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消息】离开家已经近一个月了,每每回想起离家时两岁女儿说的那句“爸爸要去哪里,干嘛还要拿被子?”和襁褓中儿子的哭声,思念便不由自主涌上心头。
“你要多穿衣服,注意保暖。你驻的那个村有疫情,你自己一定要防护好自己!”当知道我驻的村确诊了一例新冠肺炎后,电话里老母亲总是重复着同样的话,虽然早已经知道她要说什么,可是每天还是一如既往的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这次派驻和我以前的驻村有着明显的不同,这次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紧急时刻,党和人民对我的一次召唤,也是我人生的一次历练,更是作为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的实际践行。
我驻的是良山村——英都镇唯一的疫情村。没来之前,听说良山村是一个人文底蕴深厚、山清水秀、樱花绚烂的美丽乡村,脑海中显现的是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田园牧歌式的画面。驻村报到的第一天,刚好是下午,在英都镇政府简短座谈下,便赶到良山村。确实是山青水秀,但所到之处人影廖廖,除了小商小铺,很多人家也是关门闭户,村里除了宣传喇叭的声音,几无人声,连鸡鸭也集体噤声了,整个村庄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少了人的活动喧闹,少了鸡鸣犬吠,这样的乡村便没了一份生机和谐的韵味。
“全村共1918户6304人,疫情高发区返乡人员246人,发生疫情1例,密切接触者10人,一般接触者27人。”
这是入村后我得到的数据,防控压力很大。
每天与驻村工作队及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排查宣传、卡口检查、张贴公告标语……虽然枯燥无味,可就在这“无味”的工作中,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平凡的英雄,深切感受到了群众热爱家乡的朴素情怀及农村工作的艰辛不易。
发现病例后,村民们纷纷捐款捐物。洪东水捐赠1万个口罩、洪志权捐赠宣传车一辆……消毒液、口罩、喷雾器等防控物资不断地出现在村部捐赠的清单上。
首批捐赠口罩到位的那个晚上,全体村干部在寒风凛冽的冬夜里到隔离对象较多的坂埔角落发放口罩直至晚上11点,脱了口罩,一个个红着鼻子,脸上难掩连日作战的疲态,可他们却没有任何怨言,这个时刻他们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洪燕萍)
洪燕萍,一位“狠心”的90后妈妈。刚出月子不久就“甩”下孩子回到岗位。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她每天起早摸黑做好负责网格的人员摸排,防疫宣传、卡口检查等,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只能托付给婆婆照看。
(洪子卿)
洪子卿, 一位身兼村医的村委会主任。在良山村委会办公室中,洪子卿身穿长白褂,边看手机边抄抄写写,除了带头做好疫情防控的其他工作,这是他每日两次必做的工作。他与同样也是村医的老父亲一起担任起为隔离群众进行医学观察随访的工作。“作为医生,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党员,我们更应该走在前面,这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让谁上?”洪子卿深情地说。我想,这是他对党员初心的最好表达。
……
这一个月来,我每天都在感动着,每天都在感慨着,无名英雄太多,感动事例太甚,文字显得太苍白无力。除已确诊的那例病人外,全村无人感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良山村党支部被评为南安市疫情防控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对“战友们”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
犹记得4年前的那个春日,我和爱人一起到良山樱花园赏花,那时游人如织,到处欢声笑语。此时,樱花已绽放,而“人面”却不知何处去,绚丽的花朵挂满枝头,悄悄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是的,春天已来,没有什么能阻挡美好大自然的如约而至。等疫情结束后,我将带着我的家人一起近距离感受这份美好,相约樱花树下,看一场花海,也看一场人海!(来源:南安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