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南安市小学“新优质学校”项目“1+5+2”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南教综〔2022〕151 号),进一步推动我市小学“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6月28日下午,南安市小学“新优质学校”项目试点校第二小学领衔教育共同体第四次研讨活动在英都中心小学举行。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黄卿龙、小学教研室主任刘小坤、副主任黄美玲、教研员雷梅玲和吴朝晖,第二小学及其团队核心成员,省新中心小学、诗山中心小学、英都中心小学、蓬华中心小学、第九小学、第十一小学、洪梅中心小学等七所学校校长、分管副校长和项目负责人参与此次研讨。会议由英都中心小学副校长洪良伟主持,项目试点校、推广校汇报2023年春季“新优质学校”项目“1+5+2”推进机制落实情况,交流2023年秋季“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工作思路。
会议伊始,由英都中心小学洪振添校长致辞。
01
携手并进,共话成长
南安市第二小学代表以“新样态”、“新思考”、“新未来”三个方面来介绍。并从“环境优化、教学变革、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校管理”五个维度介绍学校项目建设的变化。
省新中心小学代表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出彩的童年》为主题,围绕着向心:优化环境,凝聚向心学校;用心:多彩课程,助力学生成长;匠心:深耕课堂,革教学方式;初心:厚植情怀,践行教育初心;暖心:人文管理,提升教师能力五个方面,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有了新的规划。
诗山中心小学代表以《聚力新优质 携手共发展》为主题,对项目“1+5+2”推进工作进行汇报。并从学校简介、理念诠释、办学特色、教学教研四个方面介绍学校的新变化、新做法。
英都中心小学代表围绕以下四方面来介绍:凝练办学理念,打造英小文化;扣紧五个维度,提升办学内涵;计划引领工作,总结指明方向;下阶段工作思路。
蓬华中心小学代表介绍学校创设的“五美”课程体系,以启智、养德、光影、体健、劳作五育并举发挥办学特色,提升办学质量。
南安市第九小学代表介绍了办学理念,并介绍了五个维度建设情况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第九小学代表以《让孩子在彼此欣赏中幸福成长》为主题,汇报了“1+5+2”推进机制落实情况。
南安市第十一小学代表以《让每一位孩子成为一缕灿烂的阳光》为主题,阐述了学校环境优化、教学变革、教师发展、课程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的建设推进情况。
洪梅中心小学代表以《洪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为主题,介绍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校园环境,聚焦教学改革,开发特色课程等方面。
02
专家引领 有效赋能
在共同体领衔校、推广校各位代表汇报结束后,进修学校副主任黄美玲结合各校汇报情况对新优质开展项目提出要求:要聚力“五个维度”的建设, 做到三个筹划(筹划校园的文化立意、筹划校园的现代气质、筹划校园的管理品质),要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做好“三道题”(加法题、减法题、优选题)落实好“1+5+2”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并希望各校能够稳步扎实,大胆创新,让“新优质”探索之路越走越远。
刘小坤主任对与会学校的分享肯定了优秀之处、优化之处,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2023年秋季“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工作三点思路与建议:一是问题为导向,走向专业化、科学化,促进区域性新优质学校的发展;二是回归本源,激发主体;三是紧扣理念,落实工作。就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新优质学校”项目“1+5+2”工作指明方向。
领衔示范促进步,携手建设共同体。此次研讨活动,较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新优质学校”项目试点校第五小学的领衔作用和共同体学校取得的成效。明确“新优质学校”项目“1+5+2”推进机制今后发展方向和着力点,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随着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活动最后,南安市进修学校黄卿龙副校长聚焦“新优质学校”项目建设,围绕“解读与解决;问题与命题;课程与课堂;叠加与迭代;更新与创新”几组关键词,为共同体各校解开了创建“新优质学校”的密码,拓宽了新思路、新路径。
本次活动总结了近阶段共同体“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成效,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八所新优质共同体学校将继续围绕环境优化、育人变革、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开展实践。通过共同体资源优势,形成学校的系统合力,建构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新优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