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都镇俯瞰图(图源“魅力英都”微信公众号,侵权删)
2024年以来,英都镇积极开展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以产业为基础、项目为载体,积极构建优势产业体系,先后荣获“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福建省乡村振兴特色乡镇、泉州市乡村振兴整镇推进“五好”乡镇。
一、做强水暖阀门招牌。一是打造水暖阀门产业丛林。高效整合新旧基地园区资源,一体推进中国(南安)高端阀门智造产业园、科安阀门消防产业园等9个项目建设,总投资90.6亿元。深化“专精特新”倍增行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9家,新增技改项目6个,总投资6.36亿元。二是塑优产业发展空间界面。开展“腾笼换鸟”工程,清退“僵尸企业”,盘活低效用地792亩,有效提升园区集聚度和贡献度。立足园区发展需求,配套建设“两桥两路”,构建“一高二主三联四通”交通路网体系。三是开展全域全员招商引资。发挥“英都人经济”商圈优势,联络在外企业和异地商会,开展“点对点”精准招商、补链招商,举办镇村两级招商活动20余场,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27.4亿元。
二、做优特色农业品牌。一是守牢粮食“聚宝盆”。坚持“良田就做粮田”,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000余亩。持续打响泉珍胚芽米、音乐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名声,与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推动泉州市首个深水稻渔综合养殖项目落地。二是栽培绿色“摇钱树”。实施农特品牌创建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行动,建设现代水果产业园6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8家,打造省级以上农业示范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5家。拓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搭建中草药等农业电商平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园,吸纳农村劳动力3000多名。三是打造农文旅“金钥匙”。探索“休闲农场+X”经营模式,投入资金2亿元,打造迈得农休闲农场、大路云生态园,大力发展康养休闲经济。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常态举办农民“丰收节”、山趣“采摘节”、樱花“观赏游”等活动。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增收超1000万元。
三、创新共建共享机制。一是结队共赢机制。创新推出“山区村党建联盟”互助帮扶等机制,引导各村资源共享、事务共商,促成资金互助200多万元,生成合作帮扶项目27个,组织开展镇级乡村振兴主题路演3次,“集中攻坚”晾晒2次。二是壮大村财机制。开展“百万村财”专项攻坚行动,指导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建设光伏等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村级组织带头创办领办种植、养殖、加工等发展项目,推动村集体收入50~100万元村突破发展。三是共治共享机制。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动员9名在外经济能人返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组织开展30场座谈会、茶话会,引导乡村能人投入建设资金超5000万元。首创打造“精品角落”,通过整治环境、拆旧建新等方式建设“精品角落”23个。
(来源:泉州市农业农村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