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英都中心卫生院邀请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整合治疗科解方为主任会诊,成功为一名78岁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帮助该患者解决吞咽困难、不能经口进食、长期需要饲食的问题,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患者患食管癌并由于病情加重,逐渐出现进食困难的症状,营养状况每日愈下。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且有多种基础疾病,进行外科胃造瘘需要全身麻醉、有较大创伤和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等问题。综合分析患者情况后,决定为患者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经腹壁穿刺放置一根管子到胃内,整个过程约5分钟。
▲术中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二天患者便通过胃造瘘管注入营养液,操作简单方便,且没有痛苦和不适感,恢复情况良好,患者营养状态得到极大改善。
▲术后
CT引导经皮穿刺胃造瘘术是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在胃前壁与前腹壁之间放置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输液的一种介入微创技术。经皮胃造瘘后为患者提供肠内营养,不仅减少了经静脉全肠外营养带来的并发症,而且对胃肠功能尚未丧失的患者,更符合生理要求。 相比传统的胃造瘘需在麻醉下的开腹手术,经皮胃造瘘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避免了较大的外科手术操作,而且并发症大大减少,安全性高,易于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无法进食的患者带来福音。
1. 经口摄食障碍,胃肠功能正常者; 2. 呼吸功能障碍做气管切开者; 3. 食管穿孔、食管吻合口瘘; 4. 腹部手术后胃瘫、胃肠淤积者; 5. 头颈部肿瘤放疗或手术前后吞咽困难; 6. 食管癌患者不能正常进食。 1.注意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2.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之后即可开始注射水和流质食物; 3.每次注射营养液或食物后,都应当用温水或生理盐水冲洗造瘘管,避免造瘘管内残留食物变质造成感染; 4.定期更换造瘘管。