甍绣阁矣!向之炉冷灯昏者,今乃香浓烛灿矣!历千余载之灵山胜迹,几经颓废,竟发韬光。谓非我佛之灵耶?谓非山灵之幸耶?谓非瑞梁、广深、广善、广江诸师之功耶?成有日,师以碑记请余,不文而乐为之传也。因述其略如此云。

中华民国二十年岁次辛未小春之吉 洪濑生员张应星撰书


【注】

①黄滔,莆田人,唐末诗人。②葺:维修。③草莱:荒芜丛生的杂草。④莳:移栽。⑤赋,疑为“赴”之同音讹写。遽赴西归:突然去世。⑥甍:屋脊。⑦小春,农谚:“十月小阳春”,小春即农历十月。

(榕光断句标点并注)

微信图片_202104271054451.jpg

微信图片_20210427105445.jpg

英都乡讯.jpg

相关热词搜索: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