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首页    |  基地时空    |  家乡视窗    |  文史副刊    |  英都掠影    |  英都乡讯电子版    |  视频    |  榕光文坊
首页 > 家乡视窗 > 正文

【咱厝精英】洪再双“甘愿放弃年千万收入返乡当村官”的事迹上了“泉州精彩故事”啦!

2015-10-22 14:30:58   来源:   

res_06_01_attpic_brief.jpg

洪再双(左)返乡创业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英都乡讯消息,榕光综合报道】霞溪村党委会书记洪再双,他心系家乡,10年前响应号召,毅然放弃年收入千万元的生意返乡创业。自2011年担任霞溪村党委书记,他和村委一班人科学规划,让霞溪村变得更加美丽。如今,霞溪村更是从一个贫穷山村发展成中国水暖之都的阀门基地。10月22日,《泉州晚报》第6版在“行进中国·建设新福建·泉州精彩故事”栏目中发表该报记者张晓明的报道,全文介绍洪再双倾心建设美丽乡村的精彩故事。全文如下:

    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他毅然返乡投入村庄建设,放弃千万年收入甘领千元当村官。

    返乡创业 引凤归巢

    在外经商20载,每年春节前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故乡,洪再双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感觉自己像一个过客。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位于霞溪村的恒坂阀门基地首期占地2000多亩,作为国内最大的阀门基地雏形渐显。这里原是一片荒山野岭,能有今天的模样,与洪再双的努力密不可分。他十几岁就外出闯荡,成为南安在外的阀门销售大军中的一员。几十年拼搏下来,面对新经济形势,他开始寻求返乡投资的机会。

    2006年,洪再双联合几位异地泉商创立了英特凯阀门有限公司,并为建立恒坂阀门基地积极奔走,呼吁异地泉商进驻阀门基地。为完善基地配套,英特凯阀门有限公司还在基地内建设了英都阀门展示中心,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泵阀展示中心。在阀门基地的启动、建设上,洪再双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说,闽南人都有浓重的归乡情结,“等到在外面的事业有成之后,异地泉商回归是水到渠成的事。”

    护溪十年 家园变美

    沿着霞溪村内的英溪河段行走,河段十分宽阔,水质也比上下游要好不少,时不时可见村民在河里嬉戏。说起这喜人的变化,村民们不约而同提到一个人:洪再双。2006年,洪再双回本土创业并当选泉州市人大代表。让他痛心的是,家门口的母亲河完全变了样。此外,霞溪村是整个英都镇地势最低的村庄,一下大雨村居容易被淹。从那年起,每年两会他都提出治理英溪的建议。多年反映未见效果,2009年7月,当选霞溪村村支书的他决定自行整治霞溪村河段,“先做个样品出来让大家瞧瞧。”

    没有整治资金,他就发动本村乡贤捐资。2009年9月,霞溪村河道整治正式启动。洪再双的努力,泉州市政府和南安市政府看在眼里。2011年,英溪河道整治规划正式立项,按照“一张图纸、分段整治”的原则进行彻底的整治。

    心系群众 不求回报

    英都镇霞溪村管辖32个村民组,人口9450人,“让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一直是洪再双的目标。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要求每名村干部都要挂钩联系企业、困难户、计生户、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经常走访群众。他说,“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做出的决策才能符合民心。”

    如今,具有现代化气息的英都阀门展示商业城拔地而起,亮着路灯的水泥路直插云霄通达乌墩岭。霞溪村被评为“福建省生态村”“泉州市美丽乡村”。洪再双从一个年收入千万的老板转变成领着千元工资的农村干部,有人笑他好好的老板不做,甘愿做“公仆”,他只是笑着说:“我当这个村支书,不是为了挣钱,更不是想要什么荣誉,而是实实在在想为大家做些事,带领乡亲们致富。”


相关热词搜索:洪再双 村官 泉州精彩故事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总排行
英都乡讯 版权所有 2001-2008 ICP备案号:闽ICP备14015264号-7
地址:福建省南安市英都镇英亭街 电话:0595-68982635 QQ群:277346823 本网站内容(图片、文字)由本站所有,未经许可不能用于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