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英都镇共有留守儿童2400多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约1600多人。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在外务工者最关切的问题。更可怕的事,由于路途遥远,许多留守儿童与父母甚至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心理出现问题,不少孩子成为问题少年。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者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那每一个如花绚烂的生命,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回家的温暖,重回亲情的怀抱。
一是净化学校周围人文氛围。学校的文化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鉴于留守儿童还属于未成年人,对于黄色信息、暴力文化等缺乏是非辨别力与抵抗力。为避免这些未成年人深受其害,我镇党委、政府联合派出所、村级联防队加强整顿、清理学校社区周围的文化环境污染。通过依法取缔不健康的黑网吧、游戏厅、违法经营台球室等活动,通过电视、LED显示屏等宣传未成年人禁止出入KTV、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滚动字幕来告诫和教育未成年人,引导他们远离不良场所。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亲情活动。通过了解,大部份留守儿童只有春节或者才能够见上父母一面,有的甚至几年都见不到,为了不让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健康快乐成长,镇计生协会、关工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比如在英都中心小学开设的亲情电话他视频聊天室,定期对留守儿童开放;在假期组织留守儿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进行“面对面”交谈;中心小学还联合英都派出所、镇计生协会开展“贫困生结对帮扶”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情暖留守儿童、心系外来工子女”活动,2013年1月29日南安团市委、市电力公司在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在镇计生协会、关工委的配合下,深入到英都镇坂头小学开展以“亲情暖南安•红红火火过大年”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3月13日下午,英都镇计生协会、关工委联合霞溪小学邀请中国大型演讲团在霞溪小学共同举行《让生命充满爱》感恩励志演讲活动,全校600多名师生及家长参加了此次演讲活动。“教育•中国演讲团”青年演讲家、感恩励志讲师余浪为与会者作了一场深刻、精彩、生动的演讲,泉州市公安局政治部教育训练处处长苏文彬带领泉州市公安局、南安市公安局、英都派出所干警在镇关工委、计生协会的配合下到英都中心小学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5月20日,在英都镇关工委、计生协会的牵线搭桥下,英都派出所教导员叶文超带领部分干警来到中心小学,开展干警与贫困学生——英都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吴雪琪同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这是贯彻上级关工委提出的“大手牵小手,爱心伴我行”活动的一项重要举措,6月23日,泉州市教育局局长郑文伟同志在泉州市教育局纪检组组长陈进兴、南安市教育局局长吴亚明等同志的陪同下,深入到“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英都镇西峰小学开展调研活,7月14-19日,英都镇关工委、计生协会联合泉州华侨大学法学院在英都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7天的关爱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活动。来自法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和英都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近百人参加了活动,给留守儿童体验到社会的关心、关爱。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活动。英都中心小学通过开办具有舞蹈、南音、电子琴、乒乓球、足球、科技制作、手工、美术、书法等兴趣班的“乡村少年宫”,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极大充实了农村学生、“留守儿童”的业余文化生活;西峰小学通过主题征文、童谣制作等形式开展“弘扬长征精神、立志成才报国”主题活动,学习“八荣八耻”,铭记在心等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
今后,我镇还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长效工作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让留守儿童“学业有教、安全有保、生活有帮、困难有助”,逐步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的新模式。
一是建设两大中心,构筑关爱平台。以中小学、初中为依托,建设留守儿童校外活动中心,解决留守儿童校外活动的阵地与管理问题。采取政策激励、部门帮建、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解决以学龄前留守儿童为主体的生活抚育和不同需求层次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问题。
二是培育三支队伍,构建管护网络。建立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管护队伍,聘任一批富有爱心的在职教师及退休老教师任留守儿童学生的生活管理教师和辅导教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物质上的困难,学习上的疑难;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建立代理家长队伍,动员全镇干部、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通过“手拉手”的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对子,用爱心使留守儿童感受家庭的温暖。建立留守儿童工作志愿服务队伍,通过招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辅导、心理抚慰、经济扶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三是强化调研,优化成长环境。建立调研制度,及时发现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不良问题。充分发挥组织的优势,协调教育、民政、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及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