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乡讯网讯,曾婷婷报道】11月28日上午,由福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0多亿元开发的海峡农博汇开盘,首批126套四季旺铺2小时售罄,沸腾的景象令到场的人们感叹不已。是什么原因让海峡农博汇的销售业绩如此火爆?它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的DNA?日前,记者就此专访了福建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发展公司总经理洪诗旭。
成功DNA之“规划”:漳州唯一批建的农产品物流市场
“海峡农博汇作为目前海西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一期规划有三大批发市场、三大主题商业街、会展中心等区域。”据洪诗旭介绍,漳州在“十二五”期间不再规划建设相关的批发市场,同时计划在市场建成半年内完成桥南水果冰冻仓储中心、龙门蔬菜批发市场、岱山蔬菜批发市场、人民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关闭、搬迁、整合工作,海峡农博汇将汇聚大量的人流、物流,孕育着潜力无限的财富与机会。
洪诗旭表示,为了提供一个良好的洽商平台,从今年9月份海峡农博汇俱乐部成立以来,俱乐部会员已经达到800多人,各种经营户和种植户会员遍及省内外。俱乐部通过不定期召集和邀请专家讲座,将在会员当中普及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趋势,推广农产品的种植技术。
“我们的蔬菜、水果、水产三大专业批发市场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目前正在紧张施工,预计春节前可以竣工。”洪诗旭说,海峡农博汇配套中最大的亮点在于4万平方米的国际会展中心。此外,海峡农博汇对国际会展中心的外立面以及内部功能重新进行了优化与提升,预计将比原计划增加近1亿元的投入。
成功DNA之“地利”:鱼米之乡优势众多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海峡农博汇会选址漳州时,洪诗旭表示,关键在于漳州是中国东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农业大市,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绝佳的地理位置,自古就被称为“闽南花果鱼米之乡”,其中食用菌、七大水果、海鲜、罐头、饼干等农副产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漳州农业基础很好。无论是农产品本身,还是农产品加工都有很好发展前景。”洪诗旭认为,随着绿色经济与低碳环保时代的来临,农业更是孕育着巨大商机。同时,漳台农业合作很早就在两岸农业交流中开了先机,随着漳州农业加快发展,两岸农业的对接、合作将更加频繁。因而,项目落户漳州,必将能更好地服务漳州农业发展,并在闽台农业合作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功DNA之“构造”:从单一走向多元
作为海西超大型农产品物流城,海峡农博汇规划建设1760亩以农业贸易为基础的CBD产业新城:一期规划有15万平方米蔬菜、水果、水产主力贸易商区,打造产业交易中心;10万平方米主题专业街区,构筑海西名品走廊;10万平方米国际会展中心区,涵盖国际会展、行政服务、星级酒店、娱乐休闲、商务办公等综合楼;10万平方米仓储冷冻区,集加工仓储、物流配送、检疫检测于一体;全球共享的电子信息平台,集国际金融、电子结算、电子商务于一体。
在今年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上,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授牌的“海西食用菌产业交易中心”,正式落户海峡农博汇,多家品牌龙头企业、商会抢先入驻。该中心不仅是目前漳州首个成规模的食用菌交易平台,也将是未来漳州市集中的食用菌交易和展示中心。
“海西食用菌产业交易中心只是一小部分,海峡农博汇这个项目将打造成为漳州农产品交易和展示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平台。”洪诗旭说,海峡农博汇正式运营后,将使漳州的农产品配送整体集中、品位提升、流通速度提高、专业性更强,同时更有针对性地对接海峡两岸。同时,还能有效协调原产地、需求商、供应商三方需求,实现订单式的网上交易,节约成本、降低损耗,进而成为绿色、低碳、低损耗的第四方绿色物流平台。
海峡农博汇,即海峡两岸(国际)农产品物流城,位于漳龙高速公路北出口处。项目总占地1760亩,总建筑面积超百万平米,项目一期规划为三大农贸批发市场、主题商业街、国际会展以及配套行政中心四大块,配套有电子商务、冷冻仓储、物流配送、检疫检测、行政服务、星级酒店、娱乐休闲、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是海西超大型农贸物流综合体。该项目是2011年度福建省重点项目、漳州十大产业工程项目,是漳州市“十二五”规划唯一的农产品贸易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