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拔拔灯
【英都乡讯原创,廖榕光、廖烨高前方报道】一年一度的世界级非遗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安英都拔拔灯”在2025年2月6日晚6点拉开帷幕,共有26个队伍参加,游灯队伍8000多人,规模是历年来最大的一次。26对“灯阵”形成了长达3公里的长龙,传统的走马灯、红枣灯、宫灯以及各种新型材料制作的各式花灯争奇斗妍,大鼓吹、车鼓舞、凉伞鼓、排子吹、拍胸舞、“大摇人”、舞龙、弄狮等各种文艺表演节目穿插其间,游灯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户户门前“出火囷”(燃烧篝火)迎灯,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丁兴旺、事业辉煌。整个活动将持续到子夜时分才告全部结束。
南安英都拔拔灯,2006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列入“民俗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我国9大灯会之一。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宣布,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我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该项目申报由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推动,泉州市文旅局组织春节、元宵相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了申报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英都拔拔灯”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英都昭惠庙拔拔灯活动有如下亮点 : 一、人数特多。参加拔灯活动的人数(含文艺表演的演员)共达8000多人,观灯观看表演人数超过15000人,是一次近万人参加表演的特大型灯会。二、灯会主要活动场所洪氏家庙、昭惠庙进行了灯光亮化工程,璀璨辉煌。三,现代科技进步给拔拔灯注入了科技含量。以往采用的移动发电机已完全淘汰,改用轻便、安全的LED新光源,既安全又环保,同时也更符合古代的“原生态”。四、市、镇两级党委、政府、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重视,安保措施得力,二百余名警力现场维持秩序,活动有序进行。
福建电视台、福建日报、泉州晚报、南安电视台、海丝商报、中国网、东南早报等众多媒体现场采访,还有很多网络直播现场报道。因此,今年拔拔灯活动借助各种传媒传播更加快捷、广泛,让更多朋友了解南安英都,了解闽南传统文化。特别有:中山大学博士詹晓悦,受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国家非遗保护年度蓝皮书》项目委托前来考察拔拔灯实践和保护。
以下是【英都乡讯】廖烨高前方拍摄的现场照片:
廖榕光向中山大学博士詹晓悦介绍拔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